A. | 2 mol 气态氢原子的能量低于1 mol 氢气 | |
B. | 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 | |
C. | 氢气与氯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C12(g)→2HCl(g)+183 kJ | |
D. | 该反应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反应热效应是相同的 |
分析 A、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
B、H-H键的键能大于Cl-Cl键;
C、反应热△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所放出的能量;
D、反应热△H的数值与反应条件无关.
解答 解:A、断裂化学键要吸收能量,故将1mol氢气中的H-H断开后需要吸收能量,则导致2mol氢原子的能量高于1mol氢气,故A错误;
B、H-H键的键能大于Cl-Cl键,即断开1molH-H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断开1molCl-Cl所需的能量,即氢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比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更稳定,故B正确;
C、反应热△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所放出的能量=(436+243)-2×431=-183kJ/mol,故C正确.
D、反应热△H的数值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故无论在光照还是在点燃的条件下,热效应是相同的,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能量高低的判断等问题,应注意的是反应热△H的数值取决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与反应条件无关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2H++SO32-═SO2↑+H2O | |
B. | 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Al3++3OH-═Al(OH)3↓ | |
C. | 用高锰酸钾标准溶液滴定草酸:2MnO4-+16H++5C2O42-═2Mn2++10CO2↑+8H2O | |
D. | 向0.1mol/LpH=1的KHA溶液中加入KOH溶液:H++OH-═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1.9% | B. | 43.1% | C. | 13.5mol/L | D. | 5.67mol/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结论 |
A | 将少量某物质的溶液滴加到新制氢氧化铜中,加热 | 有红色沉淀生成 | 该物质一定属于醛类 |
B | 向AgNO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 溶液澄清 | Ag+与NH3•H2O能大量共存 |
C |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中 | 品红溶液褪色 | 该气体一定是SO2 |
D | 将0.1mol/L MgSO4溶液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有沉淀产生,再滴加0.1mol/L CuSO4溶液 | 先有白色沉淀生成后变为浅蓝色沉淀 | Cu(OH)2的溶解度小于Mg(OH)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能量变化类型与CaCO3分解反应相同 | |
B. | 加催化剂后,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小 | |
C. | 若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则可以将其设计成原电池 | |
D. | 反应热△H=E2-E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若混合物为Zn、Al,w不可能是0.1mol | |
B. | 若混合物为Zn、Fe,w可能大于0.1mol | |
C. | 若混合物为Fe、Mg,则加入的稀硫酸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大于9.8% | |
D. | 若混合物为Cu、Fe,w是0.05mol,则混合物中Fe与Cu的质量比1:1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