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硫代硫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工业上常利用含硫废水生产Na2S2O3•5H2O,实验室可用如下装置(略去部分加持仪器)模拟生成过程.

烧瓶C中发生反应如下:
Na2S(aq)+H2O(l)+SO2(g)=Na2SO3(aq)+H2S(aq)   (I)
2H2S(aq)+SO2(g)=3S(s)+2H2O(l)                 (Ⅱ)
S(s)+Na2SO3(aq)$\frac{\underline{\;\;△\;\;}}{\;}$Na2S2O3(aq)                   (Ⅲ)
(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注,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整个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倒吸.装置E中为NaOH溶液.
(2)为提高产品纯度,应使烧瓶C中Na2S和Na2SO3恰好完全反应,则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3)装置B的作用之一是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其中的液体最好选择c.
a.蒸馏水  b.饱和Na2SO3溶液c.饱和NaHSO3溶液  d.饱和NaHCO3溶液
(4)实验中,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5)已知反应(Ⅲ)相对较慢,则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的现象是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6)反应终止后,烧瓶C中的溶液经蒸发浓缩冷却,过滤,洗涤,干燥,即得到粗产品(主要含有Na2S2O3•5H2O和其他杂质).某兴趣小组为测定该产品纯度,准确称取4.96 g产品,用适量蒸馏水溶解,以淀粉作指示剂,用0.1000 mol•L?1碘的标准溶液滴定.反应原理为:2S2O32-+I2=S4O62-+2I?,滴定至终点时,滴定起始和终点的液面位置如图,则产品的纯度为18.1%.经仪器分析,该产品纯度为16%,分析该兴趣小组测定产品纯度偏差的原因(忽略人为误差)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M(Na2S2O3•5H2O)=248g/mol].

分析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 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则二氧化硫通过溶液不能与SO2反应,有气泡逸出;
(4)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可以控制产生二氧化硫的速率;
(5)根据C中发生的反应可知,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发生的反应为硫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
(6)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读出初读数、终读数,然后计算出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n(S2O32-)=2n(I2),然后碘单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出Na2S2O3•5H2O质量及产品的纯度;产品纯度测量值偏大,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

解答 解:(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可选用NaOH溶液,
故答案为: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所以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2:1;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是通过观察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所以溶液不能与SO2反应,选项中只有饱和NaHSO3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反应,
故答案为:c;
(4)分液漏斗有玻璃活塞,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可以控制产生二氧化硫的速率,所以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故答案为: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5)根据C中发生的反应可知,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发生反应为硫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反应的现象为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
故答案为: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6)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可知,滴定管中初始读数为0.00mL,滴定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0.00mL=18.10mL;
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n(S2O32-)=2n(I2),所以4.96g产品中含有Na2S2O3•5H2O质量为:0.1000 mol•L-1×18.10×10-3L×2×248g/mol=0.89776g,故则产品的纯度为:$\frac{0.89776g}{4.96g}$×100%=18.1%,经仪器分析,该产品纯度为16%,产品纯度测量值偏大,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18.1%;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涉及气密性检验、离子检验、对操作的分析评价、化学计算等,侧重实验分析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2)为易错点,也可以利用总反应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物质可由两种单质直接化合生成,将其加入Ba(HCO32溶液中同时有气体和沉淀产生.下列物质中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是(  )
A.AlCl3B.Na2O2C.FeCl2D.Al2S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B.在碱性溶液中CO32-、K+、SO42-、Br-
C.Na2S溶液中SO42-、K+、Cl-、Cu2+D.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工业制纯碱的第一步是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之间的反应,制取碳酸氢钠晶体.该反应原理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已知此反应是放热反应. NH3+CO2+H2O+NaCl(饱和)═NaHCO3(晶体)↓+NH4Cl
(1)利用上述反应原理,设计如图所示装置,制取碳酸氢钠晶体.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C烧杯中盛有冰水,D中装有蘸稀硫酸的脱脂棉,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制取碳酸氢钠晶体可供选用的药品有:a.石灰石 b.生石灰 c.6mol/L盐酸  d.稀硫酸 e.浓氨水 f.饱和氯化钠溶液.

①A中制备气体时,所需药品是(选填字母代号)ac;
②B中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其作用是除去CO2中的HCl;
③在实验过程中,向C中通入气体是有先后顺序的,应先通入气体的化学式为NH3
④E装置向C中通气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倒吸.
(2)该小组同学为了测定C中所得晶体的碳酸氢钠的纯度(假设晶体中不含碳酸盐杂质),将晶体充分干燥后,称量质量为w g.再将晶体加热到质量不再变化时,称量所得粉末质量为m g.然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

①在操作Ⅱ中,为了判断加入氯化钙溶液是否过量,其中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A;
A.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向溶液中继续加入少量氯化钙溶液
B.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向溶液中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C.在加入氯化钙溶液后,振荡、静置,取上层清液再加入少量碳酸钠溶液
②操作Ⅲ的方法为过滤、洗涤、干燥;
③所得晶体中碳酸氢钠的纯度为$\frac{168n}{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氯化硫(S2Cl2)是一种黄红色液体,有刺激性、窒息性恶臭,熔点为-80℃,沸点137.1℃.在空气中强烈发烟,易与水发生水解反应.人们使用它作橡胶硫化剂,使橡胶硫化,改变生橡胶热发粘冷变硬的不良性能.在熔融的硫中通入氯气即可生成S2Cl2.下图是实验室用S和Cl2制备S2Cl2的装置(夹持装置、加热装置均已略去).
(1)仪器名称:d直形冷凝管(或冷凝管);e蒸馏烧瓶
(2)已知S2Cl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S2Cl2的电式
(3)装置a中应放试剂为浓H2SO4,f装置中试剂的作用吸收尾气中的Cl2,防止空气中的水汽使S2Cl2水解
(4)该实验的操作顺序应为②③①⑤④(或③②①⑤④) (用序号表示).
①加热装置C     ②通入Cl2    ③通入冷水     ④停止通Cl2    ⑤停止加热装置C
(5)已知S2Cl2水解时,只有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且被氧化和被还原的该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S2Cl2+2H2O=SO2+3S+4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将1molN2气体和3molH2气体在2L的恒容容器中,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N2(g)+3H2(g)?2NH3(g),若经2s后测得NH3的浓度为0.6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用N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mol•L-1•s-1
②用H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6mol•L-1•s-1
③2s时N2与 H2的转化率相等
④2s时H2的浓度为0.6mol•L-1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n(X)n(Y)n(M)
7000.400.100.090
8000.100.400.080
8000.200.30a
9000.100.15b
A.实验①中,若5min 时测得 n(M)=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min
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物质:(1)Na(2)石墨(3)Na2O (4)SO2  (5)CO2 (6)SO3 (7)NH3•H2O (8)H2S (9)HCl  (10)H2SO4 (11)Ba(OH)2 (12)熔融的NaCl (13)蔗糖 (14)NaCl溶液.属于电解质的有
(  )
A.(3)(7)(9)(10)(11)(12)B.(3)(7)(9)(10)(11)(14)C.(3)(7)(8)(9)(10)(11)(12)D.(1)(3)(7)(8)(9)(10)(1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表中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评  价
A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 SO42-沉淀完全:
2H++SO42-+Ba2++2OH-=BaSO4↓+2H2O
正 确
B向碳酸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CO32-+2H+=CO2↑+H2O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C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Fe3++3H2O=Fe(OH)3↓+3H+
正 确
D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OH-+CO2=HCO3-正 确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