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液柱高度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
(2)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 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则二氧化硫通过溶液不能与SO2反应,有气泡逸出;
(4)通过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可以控制产生二氧化硫的速率;
(5)根据C中发生的反应可知,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发生的反应为硫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
(6)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读出初读数、终读数,然后计算出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n(S2O32-)=2n(I2),然后碘单质的物质的量计算出Na2S2O3•5H2O质量及产品的纯度;产品纯度测量值偏大,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
解答 解:(1)仪器组装完成后,关闭两端活塞,向装置B中的长颈漏斗内注入液体至形成一段液柱,若液柱高度保持不变,则气密性良好;D中左侧为短导管,为安全瓶,防止倒吸;装置E起到吸收尾气中SO2、H2S的作用,可选用NaOH溶液,
故答案为:液柱高度保持不变;防止倒吸;NaOH;
(2)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3+H2SO4═Na2SO4+SO2↑+H2O,根据题目所给3个反应,可得出对应关系:2Na2S~2H2S~3S~3Na2SO3,2Na2S反应时同时生成2Na2SO3,还需要1Na2SO3,所以烧瓶C中Na2S和Na2S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
故答案为:2:1;
(3)观察SO2的生成速率,是通过观察溶液中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所以溶液不能与SO2反应,选项中只有饱和NaHSO3溶液与二氧化硫不反应,
故答案为:c;
(4)分液漏斗有玻璃活塞,通过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可以控制产生二氧化硫的速率,所以为使SO2缓慢进入烧瓶C,采用的操作是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故答案为: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5)根据C中发生的反应可知,烧瓶C中反应达到终点发生反应为硫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硫代硫酸钠,反应的现象为溶液变澄清(或混浊消失),
故答案为:溶液变澄清(或浑浊消失);
(6)根据图示的滴定管中液面可知,滴定管中初始读数为0.00mL,滴定终点液面读数为18.10mL,所以消耗碘的标准溶液体积为18.10mL-0.00mL=18.10mL;
根据反应2S2O32-+I2═S4O62-+2I-可知,n(S2O32-)=2n(I2),所以4.96g产品中含有Na2S2O3•5H2O质量为:0.1000 mol•L-1×18.10×10-3L×2×248g/mol=0.89776g,故则产品的纯度为:$\frac{0.89776g}{4.96g}$×100%=18.1%,经仪器分析,该产品纯度为16%,产品纯度测量值偏大,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
故答案为:18.1%;粗产品中含有Na2SO3(或Na2S)可以消耗I2,使消耗的碘水体积偏大.
点评 本题考查实验方案的分析与评价,涉及气密性检验、离子检验、对操作的分析评价、化学计算等,侧重实验分析能力及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考查,(2)为易错点,也可以利用总反应的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AlCl3 | B. | Na2O2 | C. | FeCl2 | D. | Al2S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饱和氯水中Cl-、NO3-、Na+、SO32- | B. | 在碱性溶液中CO32-、K+、SO42-、Br- | ||
C. | Na2S溶液中SO42-、K+、Cl-、Cu2+ | D. | pH=12的溶液中NO3-、I-、Na+、Al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 | B. | ①③④ | C. | ②③④ | D. | ①②③④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实验编号 | 温度/℃ | 起始时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物质的量/mol | |
n(X) | n(Y) | n(M) | ||
① | 700 | 0.40 | 0.10 | 0.090 |
② | 800 | 0.10 | 0.40 | 0.080 |
③ | 800 | 0.20 | 0.30 | a |
④ | 900 | 0.10 | 0.15 | b |
A. | 实验①中,若5min 时测得 n(M)=0.050 mol,则0至5 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 mol/min | |
B. | 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 | |
C. | 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 | |
D. | 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3)(7)(9)(10)(11)(12) | B. | (3)(7)(9)(10)(11)(14) | C. | (3)(7)(8)(9)(10)(11)(12) | D. | (1)(3)(7)(8)(9)(10)(11)(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选项 | 化学反应及其离子方程式 | 评 价 |
A |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反应至 SO42-沉淀完全: 2H++SO42-+Ba2++2OH-=BaSO4↓+2H2O | 正 确 |
B | 向碳酸镁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 CO32-+2H+=CO2↑+H2O | 错误,碳酸镁不应写成离子形式 |
C | 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氯化铁溶液至液体变为红褐色: Fe3++3H2O=Fe(OH)3↓+3H+ | 正 确 |
D | NaOH溶液中通入少量CO2反应:OH-+CO2=HCO3- | 正 确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