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A、b molB,发生aA(g)+bB(g)pC(g),且a+b≠p,则处于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c(A)=c(B)=c(C)

B.单位时间消耗a molA同时消耗b molB

C.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

【解析】

试题分析:aA(g)+bB(g)?pC(g),且a+b≠p,A.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取决于物质的起始物质的量和转化率,故c(A)=c(B)=c(C)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A错误;B.单位时间消耗a molA是正反应,同时消耗b molB也是正反应,故B错误;C.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等,故混合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可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故C正确;D.密度=m/v,总质量一定,体积一定,故密度一定,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D错误,故选C.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判断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浙江省杭州地区六校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葡萄糖在人体内缓慢氧化

B.煤的燃烧

C.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

D.灼热的炭和二氧化碳气体化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河北省、临漳一中、永年二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本题6分)Ⅰ.在某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 mol N2和4 mol H2,发生如下反应: N2(g)+3H2(g)2NH3(g);ΔH=-92.4 kJ·mol-1。达到平衡时,体积为反应前的三分之二。求:

(1)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

(2)若向该容器中加入a mol N2、b mol H2、c mol NH3,且a、b、c均大于0,在相同条件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与上述平衡相同。试比较反应放出的能量:(1)__________(2)(填“>”“<”或“=”)。

Ⅱ.若将2 mol N2和4 mol H2放入起始体积相同的恒容容器中,在与Ⅰ相同的温度下达到平衡。试比较平衡时NH3的浓度:Ⅰ____________Ⅱ(填“>”“<”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下图装置中,若通电一段时间后乙装置左侧电极质量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当甲装置中共产生标准状况下4.48 L气体时,Cu电极上质量增加43.2g

B.电解过程中装置丙的pH无变化

C.丙中硝酸银溶液的浓度不变

D.乙中左侧电极反应式:Cu2++2e-=Cu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车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河北省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平衡移动的是

A.增大反应物的量 B.增加压强

C.升高温度 D.使用催化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江苏省东台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用醋酸除水垢:CO32-+2CH3COOH CO2↑+H2O+2CH3COO-

B.氯乙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ClCH2COOH + OH- ClCH2COO- + H2O

C.乙醛与碱性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加热至沸腾:CH3CHO+2Cu(OH)2+OH—Cu2O↓+CH3COO—+3H2O

D.服用阿司匹林过量出现水杨酸( )中毒反应,可静脉注射NaHCO3溶液: + 2 HCO3- → + 2 CO2↑ + 2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4秋广东省揭阳市高二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向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钠的小颗粒,溶液里无固体析出的是

A.BaCl2溶液 B.NaOH饱和溶液

C.CuSO4溶液 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