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2.已知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B通过②③两次氧化可得到D,也可通过反应④直接氧化为D,则反应④需要加入的氧化试剂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任填一种).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并指出其反应类型.①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下}{→}$CH3CH2OH;反应类型加成反应.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甲、乙两套装置(如下图2所示)进行反应⑤的实验.比较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a.写出的反应⑤化学方程式CH3COOH+CH3CH2OH$?_{△}^{浓硫酸}$CH3COOCH2CH3+H2O.
b.在该反应中,常要加入浓硫酸,浓硫酸的作用是吸水剂、催化剂.
c.乙装置中冷凝水应该从b进入,长玻璃导管c的作用是平衡气压、冷凝.
d.甲、乙两套装置中效果比较好的装置是乙,原因是乙的冷凝效果好,减少了甲醇等有毒物质对大气的污染.

分析 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为CH2=CH2,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属于酯,B能连续 被氧化生成D,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被氧化生成D为CH3COOH,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
(1)B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
(2)B通过②③两次氧化可得到D,也可通过反应④直接氧化为D,乙醇能被强氧化剂直接氧化生成乙酸;
(3)反应①为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
(4)a.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某些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
c.冷凝水采用逆流的方式,使蒸气缓慢冷却;甲醇(CH3OH)易挥发,且有毒;
d.甲醇是有毒的易挥发的有机物,不能进入空气而污染大气.

解答 解: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为CH2=CH2,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属于酯,B能连续 被氧化生成D,A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为CH3CH2OH,B被催化氧化生成C为CH3CHO,C被氧化生成D为CH3COOH,B和D发生酯化反应生成E为CH3COOCH2CH3
(1)B为CH3CH2OH,B分子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2)B通过②③两次氧化可得到D,也可通过反应④直接氧化为D,乙醇能被强氧化剂直接氧化生成乙酸,如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故答案为: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重铬酸钾溶液;
(3)反应①为乙烯和水的加成反应,反应方程式为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下}{→}$CH3CH2OH,
故答案为:CH2=CH2+H2O$\stackrel{一定条件下}{→}$CH3CH2OH;加成反应;
(4)a.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反应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OH $?_{△}^{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
故答案为:CH3COOH+CH3CH2OH $?_{△}^{浓硫酸}$ CH3COOCH2CH3+H2O;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作某些有机反应中的催化剂,该反应中浓硫酸作吸水剂和催化剂,故答案为:吸水剂、催化剂;
c.冷凝管应从下口进水,上口出水,以保证水充满冷凝管,起到充分冷凝的作用;乙装置中长导管C的作用是冷凝回流甲醇,平衡内外大气压强;
故答案为:b;平衡气压、冷凝;
d.乙中有冷凝装置,能更好的冷凝气体,甲醇是有毒的易挥发的有机物,减少甲醇向空气中散失,从而减少对大气污染,所以效果比较好的是乙,
故答案为:乙;乙的冷凝效果好,减少了甲醇等有毒物质对大气的污染.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有机物制备,为高频考点,明确物质之间的转化、有机物结构和性质关系、物质制备原理等知识点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乙酸乙酯制备中乙装置c仪器的作用,为易错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2.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当温度迅速上升后,可观察到试管中溴水褪色,烧瓶中浓H2SO4与乙醇的混合液体变成棕黑色(棕黑色是浓硫酸将无水乙醇氧化生成碳单质等多种物质,碳单质使烧瓶内的液体带上了黑色)
已知:装置Ⅰ中生成乙烯的化学方程式 为C2H5OH→CH2═CH2↑+H2O
(1)写出乙烯的电子式
(2)溶液“变棕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
(3)甲同学认为:考虑到该混合液体反应的复杂性,溴水褪色的现象不能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其理由正确的是BC.
A.乙烯与溴水易发生取代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不一定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不一定是乙烯
(4)乙同学经过细致观察后认为试管中另一现象可证明反应中有乙烯生成,这个现象是液体分两层,下层有油状液体,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CH2=CH2+Br2→CH2BrCH2B.
(5)丙同学对上述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在Ⅰ和Ⅱ之间增加如图装置,则A中的试剂应为NaOH溶液,B中的试剂为品红溶液.
(6)写出乙醇在铜催化下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_{△}^{Cu}$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卤代烃的制备有多种方法,下列卤代烃不能由相应的烃经加成反应制得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中提供氧气的物质是(  )
A.KClO3B.KMnO4C.Na2O2D.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按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系统命名为3,3,5,5-四甲基庚烷;
(2)写出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反应化学方程式CH3CHO+2Cu(OH)2$\stackrel{△}{→}$CH3COOH+Cu2O↓+2H2O;
(3)A、B、C三种物质的分子式都是C7H8O,若滴入FeCl3溶液,只有C呈紫色,且C苯环上的一溴代物有两种结构.若投入金属钠,只有B没有变化.
写出A、B、C的结构简式:A,B,C
(4)D为一直链化合物,分子式为C4H8O2,它能跟NaHCO3反应放出CO2,具有的官能团名称是羧基,D的结构简式为CH3CH2CH2COOH;
(5)A.(CH33CCH2OH;B.(CH33COH;C.(CH32CHOH;D. 四种有机物能氧化成醛的是AD;  能消去成烯的是BC;
(6)写出C5H12的同分异构体CH3CH2CH2CH2C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西游记的主题歌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是各尽所能的团队精神,不断战胜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也要学会主动交流,学会合作.几个同学做完分组实验后,针对将碘水中碘萃取出来的实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请你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分液漏斗使用前要检验它是否漏水
B.萃取剂要求不溶于水,且比水更容易使碘溶解,用家里的植物油也行
C.注入碘水和莽取剂,倒转分液漏斗反复用力振荡后要立即分液
D.分液时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关于卤代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所有卤代烃都是通过取代反应制得的
C.所有卤代烃在适当条件下都能发生消去反应
D.所有卤代烃都是难溶于水且密度比水小的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某化学课外小组所做实验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所体流向,M是一种纯净而干燥的气体,Y为另一种气体,E内有棕色气体产生,实验所用的物质,只能由下列物质中选取:Na2CO3、Na2O2、NaCl、Na2O、CaCl2、(NH42CO3、碱石灰等固体及蒸馏水,据此实验,完成下列填空:

(1)A中所用装置的主要仪器有大(硬质)试管、铁架台(附铁夹)、酒精灯、单孔胶塞和玻璃导管;
(2)B中所选的干燥剂是碱石灰,其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和水;
(3)C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H3+5O2$\frac{\underline{\;pt\;}}{△}$4NO+6H2O;
(4)制取Y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H2O=4NaOH+O2↑;
(5)当F中充有一定量气体后,D停止送气,A停止加热,并立即关闭两个活塞,这时若将F浸入冰水中,可看到F中的现象是颜色变浅,其原因是因为2NO2(g)?N2O4(g)+△H<0,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红棕色的NO2部分转变为无色的N2O4,故颜色变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mol•L-1,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一定是c(Na+)>c(S2-)>c(OH-)>c(HS-)>c(H+
C.将0.2 mol•L-1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D.①Na2CO3溶液 ②CH3COONa溶液 ③NaOH溶液,若3种溶液pH均为9,则它们物质的量浓度大小顺序是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