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Cl>PB.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
C.金属性强弱:Na>LiD.酸性:H2CO3>H3PO4

分析 A.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
B.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
C.同一主族中,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
D.根据磷酸能够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分析.

解答 解:A.Cl、P位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Cl>P,则原子半径:Cl<P,故A错误;
B.同一主族中,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则非金属性C>Si,氢化物的稳定性:CH4>SiH4,故B错误;
C.Na、Li位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强,原子序数Na>Li,则金属性:Na>Li,故C正确;
D.磷酸能够与碳酸钠反应转化成碳酸,说明酸性:H2CO3<H3PO4,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元素周期律内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灵活应用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对于可逆反应:2SO2+O2?2SO3,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后,再往此容器中通入18O2,较长时间后,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18O原子只存在氧气中
B.18O原子只存在三氧化硫中
C.18O一定不存在二氧化硫中
D.氧气中,二氧化硫中,三氧化硫中都可能存在18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现有A、B、C、D、E、F、G七种元素,其中A、B、C、D、E、F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零;B的最高价氧化物与C的氢化物在水中反应得到的生成物X既可与酸反应又可与碱反应;常温下D2是气体,标况时D2气体的密度约是1.43g/L;E原子半径在同周期中除稀有气体外最大,F原子M层上的电子比K层多5个.金属G的合金在生活中用量最大,用途最广.
(1)G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VIII族,画出F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D、E、F离子半径由大到小顺序为:Cl->O2->Na+(用离子符号表示);
(3)A与D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l的化合物,用电子式表示该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D与E形成某离子化合物H具有漂白性,写出H的电子式,该化合物和B与D形成的某化合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lmolH发生该反应转移电子数为6.02×1023或NA
(5)若X为正盐,X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和共价键;
(6)B和F两种元素相比较,原子得电子能力较强的为氯(填元素名称),以下三种说法中,可以验证B和F得电子能力强弱的是bc(填写编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常见单质的沸点
b.二者形成的化合物中,F元素的原子显负价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7)金属元素G可与F形成化合物GF3.将G的单质与石墨用导线相连浸入GF3溶液中形成一个原电池.该原电池工作时,石墨一极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2Fe3++2e-═2Fe2+,当有l.2mole-转移时单质G质量变化为33.6g;
(8)用A元素的单质与D元素的常见单质可以制成电池,电池中装有KOH浓溶液,用多孔的惰性电极甲和乙浸入KOH溶液,在甲极通入A的单质,乙极通入D的单质,则甲极的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欲使NaOH溶液中每100个水分子溶有5个Na+,则该溶液的质量分数=10%.(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在一条件下,CH3COOH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H3COO-+H+△H>0,下列方法中,可以使0.10mol•L-1CH3COOH溶液中CH3COOH电离程度增大的是bcf
a.加入少量0.10mol•L-1的稀盐酸
b.加热
c.加水稀释至0.010mol•L-1
d.加入少量冰醋酸
e.加入少量氯化钠固体
f.加入少量0.10mol•L-1的NaOH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在标准状况下,CO和CO2的混合气体共4.48L,质量为7.2g,则两种气体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mol,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6,其中CO2为4.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在托盘天平的两个托盘上放两个质量相同的烧杯,并在烧杯中分别加入100mL 1mol•L-1硫酸.现在在天平右盘的烧杯里放入0.1mol锌,为了保持天平平衡,则应在天平左盘的烧杯里放入铁(  )
A.0.1molB.0.01molC.6.5gD.5.6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3.某课外活动小组欲利用CuO与NH3反应,研究NH3的某种性质并测定其组成,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仪器b中可选择的试剂为固体氢氧化钠或氧化钙或碱石灰.
(2)实验室中,利用装置A还可制取的无色气体是BC(填字母)
A.Cl2 B.O2 C.CO2 D.NO2
(3)实验中观察到装置C中黑色CuO粉末变为红色固体,量气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上述现象证明NH3具有还原性,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3CuO+2NH3$\frac{\underline{\;\;△\;\;}}{\;}$3Cu+3H2O+N2
(4)E装置中浓硫酸的作用吸收未反应的氨气,阻止F中水蒸气进入D.
(5)读取气体体积前,应让装置冷却至室温,并对装置F进行的操作:慢慢上下移动右边漏斗,使F中左右两管液面相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根据下列流程回答:

(1)写出结构简式
A  DBrCH2CH2Br
(2)反应类型①取代反应④加成反应.
(3)写出有关⑤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