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用;钢铁设备中的Fe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
(2)①根据电荷守恒:c(Cl-)=2c(Fe2+)+3c(Fe3+)+c(H+)(酸性溶液中OH-浓度很小,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据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再根据pH=-lgc(H+)计算;
②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生成,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而Fe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氯酸根离子的系数为1,Fe2+的系数为6,则铁离子的系数也是6,氯离子的系数是1,根据电荷守恒,则氢离子的系数是6,水的系数是3;
(3)废料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得到甲溶液,甲溶液中含有AlCl3,由于Al、Fe以及Fe2O3的物质的量关系无法确定,则不能确定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成,不能确定是否存在Fe3+,加入X应为氧化剂,可将Fe2+生成Fe3+,加入NaOH溶液后,调节溶液pH,可生成目标物,以此解答该题,
①依据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铁元素化合价;
②由于Al、Fe以及Fe2O3的物质的量关系无法确定,则不能确定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成是否有Fe3+,依据铁离子的特征性质检验铁离子的存在;
③因[AlFe(OH)nCl6-n]m中Fe为+3价,可起到净水剂的作用,则加入X应为氧化剂,可将Fe2+生成Fe3+.
解答 解:(1)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可起到净水的作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胶体+3H+
;钢铁设备中的Fe会与铁离子反应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是:2Fe3++Fe=3Fe2+,
故答案为:Fe3+水解生成的Fe(OH)3胶体粒子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Fe3++3H2O═Fe(OH)3胶体+3H+,2Fe3++Fe=3Fe2+;
(2)①根据电荷守恒:c(Cl-)=2c(Fe2+)+3c(Fe3+)+c(H+)(酸性溶液中OH-浓度很小,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则c(H+)=c(Cl-)-2c(Fe2+)-3c(Fe3+)=1.0×10-2mol•L-1,则溶液pH=-lg1.0×10-2=2,
故答案为:2;
②氯酸钠氧化酸性的氯化亚铁,则反应物中有氢离子参加,则生成物中有水生成,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到-1价,得到6个电子,而Fe元素的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失去1个电子,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则氯酸根离子的系数为1,Fe2+的系数为6,则铁离子的系数也是6,氯离子的系数是1,根据电荷守恒,则氢离子的系数是6,水的系数是3,配平后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
故答案为:1;6;6H+;1;6;3H2O;
(3)①设铁化合价是x,聚合氯化铝铁可表示为[AlFe(OH)nCl6-n]m,由此合物内化合价和为0得:3+x-n-(6-n)=0;
x=3,所以PAFC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3;
故答案为:+3;
②由于Al、Fe以及Fe2O3的物质的量关系无法确定,则不能确定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成是否有Fe3+,所得酸性溶液中,不能确定是否一定存在的阳离子为Fe3+,为证明该离子确实存在,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3+;
故答案为:C;取少量溶液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③因[AlFe(OH)nCl6-n]m中Fe为+3价,可起到净水剂的作用,则加入X应为氧化剂,可将Fe2+生成Fe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 Cl-,
故答案为:将Fe2+生成Fe3+.
点评 本题考查铁的化合物性质的应用、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对图象的分析能力、平衡移动影响因素等,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难度,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Cl(饱和溶液)$\stackrel{NH_{3}、CO_{2}}{→}$NaHCO3$\stackrel{△}{→}$Na2CO3 | |
B. | Al2O3$\stackrel{盐酸}{→}$AlCl3(aq)$\stackrel{电解}{→}$Al | |
C. | S$→_{点燃}^{O_{2}}$SO3$\stackrel{H_{2}O}{→}$H2SO4 | |
D. | CuSO4(aq)$\stackrel{NaOH(aq)}{→}$Cu(OH)2悬浊液$→_{△}^{葡萄糖}$Cu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X | Y | Z | W | |
A | NaOH | Na2CO3 | NaHCO3 | CO2 |
B | O2 | CO2 | CO | C |
C | AlCl3 | Al(OH)3 | NaAlO2 | NaOH |
D | S | SO2 | SO3 | O2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9倍 | B. | 12倍 | C. | 24倍 | D. | 48倍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改变条件 | 平衡移动方向 | n(H+) | c(H+) | c(CH3COO-) |
加入少量的醋酸钠固体 | ||||
加入镁条 | ||||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 ||||
加入一定量水稀释 | ||||
加入浓盐酸 | ||||
加入NaOH 固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三种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相等 | B. | 三种气体物质的量之比为16:2:1 | ||
C. | 三种气体的密度之比为1:2:16 | D. | 三种气体的压强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锂 | X | Y | |
第一电离能 | 519 | 502 | 580 |
第二电离能 | 7296 | 4570 | 1820 |
第三电离能 | 11799 | 6920 | 2750 |
第四电离能 | 9550 | 116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做人类的营养物质 | |
B. | 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以转化为清洁燃料 | |
C. | 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 |
D. | 用硫酸清洗锅炉中的水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