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属于二次电池
B.氢氟酸可用于蚀刻玻璃是因为其具有强酸性
C.为了防止食品受潮,常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活性铁粉
D.用于制光缆的光导纤维是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分析 A.铅蓄电池可以充电、放电,多次使用;
B.氢氟酸为弱酸;
C.铁是较活泼的金属,具有还原性,能防止食品被氧化;
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解答 解:A.铅蓄电池可以充电、放电,多次使用,属于二次电池,故A正确;
B.氢氟酸属于弱酸,能够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所以可以腐蚀玻璃,故B错误;
C.铁是较活泼的金属,能和水、氧气反应生成铁锈,防止食品被氧化和受潮,作用侧重在除氧剂,故C错误;
D.光导纤维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电池的分类、二氧化硅的性质和用途、铁的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向100mL NaOH溶液中逐渐通入一定量的CO2(假设溶液体积不变),测得最后溶液的pH>7.
(1)此时溶液的溶质如果是单一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如果是多种成分,可能是Na2CO3、NaHCO3或NaOH、Na2CO3
(2)随后取此溶液10mL将其稀释至100mL,并向此稀释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0.1mol/L的盐酸,产生CO2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下)与所加入的盐酸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
①写出OA段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OH-+H+═H2O、CO32-+H+═HCO3-
②NaOH在吸收CO2后,所得溶液的溶质为NaOH、Na2CO3,其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1.
③产生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下)为0.56L.
④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75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元素所在的周期数与族序数相等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甲、乙、丙、丁4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下表所示,其中能形成两性氧化物的是(  )
A.元素甲B.元素乙C.元素丙D.元素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对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说明错误的是(  )
A.
能作为SO2的干燥装置
B.
验证铁钉的吸氧腐蚀
C.
可用于测量Cu与浓硝酸反应生成NO2的体积
D.
可证明酸性:H2SO4>H2CO3>H2Si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煤经过气化和液化等物理变化可转化为清洁燃料
B.为了提高酒精的杀菌消毒效果,医院常用体积分数为100%的酒精
C.用浸泡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吸收水果释放的乙烯,可达到水果保鲜的目的
D.石墨烯是一种从石墨材料中用“撕裂”方法“剥离”出的单层碳原子面材料,石墨烯和乙烯都属于烯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00molNaCl固体中含有6.02×1023个NaCl分子
B.46gNO2和N2O4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总数为3NA
C.1molFe2+与足量的H2O2溶液反应,转移2NA个电子
D.25℃,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的数目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1)有机化学中的反应类型较多,将下列反应归类(填序号).
①由氯乙烯制PVC  ②溴乙烷和氢氧化钠乙醇溶液共热  ③乙烯和高锰酸钾反应  ④由甘油制硝化甘油  ⑤银镜反应  ⑥由苯和硝酸TNT  ⑦苯酚和浓溴水反应  ⑧实验室制乙烯  ⑨油脂硬化
其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④⑥⑦;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③⑤;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⑨;属消去反应的是②⑧
(2)(CH3CH22C(CH32的系统命名为3,3-二甲基戊烷;
(3)碳碳双键在酸性高锰酸钾作用下,发生如图1变化:

在上述条件下发生反应,得到的最终产物结构式分别是:
(4)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2,用Na、NaOH、NaHC03与等物质的量的该有机物完全反应时,消耗Na、NaOH、NaHC0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可逆反应H2(g)+I2(g)?2HI(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H2、I2、HI的浓度相等B.H2、I2、HI的浓度之比为1:1:2
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