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气体的体积主要由以下什么因素决定:( ) ①气体的分子多少 ②气体分子的大小
③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④气体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直径介于1~100 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
B.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C.阳离子只能得到电子被还原,阴离子只能失去电子被氧化
D.含有最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中国有句古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饮水是提供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重要途径之一。在天然无污染的泉水中,含有Cu、K、Ca、Zn、P、Mg、Na、Fe等人体必需元素,其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
A. Cu、K、Ca、ZnB. K、Ca、P、MgC. P、Cu、Na、FeD. Ca、Zn、P、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欲用NaOH固体配制1.0 mol/L的NaOH溶液240 mL;
(1)配制溶液时,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①称量 ②计算 ③溶解 ④摇匀 ⑤转移 ⑥洗涤 ⑦定容 ⑧冷却
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实验必须用到的仪器有天平、药匙、玻璃棒、烧杯、____________________。
(2)某同学欲称量NaOH的质量,他先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下图所示。烧杯的实际质量为________g,要完成本实验该同学应称出________g NaOH。
(3)下列对容量瓶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
A.容量瓶上标有容积、温度和浓度
B.容量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必须烘干
C.配制溶液时,把量好的浓硫酸小心倒入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到接近刻度线1~2 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D.使用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4)在配制过程中,其他操作都是正确的,下列操作会引起误差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
①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洒到容量瓶外面
②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③未冷却到室温就将溶液转移到容量瓶并定容
④定容后塞上瓶塞反复摇匀,静置后,液面低于刻度线,再加水至刻度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探究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条件。
供选试剂:30% H2O2溶液、0.1mol/L H2SO4溶液、MnO2固体、KMnO4固体。
(1)小组同学设计甲、乙、丙三组实验,记录如下:
操作 | 现象 | |
甲 | 向I的锥形瓶中加入______,向I的______中加入30% H2O2溶液,连接I、Ⅲ,打开活塞 | I中产生无色气体并伴随大量白雾;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迅速变蓝 |
乙 |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不变蓝 |
丙 | 向Ⅱ中加入KMnO4固体,Ⅲ中加入适量0.1mol/L H2SO4溶液,连接Ⅱ、Ⅲ,点燃酒精灯 | Ⅲ中有气泡冒出,溶液变蓝 |
(2)丙实验中O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比乙、丙实验可知,O2与KI溶液发生反应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__。为进一步探究该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可采取的实验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甲、乙、丙三实验推测,甲实验可能是I中的白雾使溶液变蓝。学生将I中产生的气体直接通入下列________溶液(填序号),证明了白雾中含有H2O2。
A.酸性KMnO4 B.FeCl2 C.氢硫酸 D.品红
(5)资料显示:KI溶液在空气中久置过程中会被缓慢氧化:4KI +O2 +2H2O=2I2 + 4KOH。该小组同学取20 mL久置的KI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淀粉溶液,结果没有观察到溶液颜色变蓝,他们猜想可能是发生了反应(写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请设计实验证明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温度下,分别向10 mL浓度均为0.1mol/L的CuCl2和ZnCl2溶液中滴加0.1mol/L的Na2S 溶液,滴加过程中溶液中-1gc(Cu2+)和-lgc(Zn2+)与Na2S 溶液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Ksp(ZnS) > Ksp(CuS),1g3≈0.5)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溶液pH:a<b<e B. a 点的ZnCl2 溶液中: c(Cl-)<2[c(Zn2+)+c(H+)]
C. a-b-e为滴定CuCl2溶液的曲线 D. d点纵坐标小于34.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习小组设计实验探究NO与铜粉的反应并检验NO,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略)。实验开始前,向装置中通入一段时间的N2,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已知:在溶液中.FeSO4+NO[Fe(NO)]SO4(棕色),该反应可用于检验N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装置F、I中的试剂依次为水、硫酸亚铁溶液
B. 若观察到装置H中红色粉末变黑色,则NO与Cu发生了反应
C. 实验结束后,先熄灭酒精灯,再关闭分液漏斗的活塞
D. 装置J收集的气体中一定不含NO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