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1.镁在工农业生产中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1)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MgCl2制备金属镁,而MgCl2的获得主要有两种方法:
方法一:从海水或光卤石中先获得MgCl2•6H2O,然后制得无水MgCl2
方法二:MgCO3$\frac{\underline{\;\;△\;\;}}{\;}$MgO+CO2↑;MgO+C+Cl2$\frac{\underline{\;\;△\;\;}}{\;}$MgCl2+CO.
则在“方法一”中,从MgCl2•6H2O制无水MgCl2操作时应在HCl气体保护下进行.在“方法二”中,MgO和C否(填“能”或“否”)直接反应生成金属镁.
(2)镁电池在性能上优于其他电池,具有更安全、环保、能效高等优点.有一种镁电池的反应为Mg+2CuCl═2Cu+MgCl2,又知CuCl难溶于水,则该电池的正极反应式是2CuCl+2e-═2Cu+2Cl-
(3)化合物MgSO4在医疗上具有镇静、抗痉挛等功效.有一种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为主要原料制备MgSO4的方法如下:

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H4++MgO═Mg2++2NH3↑+H2O.
步骤④中调节pH=6.0~6.5的目的是抑制Mg2+水解,为了得到较纯的产品.对MgSO4•7H2O晶体直接加热能(填“能”或“不能”)得到无水MgSO4固体?

分析 (1)从MgCl2•6H2O制无水MgCl2时加热会促进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加入HCl气体,抑制水解;镁很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不能用镁和碳直接反应得到镁;
(2)镁电池属于原电池,正极CuCl得电子生成Cu;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为硫酸铵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氨气、硫酸镁和水,步骤④中将硫酸镁溶液蒸发、结晶时,调节pH为弱酸性,抑制镁离子的水解;将MgSO4•7H2O晶体直接加热,硫酸镁较稳定,结晶水脱去,硫酸镁可以稳定存在.

解答 解:(1)从MgCl2•6H2O制无水MgCl2操作时 需要加热,加热会促进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氢,为了防止水解,加入HCl气体,使水解平衡逆向移动,抑制水解;镁很活泼,在加热条件下会与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反应,回到氧化镁,所以不能用镁和碳直接反应得到镁,
故答案为:HCl气体;否;
(2)镁电池属于原电池,正极得电子,是还原反应,Mg+2CuCl═2Cu+MgCl2 中得电子的是CuCl生成Cu,
故答案为:2CuCl+2e-═2Cu+2Cl-
(3)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为硫酸铵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氨气、硫酸镁和水,改写成离子方程式为 2NH4++MgO═Mg2++2NH3↑+H2O;
步骤④中将硫酸镁溶液蒸发、结晶时,为了抑制镁离子的水解,调节pH为弱酸性,使镁离子的水解平衡逆向移动,得到纯净的硫酸镁晶体; 
将MgSO4•7H2O晶体直接加热会造成结晶水脱去,硫酸镁较稳定,可以稳定存在.
故答案为:2NH4++MgO═Mg2++2NH3↑+H2O;抑制Mg2+水解,为了得到较纯的产品;能.

点评 本题考查了原电池电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盐类水解等知识点,中等难度,答题时注意化学原理的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主要以碘化物形式存在.有一化学课外小组用海带为原料制取少量碘单质,他们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一段时间(以让碘化物充分溶解在水中),得到海带灰悬浊液,然后按以下实验流程提取单质碘:

(1)指出图1中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过滤.
(2)操作③中所用的有机试剂可以是四氯化碳(或CCl4),也可以是苯/汽油/煤油(只填一种).
(3)操作过程③可以分解为如下几步:
A.把盛有溶液的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
B.把50ml碘水和15ml有机溶剂(你所选的)加入分液漏斗中,并盖好玻璃塞;
C.检验分液漏斗活塞和上口的玻璃塞是否漏液;
D.倒转漏斗用力振荡,并不时旋开活塞放气,最后关闭活塞,把分液漏斗放正;
E.旋开活塞,用烧杯接收溶液;
F.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上层液体;
G.将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口的小孔对准;
H.静置、分层.
(a)过程③正确操作步骤的顺序是:CBDAHGEF(填编号字母);
(b)上述G步操作的目的是:使分液漏斗内外空气相通,以保证液体能顺利流出;
(c)最后碘的有机溶液是通过漏斗下口(四氯化碳).漏斗上口(苯/汽油/煤油)获得(填“漏斗上口”或“漏斗下口”).
(4)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试剂,还需要经过蒸馏,观察如图2所示实验装置指出其错误之处缺石棉网;温度计的位置应将水银球置于蒸馏烧瓶支管口处;冷凝水应下进上出;尾接管与锥形瓶之间不应有塞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H2C2O4为二元中强酸.某化学兴趣小组为测定含Na2SO4、NaHC2O4和H2C2O4•2H2O的试样中各物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如下实验:
①称取10.0g试样,加水溶解,配成250mL试样溶液
②用酸式滴定管分别量取25.00mL试样溶液两份于锥形瓶中
③第一份溶液中加2~3滴指示剂,用0.2500mol•L-1NaOH溶液滴定,消耗NaOH溶液20.00mL
④第二份溶液用0.1000mol•L-1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消耗高锰酸钾溶液16.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NaHC2O4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2O4-+OH-=H2O+C2O42-
(2)步骤①配制试样溶液时所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250mL容量瓶.
(3)步骤③若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8.3,则选择的指示剂为酚酞.若用某部分刻度模糊不清的50mL滴定管进行实验,当滴定管中的液面处于如图所示的刻度处,则管内液体的体积D (填代号).
a.等于23.60mL  b.等于27.60mL  c.小于23.60mL  d.大于27.60mL
(4)滴定时边滴边摇动锥形瓶,眼睛应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的变化.
(5)完成并配平下列离子方程式:
5C2O${\;}_{4}^{2-}$+2MnO${\;}_{4}^{-}$+6H+=10CO2↑+2Mn2++8H2O.
(6)步骤③中,高锰酸钾溶液应装在酸式 滴定管里;该步判断滴定终点的方法是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7)试样中Na2SO4的质量分数为53.8%(保留3位有效数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化合物A和D都是石油裂解气的成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水平的重要标志的物质的同系物,可利用如下反应合成化合物H: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①⑤(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反应的是③④.
(2)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G的结构简式:,G中官能团的名称为羧基和碳碳双键.
(4)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
(5)化合物C与化合物F反应还可以生成化合物G的同分异构体,其结构简式为
(6)下列有关化合物H的说法正确的是AD(填字母).
A.化合物H在一定温度下能与NaOH溶液发生水解反应
B.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C10H13O2
C.1mol化合物H与H2发生加成反应,消耗3mol H2
D.化合物H能使溴水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醇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两种反应原理是
①CH3OH(g)+H2O(g)═CO2(g)+3H2(g)△H1=+49.0kJ•mol-1
②CH3OH(g)+$\frac{1}{2}$O2(g)═CO2(g)+2H2(g)△H2=-192.9kJ•mo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图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B.图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H=E1-E3
C.H2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故CH3OH转变成H2的过程必须吸收热量
D.根据①②推知:在25℃、101 kPa时,1 mol CH3OH(g)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放出的热量应大于676.7 k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氯气工厂爆炸时可用湿布捂住鼻孔、眼睛等并躲在下风的低洼处
B.二氧化硫可用来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锂可用于制造质量轻、电容量大的可充电电池
D.高纯度二氧化硅是制造太阳能电板的材料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SO2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燃煤是产生SO2的主要原因.工业上有多种方法可以减少SO2的排放.
(1)往煤中添加一些石灰石,可使燃煤过程中产生的SO2转化成硫酸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CaCO3+2SO2+O2$\frac{\underline{\;高温\;}}{\;}$2CaSO4+2CO2
(2)可用多种溶液做燃煤烟气中SO2的吸收液.
①分别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3溶液和NaOH溶液做吸收液,当生成等物质的量NaHSO3时,两种吸收液体积比V(Na2SO3):V(NaOH)=1:2.
②NaOH溶液吸收了足量的SO2后会失效,可将这种失效的溶液与一定量的石灰水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使NaOH溶液再生,再生过程的离子方程式是Ca2++OH-+HSO3-=CaSO3↓+H2O.
(3)甲同学认为BaCl2溶液可以做SO2的吸收液.为此甲同学设计如图1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

已知:Na2SO3(固体)+H2SO4(浓) $\frac{\underline{\;\;△\;\;}}{\;}$ Na2SO4+SO2↑+H2O
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中有白色沉淀.甲认为B中白色沉淀是SO2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所以BaCl2溶液可做SO2吸收液.
乙同学认为B中的白色沉淀是BaSO4,产生BaSO4的原因是:
①A中产生的白雾是浓硫酸的酸雾,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②A中产生的SO2与装置内空气中的O2进入B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BaSO4沉淀.
为证明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乙同学对甲同学的实验装置做了如图2改动并实验(夹持装置和加热装置略,气密性已检验):反应开始后,A中Na2SO3固体表面有气泡产生同时有白雾生成;B、C试管中除了有气泡外,未见其它现象;D中红色褪去.
③试管B中试剂是饱和NaHSO3溶液;滴加浓硫酸之前的操作是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后关闭弹簧夹.
④通过甲乙两位同学的实验,得出的结论是SO2与BaCl2溶液不能得到BaSO3沉淀;不能用BaCl2溶液做吸收SO2的吸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某X元素+3价的氧化物中,X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3,则X的摩尔质量为(  )
A.28g/molB.56g/molC.84gD.1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相等,则所取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比为(  )
A.1:1B.1:2C.3:2D.6: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