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改变催化剂,可改变该反应的活化能 | |
B.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热效应等于△H | |
C. | 反应过程a有催化剂参与 | |
D. | 有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1+E2 |
分析 A.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不同的催化剂对反应的催化效果不同;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C.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D.催化剂改变了反应历程,E1、E2分别代表各步反应的活化能.
解答 解:A.E1、E2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的催化剂,反应的活化能不同,故A正确;
B.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反应为放热反应,△H=生成物能量-反应物能量,故B错误;
C.b中使用了催化剂,故C错误;
D.E1、E2分别代表反应过程中各步反应的活化能,整个反应的活化能为能量较高的E1,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通过图象考查了反应的活化能,以及催化剂能够降低反应的活化能的相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认清图示含义是解答关键.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碱金属元素和卤素的原子半径都逐渐增大 | |
B. | 碱金属元素中,锂原子失去最外层电子的能力最弱 | |
C. | 钾与水的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
D. | 溴单质与水的反应比氯单质与水的反应更剧烈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序数a>b>c>d | |
B. | 离子半径D(n+1)->Cn->An+>B(n+1)+ | |
C. | 单质还原性A>B>C>D | |
D. |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B>A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1 | B. | 1:3 | C. | 2:3 | D. | 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检验溶液中I-:取样→滴加氯水→再滴加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 |
B. | 检验溶液中的Fe2+:取样$\stackrel{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stackrel{KMnO_{4}}{→}$红色溶液 | |
C. | 证明氧化性Fe3+>Cu2+:向FeCl3、CuCl2混合液中加入少量铁粉,无红色固体产生 | |
D. | 配制0.5mol•L-1的CuSO4溶液:用天平称取12.5g CuSO4•5H2O配成100mL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