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三种气体,取X和Y按1:1的物质的量之比混合,放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2Y2Z,达到平衡后,测得混合气体中反应物的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总物质的量之比为32,则Y的转化率最接近于( )
A.33% B.40%
C.50% D.67%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和麦芽糖都溶于水、有甜味
B.麦芽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葡萄糖的两倍
C.淀粉和纤维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不同,但所含碳、氢、氧的质量比相同
D. 1 mol麦芽糖完全水解生成2 mol葡萄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表明NH3·H2O是弱电解质的叙述是( )
A.NH3·H2O的导电性比NaOH溶液弱得多
B.0.1 mol·L-1NH3·H2O的pH大于7
C.(NH4)2SO4的水溶液,其pH小于7
D.5 mL1 mol·L-1的NH3·H2O跟10 mL0.5 mol·L-1的HCl恰好完全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电解质溶液:①Na2CO3 ②NaHCO3 ③NaAlO2 ④CH3COONa ⑤NaOH,且已知:CO2+3H2O+2AlO===2Al(OH)3↓+CO
。
(1)当五种溶液的pH相同时,其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2)将上述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五种溶液,稀释相同倍数时,其pH变化最大的是________(填编号)。
(3)在上述五种电解质溶液中,分别加入AlCl3溶液,有气体产生的是________(填编号)。
(4)将上述①②③④四种电解质溶液混合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已知:C(s)+CO2(g)2CO(g) ΔH>0。该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条件有利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的是( )
A.升高温度和减小压强
B.降低温度和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强
D.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一个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为w%。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将0.6 mol A、0.3 mol B和1.4 mol C充入该容器中,达平衡后,C的体积分数也为w%,则x值为( )
A.只能为2
B.只能为3
C.可能是2,也可能是3
D.无法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1)已知:2NO2(g)N2O4(g) ΔH=-57.20 kJ·mol-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 2NO2(g)N2O4(g)达到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2的转化率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减小NO2的浓度 B.降低温度
C.增加NO2的浓度 D.升高温度
(2)17 ℃、1.01×105Pa,密闭容器中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NO2)=0.030 0 mol·L-1、c(N2O4)=0.012 0 mol·L-1。计算反应2NO2(g)N2O4(g)的平衡常数K。
(3)现用一定量的Cu与足量的浓HNO3反应,制得1.00 L已达到平衡的N2O4和NO2的混合气体(17 ℃、1.01×105Pa),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多少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常规能源的合理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是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严峻课题。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是世界上少数以煤为主要燃料的国家,下列关于煤作燃料的论点正确的是( )
A.煤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把煤作燃料简单燃烧掉太可惜,应该综合利用
B.煤是发热很高的固体燃料,我国煤炭资源相对集中,开采成本低,用煤作燃料合算
C.煤燃烧时产生大量二氧化硫和烟尘,对环境污染严重
D.通过洁净煤技术,如煤的气化和液化以及烟气脱硫,不仅减轻了燃煤污染,还能提高煤燃烧的热利用率
(2)乌克兰科学家将铜和铁混合熔化制成多孔金属,用于制作太空火箭上使用的煤油燃料雾化器,该雾化器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醇是未来内燃机的首选环保型液体燃料,它可以由绿色植物的秸秆制取。1.0 g乙醇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9.72 kJ热量,表示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金属原子在二维空间里的放置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a)为非密置层,配位数为6
B.图(b)为密置层,配位数为4
C.图(a)在三维空间里堆积可得六方最密堆积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
D.图(b)在三维空间里堆积仅得简单立方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