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乙醇与浓H2SO4共热170℃B.乙烯使溴水褪色
C.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D.苯与Cl2一定条件生成六氯环己烷

分析 有机物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的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叫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中的不饱和键断裂,断键原子与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相结合,生成新的化合物的反应是加成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 解:A.乙醇与浓H2SO4共热到170℃生成乙烯,属于消去反应,故A错误;
B.乙烯含有碳碳双键,发生加成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故B错误;
C.甲苯与浓硫酸、浓硝酸混合生成硝基苯,为取代反应,故C正确;
D.苯与Cl2光照生成六氯环己烷,属于加成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反应类型,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明确常见有机反应类型,熟练掌握取代反应与其它反应类型的区别.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元素是构成我们生活的世界中一切物质的“原材料”.
(1)自18世纪以来,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元素之谜.通过从局部到系统的研究过程,逐渐发现了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下面列出了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研究工作.
序号
科学家纽兰兹道尔顿德贝莱纳尚古尔多
工作发现“八音律”,指出从某一指定的元素起,第八个元素是第一个元素的某种重复创立 近代原子论,率先开始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工作发现了5组性质相似的“三元素组”,中间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前后两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算术平均值认为 各元素组之间并非毫不相关,可以用相对原子质量把它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串联
上述科学家的研究按照时间先后排序合理的是②③④①(填数字序号).
(2)1869年,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如图1所示.

①门捷列夫将已有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排序,同一横行(填“横行”或“纵列”)元素性质相似.结合表中信息,猜想第4列方框中“?=70”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相对原子质量为70的元素,第5列方框中“Te=128?”的问号表达的含义是怀疑Te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是128.
②到20世纪初,门捷列夫周期表中为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逐渐被填满.而且,随着原子结构的逐渐揭秘,科学家们发现了元素性质不是随着相对原子质量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而是随着原子序数(核电荷数)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其本质原因是
A(填字母序号).
A.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现周期性变化
B.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
C.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呈现周期性变化
(3)在现有的元素周期表中有A、B、D、E、X、Y、Z七种短周期元素.X与Y处于同一周期,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与强酸、强碱均能反应.Z的单质常温下为气态,同条件下相对于氢气的密度比为35.5.其余信息如图2所示:
①上述七种元素中,处于第二周期的有C、N(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同),X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ⅠA族.
②E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写出Z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③B单质与E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2SO4(浓)$\frac{\underline{\;\;△\;\;}}{\;}$CO2↑+2SO2↑+2H2O;Y单质与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2H2O+2OH-═2AlO2-+3H2↑.
④B和D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分别为H2CO3、HNO3,二者酸性前者弱于(填“强于”或“弱于”)后者,原因是B和D的非金属性有差异,利用原子结构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C原子和N原子具有相同电子层,N原子的核电荷数多于C,N原子半径小于C,N原子核对最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大于C,故N非金属性强于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工业上用FeCl3溶液腐蚀印刷电路板,向腐蚀后的溶液中(含Fe3+、Cu2+、Fe2+、H+、Cl-等离子)加入指定物质,反应后溶液中大量存在的一组离子描述正确的是(  )
A.加入过量Fe:Fe2+、Fe3+、Cl-、H+
B.加入过量H2O2和稀盐酸:Fe3+、Cu2+、H+、Cl-
C.加入过量新制氯水:Fe3+、Cu2+、H+、Cl-
D.加入过量CuO:Fe3+、Cu2+、H+、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石油分馏得到的轻质油可通过Pt催化重整脱氢环化,逐步转化为芳香烃.以链烃A为原料合成两种髙分子材料的路线如图:

已知以下信息:
①B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只有一组峰;G为一氯代烃.
②R-X+R′-X  $\stackrel{Na,20℃}{→}$R-R′(X为卤素原子,R、R'为烃基)
回答以下问题:
(1)B的名称为环己烷;由F生成丁苯橡胶的反应类型是加聚反应.
(2)E分子中最多有14个原子共面;J的结构简式为
(3)由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_{△}^{醇}$+NaCl+H2O.
(4)I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共有12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
②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4组峰,且面积比为6:2:1:1的是(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
(5)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2-甲基己烷和一氯甲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设计制备化合物E的合成路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硝酸铝[Al(NO33]是一种常用媒染剂.工业上用铝灰(主要含Al、Al2O3、Fe2O3等)制取硝酸铝晶体[Al(NO33•9H2O]的流程如图:

(1)过滤Ⅰ得到的滤渣主要成份是Fe2O3;(填化学式)
(2)写出反应Ⅰ中生成气体的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
(3)在反应Ⅱ中加入稀硝酸存在不足之处是硝酸过量可导致氢氧化铝溶解,可将加入稀硝酸改为通入二氧化碳;
(4)温度高于200℃时,硝酸铝完全分解成氧化铝和两种气体(其体积比为4:1),其中一种为红棕色,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Al(NO33$\frac{\underline{\;\;△\;\;}}{\;}$2Al2O3+12NO2↑+3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2支大小相同的试管中各装入2~3mL约5%的H2O2溶液,再向其中1支试管中滴入1~2滴1mol/L FeCl3溶液,对比观察现象.”
Ⅰ.体验H2O2分解的实验意义
(1)指出本实验的探究目的:FeCl3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
(2)写出H2O2分解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3)在盛有滴入FeCl3溶液的H2O2溶液中,可观察到溶液中产出大量气泡;溶液温度升高;溶液由浅黄色变成棕黄色,最后恢复为浅黄色.
Ⅱ.探讨FeCl3催化H2O2分解的机理
(4)Fe3+催化H2O2分解时涉及2步反应:
第1步,Fe3+氧化H2O2:2Fe3++H2O2═2Fe2++O2↑+2H+
第2步,H2O2氧化Fe2+:2Fe2++H2O2+2H+═2Fe3++2H2O(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有羟基的有机物称为醇B.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都是醛
C.苯酚俗称石炭酸,酸性比碳酸强D.C3H6和C4H8不一定是同系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有机物A、B的分子式均为C11H12O5,A或B在稀硫酸中加热均能生成C和D.D能发生如下转化关系.

已知:
①A、B、C、D均能与 NaHCO3反应;
②只有A、C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且核磁共振氢谱均显示苯环上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③C为六元环状化台物.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D→H 的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D→F的反应条件为Cu、O2加热;F中官能团的名称为醛基和羧基.
(2)写出C的结构简式
(3)D→G的化学方程式为2HOCH2CH2CH2COOH$?_{△}^{浓硫酸}$+2H2O.
(4)B在NaOH溶液中共热的化学方程式为
(5)C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种,写出同时满足下列要求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与FeCl3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②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
③苯环上的一卤代物只有2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常温下,分别将四块形状相同,质量均为6g的铁块同时投入下列四种溶液中,产生氢气速率最快的是(  )
A.400mL 2mol/L HClB.300mL 2mol/L H2SO4
C.100mL 3mol/L HNO3D.500mL 18.4mol/L 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