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含有弱酸根或弱碱根的盐能水解;
(2)向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c(NH4+)增大,抑制NH3•H2O的电离
(3)③HCl、④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
(4)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100mL,溶液浓度为原来的$\frac{1}{10}$,为0.01mol/L.
解答 解:(1)根据盐的水解规律,含有弱酸根或弱碱根的盐能水解,所以①Na2CO3能水解,故答案为:①;
(2)向④中加入少量氯化铵固体,c(NH4+)增大,抑制NH3•H2O的电离,则c(OH-)减小,所以$\frac{c(N{{H}_{4}}^{+})}{c(O{H}^{-})}$的值增大,故答案为:增大;
(3)③HCl、④NH3•H2O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恰好反应生成氯化铵,铵根离子水解溶液显酸性,NH4++H2O?NH3•H2O+H+,
故答案为:酸;NH4++H2O?NH3•H2O+H+;
(4)取10mL溶液③,加水稀释到100mL,溶液浓度为原来的$\frac{1}{10}$,为0.01mol/L,由Kw=c(OH-)•c(H+)可知,c(OH-)=10-12 mol•L-1,则此时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0-12 mol•L-1,
故答案为:10-12.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等问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的焓变△H>0 | |
B. | 图中Z的大小为a>3>b | |
C. | 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混合物中$\frac{n({H}_{2}O)}{n(C{H}_{4})}$=3 | |
D. | 温度不变时,图中X点对应的平衡在加压后φ(CH4)减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是原电池,装置②是电镀池 | B. | 装置①中盐桥内的K+移向CuSO4溶液 | ||
C. | 装置①②铜极均发生氧化反应而溶解 | D. | 装置②中的Cu2+浓度保持不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反应中FeSO4只做还原剂,Na2O2只做氧化剂 | |
B. |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5 | |
C. | 该反应中由4 mol Fe2+还原的Na2O2是3 mol | |
D. | 4 mol Na2O2在反应中共得到8NA个电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C2H2(g)+5O2(g)=4CO2(g)+2H2O(l)△H=-2b kJ/mol | |
B. | C2H2(g)+$\frac{5}{2}$O2(g)=2CO2(g)+H2O(l)△H=-b kJ/mol | |
C. | 2C2H2(g)+5O2(g)=4CO2(g)+2H2O(l)△H=-4b kJ/mol | |
D. | C2H2(g)+$\frac{5}{2}$O2(g)=2CO2(g)+H2O(l)△H=-2b kJ/mo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 Cl2的氧化性强于 I2 | |
B. | 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 Cl2 有漂白性 | |
C. | 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酸化的 AgNO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 Cl- | |
D. | 向氯水中加入 NaHCO 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0.4 mol/(L•s) | B. | 1mol/(L•s) | C. | 0.5 mol/(L•s) | D. | 0.2 mol/(L•s)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形成化学键时吸收能量 | |
B. | 中和反应是吸热反应 | |
C. | 燃烧属于放热反应 | |
D. | 反应物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一定相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