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稀HNO3中加入过量的Fe 粉,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 | 溶液呈红色 | 稀HNO3将Fe 氧化为Fe3+ |
B | 某钾盐溶于盐酸,产生无色无味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 有白色沉淀出现 | 该钾盐是K2CO3 |
C | 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 | 试纸变蓝色 | 浓氨水呈碱性 |
D | Al 箔插入稀HNO3中 | 无现象 | Al箔表面被HNO3氧化,形成致密了氧化膜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分析 A.稀HNO3中加入过量的Fe 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B.无色无味气体为二氧化碳;
C.氨水中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显碱性;
D.Al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解答 解:A.稀HNO3中加入过量的Fe 粉,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则充分反应后,滴入KSCN 溶液,无现象,故A错误;
B.无色无味气体为二氧化碳,则该钾盐是K2CO3或KHCO3,或二者的混合物,故B错误;
C.氨水中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显碱性,则用玻璃棒蘸取浓氨水点到红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变蓝色,故C正确;
D.Al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有气泡生成,而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与现象、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5.6g | B. | 11.2g | C. | 16.8g | D. | 22.4g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溶质 | Na2CO3 | NaHCO3 | NaClO | NaHSO3 |
pH | 11.6 | 9.7 | 10.3 | 5.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化学反应及平衡常数 | 平衡常数数值 | ||
500℃ | 800℃ | ||
①2H2(g)+CO(g)?CH3OH(g) | K1 | 2.5 | 0.15 |
②H2(g)+CO2(g)?H2O(g)+CO(g) | K2 | 1.0 | 2.50 |
③3H2(g)+CO2(g)?CH3OH(g)+H2O(g) | K3 | 2.5 | 0.37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氢氧化钾与硫酸的反应 | |
B. | 金属镁与盐酸的反应 | |
C. | 高温条件下碳粉与二氧化碳的反应 | |
D. | Ba(OH)2•8H2O晶体与NH4Cl固体的反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原子半径的大小:X<Y<Z<W | |
B. | 元素的非金属性:Y>W>X | |
C. | t中只含离子键 | |
D. | v能抑制水的电离而u能促进水的电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W、与X、Y、Z形成的化合物均是共价化合物 | |
B. | 简单离子半径:Z>Y>X | |
C. | X、Y、Z形成的化合物水溶液一定呈碱性 | |
D. | X、Y形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离子键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