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氮是大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研究氮及其化合物对人类有重要的意义.
(1)合成氨的原理为:N2(g)+3H2?2NH3△H=-92.4kJ/mol
①将一定量的N2(g)和H2(g)放入1L的密闭容器中,在500℃、2×107Pa下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N2为0.1mol,H2为0.3mol,NH3为0.1mol.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2}(N{H}_{3})}{c({N}_{2}){c}^{3}({H}_{2})}$,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为33.3%.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7(L/mol)2
②欲提高H2的转化率,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d.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
(2)在2L密闭容器中,800℃时反应2NO(g)+O2(g)?2NO2(g)△H<0体系中,各成分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
①用O2表示从0~2s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0.0015mol/(L•min).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c.
a.v(NO2)=2v(O2)      b.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c.v(NO)=2v(O2)   d.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③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c.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           b.适当升高温度
c.增大O2的浓度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
(3)汽车尾气中含有CO、NO2等有毒气体,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4CO(g)+2NO2(g)?4CO2(g)+N2(g)△H=-1 200kJ•mol-1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象正确的是乙(填代号).

分析 (1)①根据化学方程式,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进行计算,根据转化率=$\frac{消耗量}{起始量}$×100%,依据平衡常数概念计算得到;
②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有关知识来回答;
(2)①由图象数据可知,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时△c(NO):△c(O2):△c(NO2)=2:1:2,为据此判断表示,浓度变化的曲线,分别为b为NO,c为O2,aNO2,由图中数据可知2s内,O2的浓度变化量为0.005mol/L-0.002mol/L=0.003mol/L,根据v=$\frac{△c}{△t}$计算v(O2);
②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③根据外界条件对反应速率与平衡的移动分析解答;
(3)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来判断即可,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来确定化学反应达平衡用到的时间,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来确定化学平衡中各个量的变化情况.

解答 解:(1)根据化学方程式和三段式列式计算:
                N2(g)+3H2(g)?2NH3(g)
初始浓度; 0.6        0.45             0
变化浓度:0.5          0.15            0.1
平衡浓度:0.1           0.3            0.1
该条件下H2的转化率=$\frac{0.15mol/L}{0.45mol/L}$×100%≈33.3%,
平衡常数K=$\frac{{c}^{2}(N{H}_{3})}{c({N}_{2}){c}^{3}({H}_{2})}$=$\frac{0.{1}^{2}}{0.1×0.{3}^{3}}$=3.7(L/mol)2
故答案为:$\frac{{c}^{2}(N{H}_{3})}{c({N}_{2}){c}^{3}({H}_{2})}$;33.3%;3.7(L/mol)2
③根据化学平衡:N2(g)+3H2(g)?2NH3(g),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欲提高 H2的转化率,平衡正向进行;
a.向容器中按原比例再充入原料气,则压强增大,平衡向右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故a正确;
b.向容器中再充入惰性气体,则各组分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不变,故b错误;
c.改变反应的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氢气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
d.液化生成物分离出氨,平衡向右移动,氢气的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故选ad,
故答案为:ad;
(2)①由图象数据可知,由方程式2NO(g)+O2(g)?2NO2(g)可知,平衡时△c(NO):△c(O2):△c(NO2)=2:1:2,为据此判断表示,浓度变化的曲线,分别为b为NO,c为O2,aNO2,由图中数据可知2s内,O2的浓度变化量为0.005mol/L-0.002mol/L=0.003mol/L,根据v=$\frac{△c}{△t}$计算v(O2)=$\frac{0.003mol/L}{2L}$=0.0015mol/(L•min);
故答案为:0.0015mol/(L•min);
②能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
a.未指明正逆速率,若都为同一方向速率,始终都存在v(NO2)=2v(O2)关系,故不能说明到达平衡,若为不同方向的速率,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说明到达平衡,故a错误;
b.随反应进行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增减小,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不同物质表示的正逆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反应到达平衡,故v(NO)=2v(O2),说明到达平衡,故c正确;
d.反应混合气体的质量不变,容器的体积不变,密度始终不变,故容器内物质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故d错误;
故选bc,
故答案为:bc;
③为使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判断;
a.及时分离出NO2气体,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反应速率降低,故a错误;
b.适当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b错误;
c.增大O2的浓度,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c正确;
d.选择高效的催化剂,增大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移动,故d错误;
故答案为:c;
(3)甲:升高温度,化学平衡逆向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会离开原来的速率点,故甲错误;
乙: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会迅速增大,所以T2时先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并且化学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的转化率减小,故乙正确;
丙:对于反应:4CO(g)+2NO2(g)?4CO2(g)+N2(g),T不变,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一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会减小,故丙错误.
故答案为:乙.

点评 本题考查平衡常数即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化学平衡的元素与平衡状态的判断等,难度中等,注意平衡状态判断选择判断的物理量,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属于综合的考查,注意知识的归纳和整理是解题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实现下列变化,一定要加入其它物质作氧化剂的是(  )
A.CaCO3→CO2B.Cl2→ClO-C.Zn→ZnCl2D.CuO→Cu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4.【化学-化学与技术】
工业上可用食盐和石灰石为主要原料,经不同的方法生成纯碱.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卢布兰法是以食盐、石灰石、浓硫酸、焦炭为原料,在高温下进行煅烧,再浸取、结晶而制得纯碱.
①食盐和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Cl+H2SO4(浓)$\frac{\underline{\;\;△\;\;}}{\;}$NaHSO4+HCl↑或2NaCl+H2SO4(浓) $\frac{\underline{\;\;△\;\;}}{\;}$Na2SO4+2HCl↑.
②硫酸钠和焦炭、石灰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SO4+4C+CaCO3$\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4CO或Na2SO4+2C+CaCO3 $\frac{\underline{\;高温\;}}{\;}$CaS+Na2CO3+2CO2(已知硫酸钠做氧化剂,生成物中气体只有一种).
(2)氨碱法的工艺如图2所示,得到的碳酸氢钠经煅烧生成纯碱.
①下面图1中的中间产物C是Ca(OH)2,(填化学式,下同) D是NH3
②装置乙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CO2+NaCl+H2O=NaHCO3+NH4Cl;

(3)联合制碱法是对氨碱法的改进,其优点是除了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外还有提高食盐利用率、副产物氯化铵可用作化肥、可利用合成氨的产物CO2
(4)有人认为碳酸氢钾与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也可用氨碱法以氯化钾和石灰石等为原料制碳酸钾.请结合图2的溶解度(S)随温度变化曲线,分析说明是否可行?不可行; 因为KHCO3的溶解度较大,且在常温下与KCl溶解度相差小,当温度高于40℃时,由图象可知,降温结晶时会析出较多的KCl,无法大量析出碳酸氢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5mL  0.4mol•L-1 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mol•L-1FeCl3溶液,能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H2SO4,加热几分钟,冷却后再加入新制Cu(OH)2浊液,加热,没有红色沉淀生成,说明淀粉没有水解成葡萄糖
C.用某已知浓度的HCl 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滴定前尖嘴有气泡滴定终点气泡消失,则测定所得NaOH的浓度偏低
D.向氯水中滴加AgNO3、稀H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说明氯水中含有氯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已知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l0-7mol/L,据此无法求出水中c(OH-
B.已知Ksp(AgCl)>Ksp(AgBr),将AgCl和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浓的AgNO3溶液,则最先析出AgBr沉淀并且其沉淀量多于AgCl沉淀
C.反应A(g)?2B(g)△H若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a kJ•mol-1,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b kJ•mol-1,则△H=Ea-Eb kJ•mol-1
D.已知:
共价键H-HBr-BrH-Br
键能(kJ/mol)Q1Q2Q3
由上表数据可得出Q1、Q2、Q3关系为:Q1+Q2>2Q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在溶液中,反应A+2B?C分别在三种不同实验条件下进行,它们的起始浓度均为c(A)=0.100mol/L、c(B)=0.200mol/L及c(C)=0mol/L.反应物A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①比较,②和③分别仅改变一种反应条件.所改变的条件和判断的理由是:
②使用催化剂;    ③升温;
(2)实验②平衡时B的转化率为40%;实验③平衡时C的浓度为0.06mol/L;
(3)该反应的△H大于0,判断其理由是升温,A的浓度减少,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4)该反应进行到4.0min时的平均反应速度率:
实验②:vB=0.011mol/(L.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低碳”既是时尚,也是环保要求.“低碳”在工业生产中意义重大,充分利用原材料,不排放或减少排放“三废”,不同工厂联合生产等都是很好的“低碳”生产方式.如图是几个工厂利用废气、废渣(液)联合生产化肥硫酸铵的工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工艺操作①②分别为液化、过滤.
(2)工业合成氨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
(3)写出生成“产品”的离子方程式:CaSO4+2NH3+CO2+H2O=CaCO3↓+2NH4++SO42-
(4)检验合成氨厂废气中是否含有氨气的方法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处,若试纸变蓝,证明废气中有NH3
(5)副产品的化学式为CaO.该联合生产工艺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如图)改进国外的纯碱生产工艺,生产流程可简要表示如图:

该生产纯碱的方法称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联合制碱法或侯德榜制碱法,在制得纯碱的同时,还可得到一种副产品.
(1)上述沉淀池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NH3+CO2+NaCl+H2O=NH4Cl+NaHCO3↓,实验室分离出沉淀的操作是过滤,该操作使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
(2)写出上述流程中X物质的分子式CO2
(3)使原料氯化钠的利用率从70%提高到90%以上,主要是设计了1 的循环(填上述流程中的编号1、2);
(4)为检验产品碳酸钠中是否含有氯化钠,可取少量试样溶于水后,还需要的试剂有滴加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
(5)向母液中通氨气,加入细小食盐颗粒,冷却析出副产品.通氨气的作用有AC.
A.增大NH4+的浓度,使NH4Cl更多地析出    B.使NaHCO3更多地析出
C.使NaHCO3转化为Na2CO3,提高析出的NH4Cl纯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推断题

13.现有金属单质A、B和气体甲、乙、丙.丁以及物质D、E、F、G、H、K,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有些反应的生成物和反应的条件没有标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DNaOH,GFeCl3写出下列物质的名称:H氢氧化铁,丙氯化氢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反应①2Na+2H2O=2Na++2OH-+H2
反应③Fe+2H+=Fe 2++H2
反应④2Fe 2++Cl2=2Fe 3++2Cl-
反应⑧2Na2O2+2H2O=4Na++4OH-+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