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 | 2min后,试管里出现凝胶 | 酸性:盐酸>硅酸 |
B |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 铝箔熔化但不滴落 | 熔点:氧化铝>铝 |
C | 常温下,向浓硫酸中投入铁片 | 铁片不溶解 | 常温下,铁不与浓硫酸反应 |
D | 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氯水 | 先无明显现象,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 溶液中含有Fe2+,没有Fe3+ |
C
解析试题分析:A、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加1滴酚酞,然后逐滴加入稀盐酸至红色褪去,2min后出现凝胶。这说明反应中有硅酸生成。因此根据较强的酸制备较弱的酸可知,盐酸的酸性强于硅酸的酸性,A正确;B、铝是活泼的金属,其表面有一层氧化铝薄膜。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铝箔熔化但不滴落,这说明熔点:氧化铝>铝,B正确;C、常温下,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但钝化是化学变化,所以常温下铁能和浓硫酸反应。看不见现象,是由于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C不正确;D、向某溶液中先滴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铁离子。再滴加少量氯水后溶液变成血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被氯水氧化生成了铁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而变红色,D正确,答案选C。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实验室中制取下列物质的方案均合理的是
A.铜和浓硫酸反应,亚硫酸钠和浓硫酸反应均可以制取二氧化硫 |
B.铜和浓硝酸反应,碳和浓硝酸反应均可以制取二氧化氮 |
C.向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或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均可制取氢氧化铝 |
D.向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适量二氧化碳,或通入适量二氧化硫均可制取次氯酸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以下物质间的每步转化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的是
A.NaHCO3→CO2→Na2CO3 | B.Fe→FeCl3→FeCl2 |
C.Si→H2SiO3→Na2SiO3 | D.Al2O3→Al(OH)3→NaAlO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SO2通入BaCl2溶液中无沉淀产生,通入FeCl3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
B.红磷在氯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 |
C.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与氯气相似,它跟水反应可生成HI和HClO |
D.可在NaOH溶液液面上用倒扣漏斗装置吸收残余氯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闪电时会发生反应: N2+O2 2NO | 利用丁达尔效应证明烧杯中的分散系是胶体 | 蔗糖中加入浓硫酸搅拌后变黑,因为浓硫酸有吸水性 | 加热时熔化的铝不滴落,证明Al2O3的熔点比Al高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最终有白色沉淀生成的是
①过量Na2O2投入到FeCl2溶液中
②过量Ba(OH)2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③少量Ca(OH)2投入过量NaHCO3溶液中
④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⑤CaCl2与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过量CO2
A.全部 | B.①⑤ | C.②③④ | D.②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按要求进行书写:
(1)写出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工业制取漂白粉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化学反应中,有时存在“一种物质过量,另一种物质仍不能完全反应”的特殊情况。下列反应中属于这种情况的是
①过量的锌与18mol/L的硫酸反应; ②过量的氢气与少量氮气在催化剂存在下充分反应;
③浓盐酸与过量的MnO2; ④过量铜与浓硫酸;
⑤过量稀硝酸与银反应; ⑥过量稀硫酸与块状石灰石
A.②③④⑥ | B.②③⑤ | C.①④⑤ | D.①②③④⑤⑥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组物质按如图所示转化关系每一步都能一步实现的是
| 甲 | 乙 | 丙 | 丁 |
A | C | CO | CO2 | Na2CO3 |
B | Cu | CuO | CuSO4 | CuCl2 |
C | FeCl3 | FeCl2 | Fe2O3 | Fe(OH)3 |
D | AlCl3 | Al2O3 | Al(OH)3 | Na[Al(OH)4]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