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
已知: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的电子数是未成对的电子数的3倍;
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
用对应的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回答下列问题:
(1)R、X、Y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2)Q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s区,与Y元素同族的第四周期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4s24p4
(3)RY2的电子式为,Z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RQ2Y2的结构式为,m g该物质完全燃烧后通过足量Na2O2固体吸收,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frac{15m}{23}$g.

分析 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
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Q为H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说明R原子含有1S、2S、2P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则R元素的原子序数是6,为C元素;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应为O元素;
R、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X为氮;
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故其电子排布为:[Ar]3d64s2,故Z的原子序数是24,所以Z为Cr元素,结合原子的结构和性质解答.

解答 解:Q、R、X、Y、Z为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前四周期元素,
①Q为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Q为H元素;
②R的基态原子中电子占据三种能量不同的能级,说明R原子含有1S、2S、2P能级,且每种能级中的电子总数相同,则R元素的原子序数是6,为C元素;
③Y的基态原子的核外成对电子数是未成对电子数的3倍,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应为O元素;
R、X、Y原子序数依次增大,故X为氮;
④Z基态原子有六个未成对电子,故其电子排布为:[Ar]3d64s2,故Z的原子序数是24,所以Z为Cr元素,
综上所述:Q为氢,R为碳,X为氮,Y为氧,Z为铬,
(1)C、N、O的第一电离取决于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但是由于N的2p能级上电子处于半充满的相对稳定状态,故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C,
故答案为:N>O>C;
(2)Q元素为H,H在元素周期表中属于第一周期第ⅠA族,即s区,Y为O,与O元素同族(最外层电子数为6)的第四周期元素的价电子排布式为为:4s24p4
故答案为:s;4s24p4
(3)RY2为CO2,二氧化碳中,C与O形成两对共用电子对,故电子式为:,Z3+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                    
(4)RQ2Y2为:CH2O2,即甲酸,甲酸的结构式为:
甲酸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4NaOH+O2↑,
HCOOH~CO2+H2O~△m
46       62    30
m              x 
x=$\frac{15m}{23}$,故燃烧m g甲酸完全燃烧后通过足量Na2O2固体吸收,Na2O2固体增重的质量为:$\frac{15m}{23}$,
故答案为:;$\frac{15m}{23}$.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结构和性质,元素周期律的知识,这些知识点是学习重点,根据原子结构正确判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再结合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等知识点来分析解答,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高二上10月阶段测化学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空气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重要资源。为改善空气质量而启动的“蓝天工程”得到了全民的支持。下列措施不利于“蓝天工程”建设的是

A.加大石油、煤炭的开采速度,增加化石燃料的供应量

B.推广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

C.研制开发燃料电池汽车,消除机动车尾气污染

D.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5℃时,0.1mol•L-1的三种溶液的pH关系为:pH(Na2CO3)>pH(NaHCO3)>pH(CH3COONa)
B.25℃时,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c(H+)相等
C.25℃时,BaCO3在纯水中的KSP比在Na2CO3溶液中的KSP
D.NaHCO3和Na2CO3混合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H-)+c(HCO3-)+2c(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固体硝酸盐加热易分解且产物较复杂.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探究其热分解的产物,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22、NO2、O2乙:MgO、NO2、O2 丙:Mg3N2、O2丁:MgO、NO2、N2
(1)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不符合氧化还原反应原理
查阅资料得知:2NO2+2NaOH═NaNO3+NaNO2+H2O
针对甲、乙、丙猜想,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省略):

(2)实验过程
①取器连接后,放人固体试剂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观察到E 中有气泡连续放出,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②称取Mg(NO32固体3.79g置于A中,加热前通人N2以驱尽装置内的空气,其目的是避免对产物O2检验产生干扰(或其它合理答案);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时,正确操作是先移动酒精灯预热硬质玻璃管然后固定在管中固体部位下加热.
③观察到A 中有红棕色气体出现,C、D 中未见明显变化.
④待样品完全分解,A 装置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g
⑤取少量剩余固体于试管中,加人适量水,未见明显现象.
(3)实验结果分析讨论
①根据实验现象和剩余固体的质量经分析可初步确认猜想乙是正确的.
②根据D 中无明显现象,一位同学认为不能确认分解产物中有O2,因为若有O2,D中将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Na2SO3+O2=2Na2SO4(填写化学方程式),溶液颜色会退去;小组讨论认定分解产物中有O2存在,未检侧到的原因是O2在通过装置B时已参与反应(或其它合理答案)
③小组讨论后达成的共识是上述实验设计仍不完善,需改进装里进一步研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现有下列三个图象:下列反应中符合下述全部图象的反应是(  )
A.N2(g)+3H2(g)═2NH3(g)△H<0B.2SO3(g)?═?2SO2(g)+O2(g)△H>0
C.4NH3(g)+5O2(g)═4NO(g)+6H2O(g)△H<0D.H2(g)+CO(g)?═?C(s)+H2O(g)△H>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有关化工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减小氨气的浓度会导致化学平衡向左移动
B.合成氨工业中,使用铁催化剂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12进入阳极室
D.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装置所示的实验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分离碘酒中的碘和酒精
B.
验证氨气易溶于水
C.
除去Cl2中的HCl杂质
D.
比较MnO2、Cl2、I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Na+、K+、NH4+、Cu2+、SO42-、SO32-、MnO4-、Cl-、Br-、CO32--.用pH试纸检验该溶液,溶液的pH>7,且往该溶液中加入过量的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无白色沉淀生成.某同学另取少量原溶液,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则关于原溶液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
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Fe3+、Cu2+、SO42-、CO32-、MnO4-,而是否含NH4+、另需实验验证
B.肯定存在的离子是SO32-、Br-,且Na+、K+离子至少有一种存在
C.无法确定原溶液中是否存在Cl-
D.若步骤中Ba(NO32和HNO3溶液改用BaCl2和盐酸的混合溶液,则对溶液中离子的判断无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请选“>”、“<”或“=”填写下列空格中:
(1)电负性:N<O;    
(2)硬度:金刚石>碳化硅;    
(3)晶格能:CaO>Ba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