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用药品时,应遵循节约的原则。多余的药品一般不能放回原瓶,但白磷、钠、钾等药品剩余部分要放回原试剂瓶,这是为什么?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亚硝酸钠(NaNO2)在纤维纺织品的染色和漂白、照相、生产橡胶、制药等领域有广泛应用,也常用于鱼类、肉类等食品的染色和防腐。但因其有毒,所以在食品行业用量有严格限制。现用下图所示仪器(夹持装置已省略)及药品,探究亚硝酸钠与硫酸反应及气体产物的成分。
已知:①NO+NO2+2OH-===2NO+H2O
②气体液化的温度:NO2为21 ℃,NO为-152 ℃
(1)为了检验装置A中生成的气体产物,仪器的连接顺序(按左→右连接)为A、C、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应打开弹簧夹,先通入一段时间氮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关闭弹簧夹、打开分液漏斗活塞、滴入70%硫酸后,A中产生红棕色气体。
①确认A中产生的气体含有NO,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向D中通入过量O2,则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如果没有装置C,对实验结论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得出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是 ( )
A.Z2Y B.X2Y2 C.Z2Y2 D.ZY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现有A、B、C、D、E、F、G七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A与D,C与F分别同主族,D、E、F、G同周期,A分别与B、C可形成含有10个电子的共价化合物分子,B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且A、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比C的最外层电子数少1;E位于B的前一主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G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F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A、C、D三种元素组成一种常见化合物,该化合物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上利用某一反应可同时生产该化合物和G的单质,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D、E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E的简单阳离子的盐常用作净水剂,其原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如图所示A、B、C、D、E五种仪器:
(1)请选择下列仪器名称的序号,填入相应的横线上:
①蒸馏烧瓶 ②碱式滴定管 ③圆底烧瓶 ④长颈漏斗
⑤分液漏斗 ⑥酸式滴定管 ⑦容量瓶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A~E五种仪器中,使用前必须检漏的有______,组装气体发生器必须液封的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仪器的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可以放进烘箱中烘干
B.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C.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D.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1)化学实验必须以实验安全为前提。下列操作不存在安全隐患的是__________(填写编号)。
①用手直接拿取金属钠
②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制取甲烷,把产生的气体直接点燃,观察燃烧现象
③把消石灰与NH4Cl固体混合加热产生的气体用导管直接通入水中制取浓氨水
④为防止药品污染,将实验剩余的钠块放入垃圾桶中
⑤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先通一段时间氢气,验纯后再点燃酒精灯加热
⑥白磷在水下切割
(2)熟悉常见实验仪器的作用及操作要领是做好实验的基础,在实验台桌面上摆有如图所示仪器,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①指导教师要求同学们写出仪器的名称,甲同学书写的答案如下表,请你找出其中的错误,将改正后的名称填写在下表中(若正确,则此空不需要填写)。
仪器编号 | a | b | c | d | e |
名称 | 试管 | 溶量瓶 | 集气瓶 | 碱式滴定管 | 普通漏斗 |
改正的名称 |
②关于e的用途,乙同学说:组成防倒吸装置。你还能说出其他两种用途吗?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d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检查漏水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装置的改进及创新能培养同学们的创造能力,丙同学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老师指出,这需要太多的稀盐酸,会造成浪费。该同学选用了上面的一种仪器,加在装置中,解决了这个问题。请你把该仪器画在图中合适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用四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操作及现象”与“溶液”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选项 | 操作及现象 | 溶液 |
A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 | 饱和Na2CO3溶液 |
B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 | Na2SiO3溶液 |
C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 Ca(ClO)2溶液 |
D | 通入CO2,溶液变浑浊,继续通CO2至过量,浑浊消失,再加入足量NaOH溶液,又变浑浊 | 澄清石灰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