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0.(1)在1×105Pa和298K时,将1mol气态AB分子分离成气态A原子和B原子所需要的能量成为键能(kJ•mol-1).下面是一些共价键的键能:(已知氨分子中有三个等价的氮氢共价键)
共价键H-HN≡NH-N
键能(kJ•mol-1436945391
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工业合成氨的反应是放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在298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可生成0.4mol氨气,则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为18.6KJ.
(2)下列变化:①碘的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氯化钠溶于水  ④氯化氢溶于水
⑤氧气溶于水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本题只填序号)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①⑤;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②③;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④;既发生离子键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⑥.
(3)由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A、B、C、D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D>A>B>C.

装置
现象金属A不断溶解C的质量增加A上有气体产生金属B不断溶解
(4)若氢气的燃烧过程中,破坏1molH2中的化学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破坏1molO2
中的化学键为Q2kJ,形成1molH2O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D
A、Q1+Q2>Q3        B、Q1+Q2<Q3
C、2Q1+Q2>2Q3       D、2Q1+Q2<2Q3

分析 (1)根据反应物、生成物键能的相对大小判断该反应是发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
(2)根据化学反应的反应热知识,反应物与生成物的键能差即为反应焓变,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计算热量;
(3)根据是否发生化学反应判断化学键是否被破坏,根据物质中存在的化学键判断破坏的化学键类型;
(4)装置中金属A不断溶解说明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且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作负极,B作正极;
C的质量增加,说明C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C作原电池正极,B作负极;
装置中A上有气体产生,说明A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作原电池正极,D作负极;
装置中金属B不断溶解说明B为负极,C为正极,
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活动性大于作正极金属;
(5)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需要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要放出能量,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热△H=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O═O键的键能为498kJ/mol,注意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每摩尔H2O中含有2molH-O键,据此计算.

解答 解:(1)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破坏化学键吸收能量;N2+3H2$\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945KJ+3×436-2×3×391KJ=-93KJ<0,所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故答案为:放热;
(2)△H=反应物的键能-生成物的键能=945KJ+3×436-2×3×391KJ=-93KJ,N2(g)+3H2(g)$\frac{\underline{\;\;催化剂\;\;}}{高温高压}$2NH3(g),△H=93KJ/mol,在298K时,取1mol氮气和3mol氢气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反应.可生成0.4mol氨气放出热量=$\frac{93K×0.4mol}{2mol}$=18.6KJ,
故答案为:18.6KJ;
(3)①碘的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只是状态发生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②烧碱熔化中存在离子键,融化烧碱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
③氯化钠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钠中的离子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
④氯化氢溶于水,在水分子的作用下,氯化氢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破坏的是共价键;
⑤氧气溶于水,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化学键的破坏;
⑥氯化铵受热分解,氯化铵是离子化合物,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受热分解时,阴阳离子间的化学键、及铵根离子中的共价键被破坏,所以所以破坏的是离子键、共价键;
故答案为:①⑤;②③;④;⑥.
(4)装置中金属A不断溶解说明A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阳离子进入溶液而作负极,所以负极电极反应式为A-2e-═A2+,金属性A>B,
装置中,C的质量增加说明C电极上铜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则C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说明金属活泼些D>C,
装置中A上有气体产生,说明A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而作正极,D作负极,金属性D>A,
装置中金属B不断溶解说明B为负极,C为正极,金属性B>C,
通过以上分析知,四种金属活动性强弱顺序是D>A>B>C,
故答案为:D>A>B>C;
(5)破坏1molH-H消耗的能量为Q1kJ,则H-H键能为Q1kJ/mol,破坏1molO═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则O═O键键能为Q2kJ/mol,
形成1mol水中的化学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每摩尔H2O中含有2molH-O键,1molH-O键释放的能量为 $\frac{1}{2}$Q3kJ,则H-O键能为$\frac{1}{2}$Q3kJ/mol,
对于反应2H2(g)+O2(g)═2H2O(l)反应热△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故:反应热△H=2Q1kJ/mol+Q2kJ/mol-4×$\frac{1}{2}$Q3kJ/mol=(2Q1+Q2-2Q3)KJ/mol,
由于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反应热△H<0,即(2Q1+Q2-2Q3)<0,所以2Q1+Q2<2Q3
故答案为: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分析和反应热的计算、物质溶解该操作化学键的变化、原电池原理,主要是根据原电池电极上得失电子来判断正负极,一般来说,作原电池负极的金属金属活动性顺序强,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CH3COOH和CH3COOCH3B.CH3CH2OH 和CH3OCH3
C.CH3OCHO和HCOOCH3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已知Y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绝对值之差是4,Y元素与M元素形成离子化合物,并在水中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该化合物是(  )
A.KClB.K2SC.Na2SD.Na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世界著名的科技史专家、英国剑桥大学的李约瑟博士考证说:“至少在距今3000年以前,中国就已经使用玻璃了.”下列关于玻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玻璃是人类最早使用的硅酸盐材料
B.玻璃在加热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C.制造普通玻璃的原料主要是纯碱、粘土和石英
D.普通玻璃生产中所涉及的两个主要反应均有CO2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第3周期中,置换酸中氢的能力最强的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化学性质最稳定的元素符号是Ar,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HClO4,碱性最强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NaOH,显两性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是Al(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第3周期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B.砹(At)是第Ⅵ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C.第2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D.铊(Tl)与铝同主族,T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将10.6g Na2CO3溶于水配成1L溶液.
(1)该溶液中Na2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2)溶液Na+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a 23,C 12,O 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NH4H 的电子式: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
C.丙烯的实验式:CH2D.甲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有机物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物分子中原子间或原子团间可以产生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化学性质的不同,以下的事实不能说明此观点是(  )
A.ClCH2COOH的酸性比CH3COOH酸性强
B.苯酚能与NaOH溶液反应而乙醇则很难
C.HOOCCH2CHO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丙酮(CH3COCH3)中的氢原子比乙烷中的氢原子更易发生卤代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