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9.下列各组物质在适宜的条件下反应,其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是(  )
A.H2SO4(浓)+CB.Fe3O4+AlC.Cl2+MgD.NO2+H2O

分析 由发生的反应结合元素的化合价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利用反应确定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2:1,以此来解答.

解答 解:A.发生2H2SO4(浓)+C$\frac{\underline{\;\;△\;\;}}{\;}$2H2O+2SO2↑+CO2↑,S元素的化合价降低,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则H2SO4为氧化剂,C为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2:1,故A不选;
B.发生3Fe3O4+8Al$\frac{\underline{\;高温\;}}{\;}$4Al2O3+9Fe,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Fe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Fe3O4为氧化剂,Al为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3:8,故B不选;
C.发生Cl2+Mg$\frac{\underline{\;点燃\;}}{\;}$MgCl2,氯气为氧化剂,Mg为还原剂物质的量比为1:1,故C不选;
D.发生3NO2+H2O=2HNO3+NO,二氧化氮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N元素化合价降低的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选;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元素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氨气分子的电子式:B.Mg2+结构示意图  
C.${\;}_{92}^{235}$U和${\;}_{92}^{238}$U互为同位素D.乙醇的分子式C2H5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在1mol•L-1Na2CO3溶液中,欲使CO32-的浓度尽量接近1mol•L-1,则应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或NaHCO3,原因是NaOH或NaHCO3均能抑制碳酸钠的水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气体X和3mol气体Y发生反应:2X(g)+3Y(g)?4Z(g)△H=-akJ•mol-1,达到平衡时,下列描述一定正确的是(  )
A.各物质的浓度之比c(X):c(Y):c(Z)=2:3:4B.消耗2molX,同时消耗4molZ
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反应放出akJ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硫化钠溶液显碱性:S2-+H2O═HS-+OH-
B.硫酸铜溶液呈酸性:Cu2++2H2O?Cu(OH)2↓+2H+
C.氯化铝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Al3++CO32-═Al(OH)3↓+H2
D.在饱和氯化铵溶液中撒入镁粉后微热:2NH4++Mg═Mg2++2NH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用NA表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8.0gSO3体积为2.24L
B.物质的量为1molSO2、CO2的混合物所含氧原子数为2NA
C.0.1molFeCl3溶液中含有的Fe3+数为0.1NA
D.0.5mol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需要的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某可逆反应A(g)+3B(g)?2C(g)+2D(g)为吸热反应,达到平衡后,要使正反应速率加快,同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升高温度或加入反应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8.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某些气体的制备、性质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有省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装置,用MnO2和浓盐酸制备纯净、干燥的Cl2,可选用的发生、净化装置连接顺序为A→E→接E,第一个E装置的药品是饱和食盐水.
(2)根据上述实验装置,为制备干燥NH3,可选用的发生、净化装置为C接D.其中发生装置中可以选用的药品为a(填选项字母)
a.碱石灰和浓氨水    b.浓H2SO4和浓氨水    c.碱石灰和氯化铵    d.生石灰和氯化铵
(3)一定条件下,Cl2 与CH4在装置F中发生反应,其有机物有CH3Cl、CH2Cl2、CHCl3和CCl4.(填化学式)
(4)利用装置F可探究Cl2和NH3的反应.
已知Cl2与NH3可发生反应:3Cl+2NH3=N2+6HCl,实验时打开开关1、3,关闭2,先向烧瓶中通入Cl2,然后关闭1、3,打开2,向烧瓶中缓慢通入一定量的NH3
①不能先通入NH3的原因:氨气易溶于水,如果先通入氨气,容易产生喷泉,对实验造成干扰.
②试验一段时间后烧瓶内出现的现象为:黄绿色逐渐变浅甚至消失,有白烟产生.
③装置F中烧杯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ClO-+H2O.
④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操作过程、实验现象)鉴定烧瓶内最终固体产物的阳离子,其方案为: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适量浓NaOH溶液并加热,在管口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若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或用蘸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若有白烟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化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下列关于KNO3的古代文献,对其说明不合理的是(  )
目的古代文献 说明
A使用  “…凡研消(KNO3)不以铁碾入石臼,相激火生,祸不可测”-《天工开物》KNO3能自燃 
B性质区分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利用焰色反应
C鉴别“…(KNO3)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开宝本草》溶解、蒸发、结晶
D提纯“(火药)乃焰消(KNO3)、硫磺、山木炭所合,以为烽燧餇诸药者”-《本草纲目》利用KNO3的氧化性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