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3.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纵坐标)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横坐标)之间的关系入右图所示,则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1:1:1 B.1:3:1
C.3:3:8 D.1:1:4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事实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滴有酚酞的NaHCO3溶液呈浅红色,微热后红色加深,是因为NaHCO3分解生成了Na2CO3
B.钠保存在煤油中,是因为煤油不与钠发生反应,钠比煤油密度大,煤油可以使钠隔绝空气和水蒸气
C.用洁净的玻璃管向包有Na2O2的脱脂棉吹气,脱脂棉燃烧,说明CO2、H2O与Na2O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钠长期暴露在空气中的产物是Na2CO3,原因是钠与氧气生成的Na2O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通过复习总结,下列归纳正确的是
A.一个离子反应一定代表多个不同的化学反应
B.简单非金属阴离子只有还原性,金属阳离子则可能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一种元素可能有多种价态,且同种化合价只对应一种氧化物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并伴有能量变化,而发生物理变化就一定没有化学键断裂与生成,也没有能量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若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mol/L的氨水与等质量的水混合后(忽略体积变化),所得溶液浓度大于0.5mol/L
B.1mol Na2O2与足量的水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2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氢气与22.4L氦气所含有的原子数均为2NA
D.28g乙烯和环丙烷(C3H6)的混合气体含有的原子总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操作中,能使电离平衡H2OH++OH-向右移动且溶液呈碱性的是 ( )
A.向水中通入氨气 B.向水中加入Al2(SO4)3溶液
C.向水中加入Na2CO3溶液 D.将水加热到100℃,使p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列表示物质变化的化学用语中,错误的是( )
A.明矾水解的离子方程式:Al3++3H2O Al(OH)3+3H+
B.CaCO3(s)=CaO(s)+CO2(g) △S>0
C.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CO32-+2H2OH2CO3+2OH-
D.BaSO4悬浊液中存在平衡:BaSO4(s) Ba2+(aq)+SO42-(aq)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标准状况下将1.92 g铜粉投入一定量浓HNO3中,随着铜粉的溶解,反应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粉完全溶解后共收集到由NO2和NO组成的混合气体1.12 L,则反应消耗HNO3的物质的量为 ( )。
A.0.8 mol B.0.6 mol
C.0.11 mol 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