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H2S和SO2在工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
(1)H2S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氢硫酸是一种二元弱酸,25℃时,在0.10mol•L-1H2S溶液中,通入HCl气体或加入NaOH固体以调节溶液pH,溶液pH与c(S2-)关系如图Ⅰ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H2S的挥发).

①pH=13时,溶液中的c(H2S)+c(HS-)=0.043mol•L-1
②某溶液含0.010mol•L-1Fe2+、未知浓度的Mn2+和0.10mol•L-1H2S,当溶液pH=2时,Fe2+开始沉淀;当Mn2+开始沉淀时,溶液中$\frac{c(M{n}^{2+})}{c(F{e}^{2+})}$=2×106
已知:KSP(FeS)=1.4×10-19,KSP(MnS)=2.8×10-13
(2)利用催化剂氧化反应将SO2转化为SO3是工业上生产硫酸的关键步骤.已知:SO2(g)+$\frac{1}{2}$O2(g)═SO3(g)△H=-99kJ/mol.某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33.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Ⅱ所示.
①图Ⅱ中△H=-198kJ/mol;该反应通常用V2O5会使图中A点降低,原因是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②该温度下,向100L的恒荣密闭容器中,充入3.0molSO2(g)、16.0molO2(g)和3.0molSO3(g),则反应开始时v(正)>v(逆)(填“>”“<”或“=”).

分析 (1)①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L-1
②当Qc=Ksp(MnS)时开始沉淀,由此求出硫离子的浓度,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根据MnS和FeS的Ksp计算;
(2)①图象分析反应焓变是2mol二氧化硫完全反应法的热量.E为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②计算此时反应的浓度商Q,和平衡常数比较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

解答 解:(1)①根据溶液pH与c(S2-)关系图pH=13时,c(S2-)=5.7×10-2mol/L,在0.10mol•L-1H2S溶液中根据硫守恒c(H2S)+c(HS-)+c(S2-)=0.10mol•L-1,所以c(H2S)+c(HS-)=0.1-5.7×10-2=0.043mol/L,
故答案为:0.043;
②当Qc=Ksp(FeS)时开始沉淀,所以c(S2-)=$\frac{Ksp(FeS)}{c(Fe{\;}^{2+})}$=$\frac{1.4×10{\;}^{-19}}{0.01}$mol/L=1.4×10-17mol/L,结合图象得出此时的pH=2,所以pH=2时亚铁离子开始沉淀;
溶液中$\frac{c(M{n}^{2+})}{c(F{e}^{2+})}$=$\frac{Ksp(MnS)}{Ksp(FeS)}$=$\frac{2.8×10{\;}^{-13}}{1.4×10{\;}^{-19}}$mol/L=2×106
故答案为:2;2×106
(2)SO2(g)+$\frac{1}{2}$O2(g)═SO3(g)△H=-99kJ/mol,
①图Ⅱ分析可知2molSO2和氧气全部反应,反应焓变△H=-99kJ/mol×2mol=-198KJ,E为活化能,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所以E的变化是减小;
故答案为:-198;因为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历程使活化能E降低;
②该温度下,向10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3.0mol SO2(g)、16.0mol O2(g)和3.0mol SO3(g),浓度商Qc=$\frac{\frac{3.0mol}{100L}}{\frac{3.0mol}{100L}×(\frac{16.0mol}{100L}){\;}^{\frac{1}{2}}}$=2.5<K=3.33,
则反应开始时(正)>v(逆)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及平衡状态的判断、燃料电池、氧化还原反应及滴定的相关知识,涉及的题量较大,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pH=14的溶液中:Na+、CO32-、Al3+、ClO-
B.$\frac{c({H}^{+})}{c(O{H}^{-})}$=1010的溶液中:K+、Fe2+、Cl-、SO42-
C.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Na+、HCO3-、Cu2+、SO42-
D.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的溶液中:NH4+、K+、NO3-、Si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CO2气体形成CO2(纯)液体的过程中,下列各项中发生变化的是(  )
A.分子体积的大小
B.分子间的间距变了分子间作用力的强弱变了
C.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
D.分子内共价键的长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利用CO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反应如下:CO(g)+2H2(g)?CH3OH(g).在2L密闭容器中充入物质的量之比为1:2的CO和H2,在催化剂作用下充分反应,测得平衡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H<0,且p1<p2<p3
B.在C点时,H2转化率为75%
C.反应速率:ν(状态A)>ν(状态B)
D.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向该密闭容器中再充入1molCH3OH,达平衡时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A(g)+2B(g)?3C(g)+D(s)△H<0.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此反应的影响可用如图象表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Ⅰ表示t1时刻升高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图Ⅰ不能表示t1时刻增大C物质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图Ⅱ一定表示的是在t1时刻使用了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图Ⅲ表示温度对A的转化率的影响,且乙的温度比甲的温度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常温下,向20mL的某稀盐酸中滴入0.1mol•L-1的氨水,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随滴人氨水体积的变化如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V2=20 mLB.d点溶液中:c(NH4+)>c(Cl-
C.b点溶液中:c(H+)=c(OH-D.该稀盐酸的浓度为0.1 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a、b、c、d、f五种前四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三种元素的基态原子具有相同的能层和能级,第一电离能I1(a)<I1(c)<I1(b),且其中基态b原子的2p轨道处于半充满状态,已知bc2+与ac2互为等电子体,d为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索.由f的硫酸盐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得到蓝色絮状沉淀,加人甲醛能将其还原,有红色f单质产生,该方法也用于检验醛基的存在.回答下列问题(如需表示具体元素请用相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bc2+的电子式,基态f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104s1
(2)写出蓝色絮状沉淀与少最甲醛生成f单质的化学方程式HCHO+2NaOH+4Cu(OH)2$\stackrel{△}{→}$Na2CO3+2Cu2O↓+6H2O.
(3)b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c的简单氢化物,其主要原因是两种分子都是极性分子,分子之间都能形成氢键.

(4)化合物甲由c、d两种元素组成,其晶胞如甲图,甲的化学式KO2
(5)化合物乙的部分结构如乙图,乙由a、b两元素组成,硬度超过金刚石.
①乙的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其硬度超过金刚石的原因是C-N键的键长小于C-C键,键能大于C-C键.
②乙的晶体中a、b两种元素原子的杂化方式均为sp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9.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乙酸乙酯.  
(1)实验前,向试管a中加入3mL乙醇,然后边振荡试管边慢慢加入2mL浓硫酸和2mL乙酸.
(2)试管a中生成乙酸乙酯的化学方程式是CH3COOH+C2H5OH $?_{△}^{催化剂}$ CH3COOC2H5+H2O.
(3)试管b中盛放的试剂是饱和Na2CO3溶液.试管b中的导管不能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防止b中溶液倒吸入a中.
(4)反应结束后,从试管b中分离出乙酸乙酯的方法是分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是(  )
ABCD
分离碘酒中的碘蒸发操作检查装置气密性读取气体体积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