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矿物学资料查得,一定条件下自然界存在如下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u2S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B. 5molFeS2发生反应,有10mol电子转移
C. 产物中的SO42﹣离子有一部分是氧化产物
D. FeS2只作还原剂
考点: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数目计算.
专题: 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 反应14CuSO4+5FeS2+12H2O=7Cu2S+5FeSO4+12H2SO4中,Cu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CuSO4为氧化剂,FeS2中S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分别升高为+6价、降低为﹣2价,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从元素化合价的角度判断并计算该题.
解答: 解:A.CuSO4→Cu2S,FeS2→Cu2S,Cu元素化合价降低,S元素化合价降低,Cu2S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
B.5molFeS2发生反应,Cu元素化合价由+2价→+1价,14molCuSO4得到14mol电子,FeS2→Cu2S,S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2价,生成7molCu2S,得到7mol电子,有21mol电子转移,故B错误;
C.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中含有14molSO42﹣离子,生成物中有17molSO42﹣离子,则有3molS被氧化,故C正确;
D.FeS2中S元素化合价为﹣1价,反应后分别升高为+6价、降低为﹣2价,FeS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题目难度中等,解答该题的关键是正确判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变化,能从化合价的角度进行判断和计算.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除去某物质里混有的少量杂质,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
A. KNO3溶液(AgNO3):加足量KCl溶液后过滤.
B. NaCl溶液(Na2CO3):加足量盐酸后加热.
C. KNO3固体(NaCl):溶解后加热蒸发得浓溶液,降温结晶后过滤.
D. NaCl溶液(BaCl2):加过量Na2CO3溶液,过滤,再加适量盐酸并加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有关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5H12有2种同分异构体
B. 甲苯苯环上的一个氢原子被含3个碳原子的烷基取代,所得物质共有6种
C. C8H10中只有三种属于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
D. CH3CH2CH2CH3光照下与氯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一氯代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铜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主要是NO而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热装置和固定装置均已略去).图中K为止水夹(处于关闭状态),F是一半空的注射器.
请回答有关问题:
(1)设计装置A的目的是利 为达到此目的,应进行的操作是 .
(2)在完成(1)中的操作后,将装置B中铜丝插入稀硝酸,并微热之,观察到装置B中的现象是 .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3)装置E和F的作用是 .为实现此作用,其操作方法是 .
(4)装置D的作用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可以使用的方法是()
A. 加入过量的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B. 加入过量的碳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C. 加入过量的硫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D. 加入过量的硫酸钾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补加适量硝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将30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与4.51g铜片反应,当铜片全部反应后,共生成2.24L气体(准标状况).则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至少为()
A. 9 mol/L B. 8 mol/L C. 5 mol/L D. 10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校文印室里有两台复印机长期工作着,使用和操作复印机的师傅,时常感到身体有不适的现象.一天,一位学生知道后,查阅了相关资料,了解到复印机工作时易产生臭氧,臭氧浓度过高时,对人体有害.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其中臭氧部分转化为氧气.
(1)写出并配平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该反应的氧化剂是 ,还原产物是 ;
(3)反应中1mol臭氧 (填“得到”或“失去”)2mol电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同学在实验室里过滤一种浑浊溶液,发现滤出的液体仍浑浊,他检查实验装置发现漏斗外壁没有水,滤纸也未出现破损或小漏洞,则造成实验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操作中的( )
| A. | 滤纸高出漏斗边缘的部分未剪掉 |
| B. | 滤纸与漏斗之间有气泡未被排掉 |
| C. | 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
| D. | 过滤时玻璃棒靠在一层滤纸一边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