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酸性: 综合考虑反应物的转化率和原料成本等因素,将
完全转变为
的最佳方法是
A.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
B.与稀H2SO4共热后,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
C.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通入足量CO2
D.与足量的NaOH溶液共热后,再加入适量的H2SO4溶液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过程中,始终无明显现象的是 ( )
A. NO2通入FeSO4溶液中
B.CO2通入CaCl2溶液中
C.NH3通入AgNO3溶液中
D.SO2通入Ba(N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贵州省高二上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常温下0.1 mol·L-1醋酸溶液的pH=a,下列能使溶液pH=(a+1)的措施是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10倍 B.提高溶液的温度
C.加入等体积0.2 mol·L-1盐酸 D.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届云南师大附属中学高三上适应性月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
在元素周期表中,除稀有气体外几乎所有元素都能与氢形成氢化物
(1)氨气是共价型氢化物。工业常用氨气和醋酸二氨合铜{[Cu(NH3)2]Ac}的混合液来吸收一氧化碳(醋酸根CH3COO?简写为Ac?)。反应方程式为:[Cu(NH3)2]Ac+ CO+NH3[Cu(NH3)3CO]Ac
①请写出基态Cu原子的电子排布式 。
②氨水溶液中各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排列顺序为 ,理由是 ;其中NH3应为 (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
③醋酸分子中的两个碳原子的化方式分别是 。
④生成物[Cu(NH3)3CO]Ac中所含化学键类型有 。(填序号)
a.离子键 b.金属键 c. 共价键 d. 配位键
(2)某离子型氢化物化学式为XY2,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6个Y原子(○)用阿拉伯数字1~6标注。
①已知1、2、3、4号Y原子在晶胞上、下面上。则5、6号Y原子均在晶胞 。(填“侧面”或“内部”)
②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XY2晶体的熔沸点 (填“>”“=”“<”)固态氨的沸点。
③若该晶胞的边长为a nm,密度为,XY2的摩尔质量为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河北省高二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改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苯和环己烯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用银氨溶液可以鉴别乙醛和葡萄糖溶液
C.甲醛和乙二醇都可作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的单体
D.丙烷和2-甲基丙烷的一氯代物均为两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吉林省高二上11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化学已深入我们的生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醋酸可除水垢
B.甘油可做护肤保湿剂
C.包装用的聚氯乙烯属于烃
D.酯类物质是形成水果香味的主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二上12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某学习小组欲探究CaSO4沉淀转化为CaCO3沉淀的可能性,查得如下资料:(以下数据和实验均指在25℃下测定)
难溶电解质 | CaCO3 | CaSO4 |
Ksp | 2.8×10-9 | 9×10-6 |
实验步骤如下:
①往100 mL 0.1 mol·L-1的CaCl2溶液中加入100 mL 0.1 mol·L-1的Na2SO4溶液,立即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向上述悬浊液中加入足量Na2CO3 固体,搅拌,静置,沉淀后弃去上层清液.
③再加入蒸馏水搅拌,静置,沉淀后再弃去上层清液.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步骤①所得悬浊液中c(Ca2+)=________ mol·L-1
(2)写出第②步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请补充第④步操作及发生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写出该原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一个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浙江省高二上期中测试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事实中,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用于连接铜板的铁螺丝容易生锈
B.在铁中加入铬等特殊金属形成不锈钢
C.大型水闸常与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再在电极的正极连上惰性电极,置于水中
D.为保护海轮的船壳,常在船壳上镶入锌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上学期期中选修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将等物质的量的A、B混合于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xC(g)+2D(g),经5min后,测得D的浓度为0.5mol/L,c(A):c(B)=3:5,C的平均反应速率是0.1mol·L-1·min-1。求:
(1)x值;
(2)B的平均反应速率;
(3)此时A的浓度及反应开始前放入容器中的A、B的物质的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