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组 | 温度/℃ | 起始量/mol | 平衡量/mol | 达到平衡所需时间/min | CO2 |
H2O | CO | ||||
1 | 650 | 4 | 1.6 | 1.6 | 5 |
2 | 900 | 2 | 0.4 | 0.4 | 3 |
3 | 900 | 2 | 0.4 | 0.4 | 1 |
分析 (1)①根据盖斯定律,由已知热化学方乘以适当的系数进行加减构造目标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并进行相应的加减,据此计算;
②根据氧化还原反应规律,CO与PdCl2溶液反应,PdCl2被还原成单质,则CO被氧化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水参与反应同时生成氯化氢,据此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即可;
(2)①根据C3H8和O2构成丙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C3H8+5O2+6OH-=3CO32-+7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而负极电极反应式=总反应方程式-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来解答;
②A、B端析出氢气可驱赶原溶液中溶解的少量氧气;
B、电解液选用NaCl溶液不影响实验,因为阳极是铁失电子生成亚铁离子,溶液中的阴离子不放电;
C、阳极应该用铁电极,阴极用惰性电极亦可;
D、B电极反应是阴极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
(3)①比较第二组的第一组反应物的转化率大小以及温度对化学平衡和转化率的影响来判断;
②首先利用三段式计算出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根据K=$\frac{c(C{O}_{2})c({H}_{2})}{c(CO)c({H}_{2}O)}$计算;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但实验3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少,反应速率更大,但平衡状态没有发生移动;
解答 解:(1)①Fe2O3(s)+3C(石墨)=2Fe(s)+3CO(g)△H1=+489.0kJ/mol ①
C(石墨)+CO2(g)=2CO(g)△H2=+172.5kJ/mol ②
由①-②×3,得到热化学方程式: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
故答案为:Fe2O3(s)+3CO(g)=2Fe(s)+3CO2(g)△H=-28.5kJ/mol;
②氧化还原反应规律,CO与PdCl2溶液反应,PdCl2被还原成单质,则CO被氧化成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有水参与反应同时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PdCl2+CO+H2O=Pd↓+CO2+2HCl,
故答案为:PdCl2+CO+H2O=Pd↓+CO2+2HCl;
(2)①C3H8和O2构成丙烷燃料电池的总反应:C3H8+5O2+6OH-=3CO32-+7H2O,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C3H8 +26OH--20e-=3CO32-+17H2O,
故答案为:C3H8 +26OH--20e-=3CO32-+17H2O;
②A、因为生成的氢气将装置中原有氧气溢出,所以氢气从B端阴极析出,A电极则是铁做阳极失去电子生成亚铁离子,电源中的a与A相连,则a为正极,b与B相连,则b为负极,故A正确;
B、电解池中阳极是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亚铁离子,阴极是溶液中的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不会在阳极失电子,所以选用NaCl溶液不影响实验,故B正确;
C、阳极应该用铁电极,阴极可以是铁也可以是其他惰性电极,故C错误;
D、阴极氢离子放电,其电极反应为2H++2e-=H2↑,故D正确;
故选:ABD;
(3)①实验1中CO的转化率为$\frac{1.6mol}{4mol}$×100%=40%,实验2中CO的转化率为$\frac{0.4mol}{2mol}$×100%=20%,则实验1的转化率大于实验2,则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放热,故答案为:放;
②H2O(g)+CO(g)?CO2(g)+H2(g)
初始 1mol/L 2mol/L 0 0
转化 0.4mol/L 0.4mol/l 0.4mol/l 0.4mol/l
平衡 0.6mol/L 1.6mol/L 0.4mol/l 0.4mol/l
根据K=$\frac{c(C{O}_{2})c({H}_{2})}{c(CO)c({H}_{2}O)}$=$\frac{0.4×0.4}{0.6×1.6}$=$\frac{1}{6}$,
故答案为:$\frac{1}{6}$;
③实验3跟实验2相比,温度相同,浓度相同,但实验3达到平衡所用时间少,反应速率更大,但平衡状态没有发生移动,应是使用了催化剂,又由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增大了压强,平衡也不移动,也可能为压强的增大,
故答案为:使用了催化剂或增大了压强.
点评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电极反应的书写以及化学平衡的计算、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做题时注意把握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以及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中等.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温度/℃ | 700 | 800 | 830 | 1000 | 1200 |
平衡常数 | 0.4 | 0.6 | 1.0 | 1.1 | 1.7 |
时间(min)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压强比(p后/p前) | 0.98 | 0.90 | 0.80 | 0.70 | 0.70 | 0.7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装置①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 |
B. | 装置②可用于吸收氨气,能够防止倒吸 | |
C. | 以NH4HCO3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CO2 | |
D. | 装置④a口进气可收集Cl2、NO2等气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⑥ | B. | ①③④ | C. | ①③⑤⑥ | D. | ②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 素 | M | F | |
电离能 (kJ•mol-1) | I1 | 717 | 759 |
I2 | 1509 | 1561 | |
I3 | 3248 | 2957 |
熔点/K | 沸点/K | 标准状况时在水中的溶解度 | |
H2S | 187 | 202 | 2.6 |
H2C2 | 272 | 423 | 以任意比互溶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