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铝土矿用强碱溶液进行转化成偏铝酸盐,加入Al(OH)3晶核促进Al(OH)3的析出,加水稀释也是促进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最后滤出氢氧化铝,然后焙烧氢氧化铝得到三氧化二铝,
(1)矿石的颗粒大小、温度及是否搅拌等会影响浸取率,据此答题;
(2)AlO(OH)与NaOH反应,最后得到偏铝酸钠,钠和铝之比为1:1,所以AlO(OH)与NaOH是1:1反应;
(3)越稀越水解,加水稀释促进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也可以用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制得;
(4)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杂质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苛性钠,从而除去碳酸根离子;
(5)后续反应中生成氢氧化钠,而前阶段是用氢氧化钠溶解铝土矿;
(6)NaF和Al2(SO4)3反应可生成Na3AlF6和Na2SO4;
解答 解:铝土矿用强碱溶液进行转化成偏铝酸盐,加入Al(OH)3晶核促进Al(OH)3的析出,加水稀释也是促进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最后滤出氢氧化铝,然后焙烧氢氧化铝得到三氧化二铝,
(1)为提高铝土矿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是粉碎铝土矿,升高温度,搅拌等,
故答案为:粉碎铝土矿,升高温度等;
(2)AlO(OH)与NaOH反应,最后得到偏铝酸钠,钠和铝之比为1:1,所以AlO(OH)与NaOH是1:1反应,即AlO(OH)+NaOH=NaAlO2+H2O,
故答案为:AlO(OH)+NaOH=NaAlO2+H2O;
(3)越稀越水解,加水稀释促进偏铝酸根离子的水解,也可以用偏铝酸盐与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制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2H2O=HCO3-+Al(OH)3↓,
故答案为:AlO2-+CO2+2H2O=HCO3-+Al(OH)3↓;
(4)浓缩所得的NaOH溶液由于吸收了空气中的CO2而含有杂质,杂质是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苛性钠,从而除去碳酸根离子,方程式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故答案为:Na2CO3+Ca(OH)2=CaCO3↓+2NaOH;
(5)后续反应中生成氢氧化钠,而前阶段是用氢氧化钠溶解铝土矿,该生产流程能实现的循环利用是NaOH,
故答案为:NaOH;
(6)NaF和Al2(SO4)3反应可生成Na3AlF6和Na2SO4,方程式为12NaF+Al2(SO4)3=2Na3AlF6+3Na2SO4,
故答案为:12NaF+Al2(SO4)3═2Na3AlF6+3Na2SO4.
点评 以三氧二化铝的制备为载体,考查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离子方程式、对工艺流程的理解、除杂等,难度中等,关键在于对工艺流程的理解和知识的迁移运用.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海南省高三上学期月考三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推断题
A、B、C、D、E是中学常见的五种化合物,它们之间有下列转化关系:
已知A溶液显碱性,可促进水的电离;D溶液显酸性,A、D溶液焰色反应均为黄色。
(1)若A、B、C中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且B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D能与Ba(OH)2反应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则A的化学式为 ,D的化学式为 ;A、C反应生成B的离子方程式为 。
(2)若C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 C与E反应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7届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三上10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NaCN超标的电镀废水可用两段氧化法处理:
(1)NaCN与NaClO反应,生成NaOCN和NaCl
(2)NaOCN与NaClO反应,生成Na2CO3、CO2、NaCl和N2
已知HCN(Ki=6.3×10-10)有剧毒;HCN、HOCN中N元素的化合价相同。
完成下列填空:
(1)第一次氧化时,溶液的pH应调节为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第二次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理100 m3含NaCN 10.3 mg/L的废水,实际至少需NaClO__ _g(实际用量应为理论值的4倍),才能使NaCN含量低于0.5 mg/L,达到排放标准。
(4)(CN)2与Cl2的化学性质相似。(CN)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_________、__________和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 | 0 | 10 | 20 | 30 | 40 | 50 |
1 | 500 | 2.0 | 1.6 | 1.3 | 1.0 | 0.8 | 0.8 |
2 | 500 | C2 | 1.2 | 0.8 | 0.8 | 0.8 | 0.8 |
3 | 500 | C3 | 1.7 | 1.3 | 1.0 | 1.0 | 1.0 |
4 | 600 | 2.0 | 1.1 | 0.9 | 0.9 | 0.9 | 0.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