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
B.硫粉不溶于水,易溶于CS2
C.O3与SO2的结构不相似
D.由图知酸性:H3PO4>HClO,因为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的非羟基氧原子数
次氯酸磷酸
Cl-OH

分析 A.依据对角线规则解答;
B.依据硫的物理性质解答;
C.SO2与O3中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总数不相同,但价电子总数相同,所以是等电子体,其空间构型相似;
D.次氯酸为一元酸,磷酸为三元酸.

解答 解:A.铍与铝处于对角线位置,二者具有相似性质,依据氢氧化铝具有两性可知Be(OH)2是两性氢氧化物,故A正确;
B.硫难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故B正确;
C.SO2与O3中原子个数相等,电子总数不相同,但价电子总数相同,所以是等电子体,其空间构型相似,故C错误;
D.有图可知H3PO4的非羟基氧原子数大于次氯酸的非羟基氧原子数,次氯酸为一元酸,磷酸为三元酸,所以酸性:H3PO4>HClO,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物质的结构及性质,明确元素周期表中对角线规则、熟悉相关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碘被称为“智力元素”,科学合理地补充碘可防止碘缺乏病.以海带为原料提取碘的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灼烧海带时,除三脚架、坩埚、坩埚钳、酒精灯外,还需要用到的实验仪器有泥三角.
(2)步骤③的实验操作名称为过滤;步骤④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MnO2+4H+═Mn2++I2+2H2O.
(3)下列有关步骤⑤中分液漏斗的使用方法表述合理的有bd(填字母)
a.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要检漏,只要旋塞处不漏水即可使用
b.萃取时振摇放气操作应如图2所示
c.静置分层后,先放出下层液体,然后继续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
d.放出下层液体时,需将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对准漏斗口上的小孔
(4)步骤⑥中若采用蒸馏方法是不合适的,理由是碘易升华,会导致碘的损失.
(5)某兴趣小组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海带中碘的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映溶液中c(I-)的变化.该小组同学称取a g海带,经过步骤①②③操作得到含I-水溶液b mL,取100.00mL该溶液至滴定池,用0.01000mol•L-1的AgNO3标准溶液滴定,测得的部分数据如下表:
V(AgNO3)/mL15.0019.0019.8019.9820.0020.0221.0023.0025.00
E/mV-225-200-150-10050.0175275300325
该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O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计算得出海带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为$\frac{254b×1{0}^{-6}}{a}$×100%.
(6)以碘为原料,通过电解制备碘酸钾的实验装置如图3所示.电解前,先将一定量的精制碘溶于过量氢氧化钾溶液,溶解时发生反应:3I2+6KOH═5KI+KIO3+3H2O.将该溶液加入阳极区.另将氢氧化钾溶液加入阴极区,电解槽用水冷却.电解时,阳极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I-+6OH--6e-=IO3-+3H2O;电解时保持电流恒定,升高温度,电解反应速率将不变(填“变大”“变小”“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表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根据表中信息,判断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元素代号ABCDE
原子半径/nm0.1600.1430.0890.1020.074
主要化合价+2+3+2+6、-2-2
A.A2+与D2-的核外电子数相等
B.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E<H2D
C.B与E形成的化合物既能溶于盐酸又可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碱性:B比A的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关于有机物说法正确的是(  )
A.体积分数75%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B.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C.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D.石油分馏可获得各种烷烃、苯及其他衍生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9.下列有机物的命名正确的是(  )
A.3,3-二甲基丁烷B.3-甲基-2-乙基戊烷
C.1,1-二氯乙烯D.2,3-二甲基-2-戊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甲醇可作为燃料电池的原料.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CO(g)+2H2(g)?CH3OH(g)△H=-90.8kJ•mol-1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CO和20molH2,CO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图1所示,当达到平衡状态A 时,容器的体积为20L.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2}({H}_{2})×c(CO)}$.
(2)如反应开始时仍充入10mol CO和20mol H2,则在平衡状态B时容器的体积V(B)=4 L.
(3)关于反应CO(g)+2H2(g)?CH3OH(g)在化学平衡状态时的描述正确的是ACD(填字母).
A.CO的含量保持不变        
B.容器中CH3OH浓度与CO浓度相等
C.2V(CH3OH)=V(H2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4)CO(g)+2H2(g)?CH3OH(g),按照相同的物质的量投料,测得CO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转化率与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温度:T1<T2<T3
B.正反应速率:ν(a)>ν(c); ν(b)>ν(d)
C.平衡常数:K(a)=K(c); K(b)>K(d)
D.平均摩尔质量:M(a)<M(c); M(b)>M(d)
(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用如图3所示装置研究有关电化学的问题.当闭合该装置的开关时,观察到电流计的指针发生了偏转.

请回答下列问题:
(a)当乙池中B极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的体积为280mL(标准状况),丙池中D(填“C”或“D”)极析出1.60g铜.
(b)若丙池中电极不变,将其中溶液换成NaCl溶液,开关闭合一段时间后,甲池中溶液的pH将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丙池中溶液的pH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已知:①H+(aq)+OH-(aq)═H2O(l);△H1;②2SO2(g)+O2(g)?2SO3(g);△H2.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反应物的量,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H1,△H2都不变B.△H1,△H2都增大C.△H1,△H2都减小D.不能确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是一个放热的可逆反应,反应条件是高温、高压,并且需要合适的催化剂.已知形成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放出能量分别为436kJ、391kJ、946kJ.则:
(1)若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可放出(填“吸收”或“放出”)热量92kJ.
(2)如果将1mol N2和3mol H2混合,使其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总小于上述数值,其原因是合成氨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能完全转化.
(3)实验室模拟工业合成氨时,在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内,反应经过10min后,生成10mol NH3,则用N2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mol/(L•min).
(4)一定条件下,当合成氨的反应达到化学平衡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f.
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
c.N2的转化率达到最大值
d.N2和H2的浓度相等
e.N2、H2和NH3的体积分数相等
f.反应达到最大限度
(5)在四个不同容器中,不同条件下进行合成氨反应.根据在相同时间内测定的结果,判断该反应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用编号填写).
A.V(NH3)=0.5mol•L-1-•min-1           B.V(H2)=0.3mol•L-1-•min-1
C.V(N2)=0.2mol•L-1-•min-1        D.V(H2)=0.01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设NA为阿佛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某密闭容器盛有0.1molN2和0.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6NA
B.标准状况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数为NA
C.4℃时,18g 2H216O中含有共用电子对数为2NA
D.常温下,4gCH4含有NA 个C-H共价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