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6.已知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aSO4(s)+CO(g)?CaO(s)+SO2(g)+CO2(g)△H1=218.4kJ•mol-1(反应Ⅰ);CaSO4(s)+4CO(g)?CaS(s)+4CO2(g)△H2=-175.6kJ•mol-1(反应Ⅱ).假设某温度下,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下列反应过程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
A.B.
C.D.

分析 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结合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大小之间的关系判断.

解答 解;反应Ⅰ为吸热反应,反应Ⅱ为放热反应,则A、D错误,因为两图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由题意知:反应Ⅰ的速率(v1)大于反应Ⅱ的速率(v2),则反应Ⅱ的活化能较大,则B错误、C正确,故选C.

点评 本题涉及化学平衡以及反应热与焓变的考查,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电解装置如图所示,电解槽内装有KI及淀粉溶液,中间用阴离子交换膜隔开.在一定的电压下通电后,发现左侧溶液变蓝色,一段时间后,蓝色又逐渐变浅.(已知:3I2+6OH-═IO3-+5I-+3H2O,IO3-离子无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右侧发生的电极反应式:2H2O+2e-═H2↑+2OH-
B.a为电源正极
C.电解结束时,右侧溶液中没有IO3-
D.用阴离子交换膜,电解槽内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为:KI+3H2O$\frac{\underline{\;电解\;}}{\;}$ KIO3+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类推的思维方法在化学学习与研究中常会产生错误的结论,因此类推的结论最终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确定其是否正确.下列几种类推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由2Cu+O2$\frac{\underline{\;△\;}}{\;}$2CuO可推出同族的硫也有Cu+S$\frac{\underline{\;△\;}}{\;}$CuS
B.Fe3O4可表示为FeO•Fe2O3,则Pb3O4可表示为PbO•Pb2O3
C.Na能与水反应生成H2,K、Ca也能与水反应生成H2
D.C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CO3和O2,故SO2与Na2O2反应只生成Na2SO3和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等物质的量的N2和CO所含分子数均为NA
B.1.7 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C.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
D.1mol•L-1NaCl溶液含有NA个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H7N9型禽流感是全球首次发现的新亚型流感病毒,达菲(Tamiflu)是治疗该病毒的最佳药物.以莽草酸为原料,经多步反应可制得达菲和对羟基苯甲酸.达菲、莽草酸、对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如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达菲的分子式为C16H30N2PO8
B.达菲、莽草酸、对羟基苯甲酸都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C.利用FeCl3溶液可区别莽草酸和对羟基苯甲酸
D.1mol莽草酸与NaOH溶液反应,最多消耗4mol 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实验室中需要配制1mol/L的NaCl溶液970mL,配制时应选用的容量瓶的规格是(  )
A.950mL 容量瓶B.500mL容量瓶
C.1000mL 容量瓶D.任意规格的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2NO2(g)═N2O4(g)△H(298K)=-52.7kJ•mol-1,某课外活动小组为了探究温度和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做了如下两组实验:
Ⅰ.该小组的同学取了两个烧瓶A和B,分别加入相同浓度的NO2与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夹子夹紧,并将A和B浸入到已盛有水的两个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分别向两个烧杯中加入浓硫酸和NH4NO3固体.
请回答:
(1)由此可知,降低温度,该化学平衡向正(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
(2)该化学反应的浓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frac{[{N}_{2}{O}_{4}]}{[NO]^{2}[{O}_{2}]}$,升高温度,该反应中NO2的转化率将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Ⅱ.在三支容积均为30cm3针筒中分别抽入10cm3NO2气体,将针筒前端封闭.
(1)将第二支针筒活塞迅速推至5cm3处,此时气体的颜色变深,一段时间后气体颜色又变浅了,但仍比第一支针筒气体的颜色深.
①推进针筒后颜色变深的原因是气体的体积减小,NO2浓度增大,气体的颜色加深,增大压强,减小气体的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着气体的系数和减小的方向进行.
(2)将第三支针筒活塞拉至20cm3处,该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变浅后变深;在此过程中,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将不变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NO2的转化率将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木炭、氧化铜和铁粉都是黑色粉末,用化学方法鉴别它们最理想的试剂是下列物质中的(  )
A.稀硫酸B.硫酸铜溶液C.氢氧化钠溶液D.水溶解度/g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电解氯化镁溶液:2Cl-+2H2O$\frac{\underline{\;电解\;}}{\;}$Cl2↑+H2↑+2OH-
B.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4NH3.H2O═AlO${\;}_{2}^{-}$+4NH${\;}_{4}^{+}$+2H2O
C.Cu与浓硝酸反应制备N02:3Cu+8H++2NO${\;}_{3}^{-}$═3Cu2++2NO2↑+4H2O
D.向KAl(S042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至SO42-恰好沉淀完全:Al3++2SO${\;}_{4}^{2-}$+2Ba2++4OH-═AlO${\;}_{2}^{-}$+2BaSO4↓+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