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测得混合溶液pH=8,则混合溶液中水电离产生的c(OH-)=1×10-8
B.室温下,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溶液:c (Na+)+c(Ca2+)=c (CH3COO-)+c(CH3COOH)+c(Cl-
C.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2(g)+B2(g)?2A2B(g)△H<0,达到化学平衡后,加热会使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
D.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则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c(NH3)=5×10-4mol/L

分析 A.二者恰好反应生成NaB,溶液pH=8,说明混合溶液中A-水解,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
B.根据混合液中的物料守恒判断;
C.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的反应方向移动;
D.二者恰好反应,说明氨水的浓度为0.1mol/L,结合反应后溶液中物料守恒判断.

解答 解:A.常温下,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混合溶液pH=8,则混合溶液中A-水解,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是水电离的,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6mol/L,故A错误;
B.室温下,CH3COONa和CaCl2的混合溶液,根据物料守恒可得: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故B错误;
C.该反应的△H<0,是放热反应,达到化学平衡后,加热,平衡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会使逆反应速率大于正反应速率,故C正确;
D.常温下,pH=11的氨水和pH=1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根据物料守恒,则混合溶液中c(NH4+)+c(NH3?H2O)+c(NH3)=c(Cl-)=5×10-2mol/L,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水的电离及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旨在考查水的电离平衡、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溶液中的物料守恒的应用:酸碱恰好反应后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酸根离子水解,由水电离产生的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只有水电离产生;注意溶液中三个守恒定律(电荷守恒、质子守恒和物料守恒)的灵活应用;熟记勒夏特列原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实验中,①pH试纸的使用 ②过滤 ③蒸发,均用到的仪器是(  )
A.蒸发皿B.玻璃棒C.试管D.分液漏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B.聚氯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Cl
C.3,3-二甲基-1-戊烯的键线式:D.乙醇分子的比例模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硼酸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H3BO3(aq)+H2O(l)?[B(OH)4]-(aq)+H+(aq),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化学式 电离常数(298K)
 H3BO3 K=5.7×10-10
 H2CO3 K1=4.4×10-7
K2=4.7×10-11
 CH3COOH K=1.75×10-5
A.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硼酸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比较,pH:后者>前者
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碳酸溶液和硼酸溶液比较,pH:前者>后者
C.将一滴醋酸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D.将一滴碳酸钠溶液滴入硼酸溶液中一定能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为探究离子反应的实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有关的实验现象及反应方程式列表如下:
(1)填充表:
编号IIIIII
实验
现象有白色沉淀生成,滤液为蓝色有白色沉淀生成,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
化学方程式2AgNO3+CuCl2═2AgCl↓+Cu(NO32
离子方程式Ba2++SO42-═BaSO4
(2)实验II反应后的溶液中还有离子种类有6,能证明Cu2+没有参与反应的实验现象是滤液为蓝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检验Pb(NO3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NO3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Y.(如图)
回答下面问题:
(1)在装置中试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NO2气体会损坏橡胶.
(2)液体X可能是N2O4;气体Y可能是O2
(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这时在操作上应注意先把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火焰,理由是防止水槽中的水反吸到U型管中.
(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
①对X的判断在通风橱中取下U型管放置,观察到U型管中液体迅速消失,管中充满红棕色气体,证明X是液态N2O4
②对Y的判断(要求:怎样从水槽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法、现象、结论)在水槽,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按住玻璃片,小心把集气瓶移出水面,正放在桌上,用带火星的木条插入瓶口,木条迅速燃烧,证明Y是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20.有Na2CO3,Ba(OH)2,H2SO4三种体积和物质的量浓度都相等的溶液,几位同学按不同的顺序将它们混合(产生沉淀立即过滤掉),对于所得溶液,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溶液一定显碱性B.溶液不可能显碱性
C.溶液可能显碱性D.溶液不可能显酸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将CO2通入溶有足量氨的BaCl2溶液中,无白色沉淀生成
②将盐酸、KSCN溶液和Fe(NO32溶液三种溶液混合,混合溶液显红色
③向某溶液中滴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④将两小块质量相等的金属钠,一块直接投入水中,另一块用铝箔包住,在铝箔上刺些小孔,然后投入水中,两者放出的氢气质量相等
⑤将SO2通入溴水中,证明SO2具有漂白性
⑥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12溶液后红色逐渐褪去,证明Na2CO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
⑦因为CO2的相对分子质量比SiO2的小,所以CO2的熔沸点比SiO2的熔沸点低
⑧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生成的无色无味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证明原溶液中一定含CO32- 离子.
A.②④⑥⑦B.①②③⑥C.①③④⑤⑦D.③④⑤⑦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周期
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①N,⑥Si,⑦S,⑪Ca.
(2)在这些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K(填元素符号,下同),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是F.
(3)在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HClO4(填写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KOH,呈两性的氢氧化物是Al(OH)3,写出这种两性氢氧化物与最强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OH)3+KOH=KAlO2+2H2O;
(4)在③与④中,化学性质较活泼的是Na(填元素符号),怎样证明?(任写出一种实验事实即可)
Na与冷水剧烈反应,Mg与冷水发生缓慢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