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4.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引人关注,各地对食品非法添加和滥用添加剂进行了多项整治活动,其中常用的面粉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也被禁用. 下面是以物质A为原料合成过氧化苯甲酰的流程:
信息提示:①2010年赫克、根岸英一和铃木章因在“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其反应机理可简单表示为

②苯乙烯和甲苯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产物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A的名称为苯,物质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D的结构简式为
(2)反应①~④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②④;
(3)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2=CH2$\stackrel{Pd}{→}$+HBr;
(4)某物质E为过氧化苯甲酰的同分异构体,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E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苯环上基团位置可换);
①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E最多可得到4mol Ag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1mol E最多可消耗3mol NaOH
(5)请写出以苯乙烯和乙烯为原料,合成  的流程图,无机物任选,注明反应条件.
示例如下:A$→_{反应条件}^{反应物}$B$→_{反应条件}^{反应物}$.

分析 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结合信息提示①,以及反应①的条件可知,能生成的B应为,C应为CH2=CH2,A为,苯在Br2/Fe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CH2=CH2发生反应②为取代反应生成被高锰酸钾氧化得到D,根据信息提示②可知,D为与C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双氧水、碳酸钠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5)乙烯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2Br,然后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2OH;苯乙烯在酸性高锰酸钾条件下被氧化为苯甲酸,二者反应即可得目标产物.

解答 解:根据题中各物质的转化关系,结合信息提示①,以及反应①的条件可知,能生成的B应为,C应为CH2=CH2,A为,苯在Br2/Fe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CH2=CH2发生反应②为取代反应生成被高锰酸钾氧化得到D,根据信息提示②可知,D为与COCl2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与双氧水、碳酸钠在催化剂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1)A为,物质A的名称为苯,物质C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D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苯;碳碳双键;
(2)反应①~④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①②④,故答案为:①②④;
(3)反应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CH2=CH2$\stackrel{Pd}{→}$+HBr,
故答案为:+CH2=CH2$\stackrel{Pd}{→}$+HBr;
(4)某物质E为过氧化苯甲酰的同分异构体,E的同分异构体符合下列条件;
①含有联苯结构单元();
②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银镜反应,且1mol E最多可得到4mol Ag,说明含有2个醛基;
③遇FeCl3溶液显紫色,说明含有酚羟基,1mol E最多可消耗3mol NaOH,则酯基水解生成羧基和酚羟基,
则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苯环上基团位置可换)等,
故答案为:(苯环上基团位置可换);
(5)乙烯可以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2BrCH2Br,然后在NaOH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HOCH2CH2OH;苯乙烯在酸性高锰酸钾条件下被氧化为苯甲酸,二者反应即可得目标产物,所以其合成路线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推断和有机合成,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分析推断及信息迁移能力、知识综合应用能力,根据反应条件、某些物质结构简式结合题给信息进行推断,难点是有机合成路线设计,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并灵活运用,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研究CO2的利用对促进低碳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1)已知拆开1molH2、1molO2和液态水中1molO-H键使之成为气态原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436kJ、496kJ和462kJ;CH3OH(g)的燃烧热为627kJ•mol-1则CO2(g)+3H2(g)═CH3OH(g)+H2O(l)△H=-93kJ•mol-1
(2)将燃煤废气中的CO2转化为二甲醚的反应原理为:2CO2(g)+6H2(g)═CH3OCH3(g)+3H2O(l)
①该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C{H}_{3}OC{H}_{3})}{{c}^{2}(C{O}_{2})×{c}^{2}({H}_{2})}$;
②已知在某压强下,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该反应的△H<0(填“>”或“<”),若温度不变,减小反应投料比[$\frac{n({H}_{2})}{n(C{O}_{2})}$],则K将不变(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某温度下,向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通入CO2(g)与H2(g)发生上述反应,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能表明上述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的是ABC;
A.二氧化碳的浓度         B.容器中的压强
C.气体的密度            D.CH3OCH3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X、Y、Z、W、N是短周期元素中的五种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元素的原子形成的离子就是一个质子,Z、W在元素周期表中处于相邻的位置,它们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无色气体,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2倍,工业上常用电解W与N的化合物来制备N单质.
(1)请写出Z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第ⅤA族.化合物甲由元素X与Z组成,1 mol甲含18 mol电子,请写出甲的电子式:
(2)元素N的一种常见的可溶性盐溶液呈碱性,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lO2-+2H2O?Al(OH)3+OH-
(3)由X、Y、Z、W四种元素中的三种组成的一种强酸,该强酸的稀溶液能与铜反应,其离子方程式为3Cu+2NO3-+8H+=3Cu2++2NO↑+4H2O.
(4)已知离子化合物乙由X、Y、Z、W四种元素组成,乙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1 mol乙能与过量NaOH浓溶液反应,最多可生成22.4 L气体(标准状况).写出加热条件下乙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NH4++HCO3-+2OH-$\frac{\underline{\;\;△\;\;}}{\;}$NH3↑+CO32-+2H2O.
(5)乙溶液中所有离子的浓度等式表达式为c(NH4+)+c(H+)=2c(CO32-)+c(HCO3-)+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某合金与铁的物理性质的比较如表所示(  )
项目熔点/°C密度/
(g•cm-3
硬度(金刚
石为10)
导电性
(银为100)
某合金2 5003.007.42.3
1 5357.864.517
从性能看,该合金不适合制(  )
A.导线B.门窗框C.炉具D.飞机外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可逆反应有一定的限度.可逆反应中正反应和逆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同,反应物、生成物共同存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2A?B+3C,在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AvA=2 mol/(L•min)vB=2 mol/(L•min)
BvA=2 mol/(L•min)vC=2 mol/(L•min)
CvA=1 mol/(L•min)vB=2 mol/(L•min)
DvA=1 mol/(L•min)vC=1.5 mol/(L•min)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现代建筑的门窗框架常用电镀加工成的古铜色硬铝制造.取硬铝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每一步试剂均过量),由此可推知,硬铝的组成为(  )
A.Al、Cu、Mg、SiB.Al、Mg、Si、ZnC.Al、Fe、C、CuD.Al、Si、Zn、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六种主族元素A、B、C、D、X、Y,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均小于54;常温下A2B呈液态,是食物中主要营养物质之一;高纯C单质具有良好的半导体性能;D、X、Y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均为7;过渡元素Z与B可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红棕色粉末Z2B3常用作外墙涂料.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将D2水溶液滴入浅绿色的ZD2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Fe2+=2Cl-+2Fe3+
①学生甲认为X2和Y2都可能将Z2+氧化为Z3+,他推理的依据是Cl、Br、I均是第ⅦA族元素,其单质的氧化性均较强.
②而学生乙认为X2和Y2都不能将Z2+氧化为Z3+;学生丙认为X2能将Z2+氧化为Z3+而Y2不能.学生乙、丙推理的依据是Cl、Br、I均是第ⅦA族元素,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其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2)A与B可形成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的化合物W.W的水溶液呈弱酸性,常用作无公害的消毒杀菌剂等.
①W的电子式为,W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O2?H++HO2-
②如果配制W溶液的水中含有Z3+,会削弱W的消毒杀菌能力,甚至会完全失去杀菌作用.试用化学方程式分析其原因:2H2O2$\frac{\underline{\;Fe_{3}+\;}}{\;}$2H2O+O2↑.
(3)铅(Pb)、锡(Sn)、锗(Ge)与元素C同主族,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均小于7;常温下其单质,在空气中锡、锗不反应,而铅表面会生成一层氧化铅,锗与盐酸不反应,而锡与盐酸反应.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①锗的原子序数为32;
②它们+4价氢氧化物的碱性由强到弱顺序为(填化学式)Pb(OH)4>Sn(OH)4>Ge(O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aq)+OH-(aq)=H2O(l)
△H=-57.3kJ/mol,向1L 1mol•L-1的下列溶液中分别加入1L 0.5mol•L-1的Ba(OH)2溶液:①稀醋酸;②稀硫酸;③稀盐酸,完全反应的热效应分别为△H1、△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1>△H2>△H3B.△H1<△H3<△H2C.△H2<△H3<△H1D.△H1=△H3>△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现有分子式为C6H12O2的某羧酸酯1mol,完全水解可得到1mol羧酸和1mol乙醇,则该羧酸的同类别同分异构体有(不含立体异构)有(  )
A.2种B.3种C.4种D.5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