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补齐下列物质间的反应与对应反应类型的连线。
A. 从乙烯得到聚乙烯的反应 | a. 氧化反应 |
B. 乙醇与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 | b. 加聚反应 |
C. 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 | c. 取代反应 |
D. 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的反应 | d. 加成反应 |
【答案】
【解析】
A.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
B.乙醇可以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产生乙酸;
C.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
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
A.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加聚反应产生聚乙烯,因此反应类型为加聚反应,合理序号为b;
B.乙醇可以被酸性重铬酸钾溶液氧化产生乙酸,反应类型为氧化反应,序号为a;
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产生1,2-二溴乙烷,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序号为d;
D.乙酸和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产生乙酸乙酯和水,反应类型为酯化反应,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故合理序号为c。
故连线为。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乙烯能发生以下转化:
(1)乙烯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化合物官能团的名称:
B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
D中含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反应类型:
①乙烯→B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②B→C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③B+D→乙酸乙酯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工厂将制革工业污泥中的铬元素以难溶物CrOH(H2O)5SO4的形式回收,工艺流程如下,其中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回答下列问题:
(1)4.8 mol/L的硫酸溶液密度为1.27g/cm3,该溶液中硫酸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
(2)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3)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 | Fe3+ | Mg2+ | Al3+ | Cr3+ |
开始沉淀时的pH | 2.7 | — | — | — |
沉淀完全时的pH | 3.7 | 11.1 | 5.4(>8溶解) | 9(>9溶解) |
①Cr (OH)3溶解于NaOH溶液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②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O42-。滤液Ⅱ中阳离子主要有______;但溶液的pH不能超过8,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
(5)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世上万物,神奇可测。其性质与变化是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发生了变化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判断,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是V形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BeCl2 B.H2O C.HCHO D.CS2
(2)原子序数小于36的元素Q和T,在周期表中既位于同一周期又位于同一族,且T的原子序数比Q多2。T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Q2+的未成对电子数是______。
(3)铜及其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Cu2+能与NH3形成配位数为4的配合物[Cu(NH3)4]SO4
①铜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Cu(NH3)4]SO4中,N、O、S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u(NH3)4]SO4中,存在的化学键的类型有_______(填字母)。
A.离子键 B.金属键 C.配位键 D.非极性键 E.极性键
③NH3中N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写出一种与SO4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__________。
④[Cu(NH3)4]2+具有对称的空间构型,[Cu(NH3)4]2+中的两个NH3被两个C1-取代,能得到两种不同结构的产物,则[Cu(NH3)4]2+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
(4)氧与铜形成的某种离子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若该晶体的密度为 ρ g·cm-3,则该晶体内铜离子与氧离子间的最近距离为_____________(用含 ρ 的代数式表示,其中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碘化钾可用于有机合成、制药等领域,它是一种白色立方结晶或粉末,易溶于水。有两个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后,分别设计以下实验装置制备KI:
【查阅资料】:
(1)3I2+6KOH═KIO3+5KI+3H2O
(2)H2S是有剧毒的酸性气体,具有较强还原性,水溶液称氢硫酸(弱酸);
(3)HCOOH(甲酸)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具有较强还原性,弱酸;
(4)在实验条件下,S2-、HCOOH分别被KIO3氧化为SO42-、CO2。
Ⅰ组. H2S还原法,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上图所示的C中加入127g研细的单质I2和210g 30%的KOH 溶液,搅拌至碘完全溶解。
②打开弹簧夹向其中通入足量的 H2S。
③将装置C中所得溶液用稀H2SO4酸化后,置于水浴上加热10min。
④在装置C的溶液中加入BaCO3,充分搅拌后,过滤、洗涤。
⑤将滤液用氢碘酸酸化,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145g。
Ⅱ组.甲酸还原法,实验装置如图:
实验步骤如下:
⑥在三颈瓶中加入 127g 研细的单质I2和210g 30%的 KOH 溶液,搅拌至碘完全溶解。
⑦通过滴液漏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入适量HCOOH,充分反应后,再用KOH溶液调pH至9~10,将所得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产品 155g。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装置 A 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装置 B 中的试剂是_________。
(2)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步骤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步骤⑤中“滤液用氢碘酸酸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
(5)Ⅱ组实验的产率为__________________。
(6)Ⅱ组实验中,加入HCOOH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7)与Ⅰ组相比较,Ⅱ组实验的优点是(至少答出两点即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恒温密闭容器发生可逆反应Z(?)+W(?)X(g)+Y(?) ΔH ,在t1时刻反应达到平衡,在t2时刻缩小容器体积,t3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状态后未再改变条件。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Z和W在该条件下一定不为气态
B. 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两时间段反应体系中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可能相等
C. 若在该温度下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c(X),则t1~t2时间段与t3时刻后的X浓度相等
D. 若该反应只在某温度T0以上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 :2SO2(g)+ O2(g)2SO3(g) △H= -QkJ/mol,在温度一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进行下列三个实验:充分作用后,测得实验1反应放出的热量为Q1kJ,实验2没有热量变化,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实验编号 | SO2(g) | O2(g) | SO3(g) |
1. | 2mol | 1mol | 0mol |
2. | 1mol | 0.5mol | 1mol |
3. | 1mol | 0.8mol | 1.4mol |
A. 实验1放出的热量值为Q1=0.5Q B. 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为4
C. 实验1中O2的转化率为50% D. 实验3反应放出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运用化学反应原理知识研究如何利用CO、SO2等污染物有重要意义。
(1)用CO可以合成甲醇。已知:
①CH3OH(g)+3/2O2(g)CO2(g)+2H2O(l) ΔH=-764.5 kJ·mol-1
②CO(g)+1/2O2(g)CO2(g) ΔH=-283.0 kJ·mol-1
③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则CO(g)+2H2 (g)CH3OH(g) ΔH=________ kJ·mol-1。
(2)下列措施中能够增大上述合成甲醇反应的反应速率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 使用高效催化剂 b. 降低反应温度
c. 增大体系压强 d. 不断将CH3OH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在一定压强下,容积为V L的容器中充入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p1________p2(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②100 ℃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
③100℃时,达到平衡后,保持压强P1不变的情况下,再向容器中通入CO、H2和CH3OH各0.5a mol,则平衡_______ (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
④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再增加a mol CO和2a molH2,达到新平衡时,CO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在容积均为1L的密闭容器(a、b、c、d、e)中,分别充入1molCO和2molH2等量混合气体,在不同的温度下(温度分别为T1、T2、T3、T4、T5),经相同的时间,在t时刻,测得容器甲醇的体积分数如图所示。在T1- T2及T4- T5两个温度区间,容器内甲醇的体积分数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其原因是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