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7.结晶氯化铝(AlCl3•6H20)在精密铸造中可以代替氯化铵,也是生产净水剂聚合氯化铝的中间产品.以煤矸石(含有Al203、Fe203及Si02等)为原料制备结晶氯化铝是煤矸石资源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工艺流程如下.请回答:

(1)结晶滤液的主要成分是AlCl3、FeCl3和HCl,二次残渣的主要成分是SiO2(填化学式).
(2)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盐酸,循环利用该物质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缺点是杂质的富集可能会影响后续AlCl3•6H2O产品的纯度.
(3)为了分析二次残渣中铁元素的含量,某同学称取5.000g二次残渣,先将其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为Fe2+,并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然后移取25.00mL用1.000×l0-2mol•L-lKMn0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已知反应式为:Fe2++Mn04-+H+→Fe3++Mn2++H20(未配平),二次残渣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480%.
(4)下表为HCl通入体积对AlCl3结晶效率和HC1利用率的影响.
 HCl气体体积/(m3.L-1 结晶效率/% HCl利用效率/%
 0.0375 11.8 93.2
 0.075 31.5 89.8
 0.1225 59.0 83.2
 0.15 68.0 74.9
 0.1875 71.0 67.8
 0.225 73.1 59.1
结晶效率变化的原因是氯化铝的溶解度会随着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HC1体积的增大,HC1利用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通入的HCl气体使溶液中的盐酸浓度升高,继续通入HCl气体,降低了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效率.
(5)将结晶氯化铝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在lOO℃水浴中加热蒸干即可得到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H20]m.由结晶氯化铝制取Al2(OH)nCl6-n的化学方程式为2AlCl3•6H2O$\frac{\underline{\;\;△\;\;}}{\;}$Al2(OH)nCl6-n+nHCl+(12-n)H2O.

分析 以煤矸石(含有Al203、Fe203及Si02等)为原料制备结晶氯化铝,煤矸石加入20%的盐酸溶解后,Al203、Fe203和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铝、氯化铁溶液,Si02和盐酸不反应,过滤得到一次残渣为Si02,二次酸浸继续发生如上的反应使氧化铝、氧化铁尽可能溶解,过滤得到二次酸浸液和二次滤渣,二次滤液调节溶液PH重新提取,一次性酸浸液蒸发浓缩制备饱和溶液,在氯化氢气流中得到氯化铝晶体,结晶的滤液主要是氯化铝、氯化铁、盐酸,调节溶液酸度析出沉淀滤液进行二次酸浸进入循环使用提纯的过程,
(1)结晶滤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铝、氯化铁、盐酸,二次残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
(2)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生成的物质,充分利用原料,杂质的富集可能会影响氯化铝的纯度;
(3)配平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结合反应定量关系计算铁元素的质量分数,5Fe2++Mn04-+8H+=5Fe3++Mn2++4H20,注意溶液体积的变化;
(4)图中数据分析可知AICl3结晶效率随氯化氢体积增大,氯化氢利用率降低,氯化铝的溶解度会随盐酸浓度增大减小;
(5)结晶氯化铝( AICl3•6H20)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在lOO℃水浴中加热蒸干即可得到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H20]m,依据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

解答 解:以煤矸石(含有Al203、Fe203及Si02等)为原料制备结晶氯化铝,煤矸石加入20%的盐酸溶解后,Al203、Fe203和盐酸反应得到氯化铝、氯化铁溶液,Si02和盐酸不反应,过滤得到一次残渣为Si02,二次酸浸继续发生如上的反应使氧化铝、氧化铁尽可能溶解,过滤得到二次酸浸液和二次滤渣,二次滤液调节溶液PH重新提取,一次性酸浸液蒸发浓缩制备饱和溶液,在氯化氢气流中得到氯化铝晶体,结晶的滤液主要是氯化铝、氯化铁、盐酸,调节溶液酸度析出沉淀滤液进行二次酸浸进入循环使用提纯的过程,
(1)结晶滤液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铝、氯化铁、盐酸,化学式为:AlCl3、FeCl3和HCl,二次残渣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故答案为:AlCl3、FeCl3和HCl,SiO2
(2)该工艺流程中可以循环使用的物质是参与反应过程,最后又生成的物质,分析过程可知HCl符合可以循环使用,循环利用该物质的优点是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缺点是杂质的富集可能会影响后续AlCl3•6H2O产品的纯度,
故答案为:盐酸,充分利用原料降低成本,杂质的富集可能会影响后续AlCl3•6H2O产品的纯度;
(3)某同学称取5.000g二次残渣,先将其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为Fe2+,并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mL溶液,然后移取25.00mL用1.000×l0-2mol•L-lKMn04标准溶液滴定,消耗标准溶液20.00mL.
    5Fe2++Mn04-+8H+=5Fe3++Mn2++4H20
     5       1
    n       0.020L×1.000×l0-2mol•L-l
n=0.001mol
100mL溶液中含铁元素物质的量=0.001mol×$\frac{100}{25}$=0.004mol
二次残渣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frac{0.004mol×56g/mol}{5.000g}$×100%=4.480%,
故答案为:4.480%;
(4)图中数据分析可知AICl3结晶效率随氯化氢体积增大,氯化氢利用率降低,氯化铝的溶解度会随盐酸浓度增大减小,结晶效率变化的原因是氯化铝的溶解度会随着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随HC1体积的增大,HC1利用率降低的原因可能是通入的HCl 气体使溶液中的盐酸浓度升高,继续通入HCl 气体,降低了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效率,
故答案为:氯化铝的溶解度会随着溶液中盐酸浓度的增加而下降,通入的HCl 气体使溶液中的盐酸浓度升高,继续通入HCl 气体,降低了气体在溶液中的吸收效率;
(5)结晶氯化铝( AICl3•6H20)加入一定量蒸馏水,在lOO℃水浴中加热蒸干即可得到聚合氯化铝[Al2(OH)nCl6-n•H20]m,依据原子守恒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为:2AlCl3•6H2O $\frac{\underline{\;\;△\;\;}}{\;}$ Al2(OH)nCl6-n+nHCl+(12-n)H2O
故答案为:2AlCl3•6H2O $\frac{\underline{\;\;△\;\;}}{\;}$ Al2(OH)nCl6-n+nHCl+(12-n)H2O;

点评 本题考查了物质分离提纯的实验过程分析判断,数据分析和不和规律的理解应用,物质性质和题干信息的应用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较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某学生对Na2SO3与AgNO3在不同的pH下反应进行探究.
(1)测得Na2SO3溶液pH=10,AgNO3溶液pH=5,二者水解的离子分别是SO32-、Ag+
(2)调节pH,实验记录如下:
实验pH现   象
a10产生白色沉淀,稍后溶解,溶液澄清
b6产生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沉淀未溶解
c2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一段时间后,产生海绵状棕黑色物质X
查阅资料得知:
ⅰ.Ag2SO3:白色,难溶于水,溶于过量的Na2SO3溶液
ⅱ.Ag2O:棕黑色,不溶于水,能和酸反应
①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3,离子方程式是2Ag++SO32-=Ag2SO3↓.
②推测a中白色沉淀为Ag2SO4,推测的依据是SO32-有还原性,可能被氧化为SO42-,与Ag+反应生成Ag2SO4白色沉淀.
(3)取b、c中白色沉淀,置于Na2SO3溶液中,沉淀溶解.该同学设计实验确认了白色沉淀不是Ag2SO4,实验方法是:另取Ag2SO4固体置于Na2SO3溶液中,未溶解.
(4)将c中X滤出、洗净,为确认其组成,实验如下:
Ⅰ.向X中滴加稀盐酸,无明显变化
Ⅱ.向X中加入过量浓HNO3,产生红棕色气体
Ⅲ.用Ba(NO32、BaCl2检验Ⅱ中反应后的溶液,前者无变化,后者产生白色沉淀
①实验Ⅰ的目的是检验X是否为Ag2O.
②根据上述现象,分析X的性质和元素组成是有还原性; 含有Ag元素,不含S元素.
③Ⅱ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Ag+2HNO3(浓)═AgNO3+NO2↑+H2O.
(5)该同学综合以上实验,分析X产生的原因,认为随着酸性的增强,体系还原性增强.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实验如下:
①气体Y是SO2
②白色沉淀转化为X的化学方程式是Ag2SO3+H2O=2Ag+H2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用浓硫酸干燥H2、NH3、Cl2等气体
B.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则该溶液中肯定有SO42-
C.配制硫酸溶液时,可先在量筒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再在搅拌下慢慢加入浓硫酸
D.氨水、铵盐受热都易发生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由环己烷可制备1,4-环已二醇的二醋酸酯.下图所示是有关的8步反应(其中所有无机产物都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有3步属于取代反应、2步属于消去反应、3步属于加成反应.反应①和⑥、⑦属于取代反应.(填序号)
(2)化合物的结构简式是:B、C.反应④所用试剂和条件是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
(3)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涉及离子方程式书写的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化学反应及
离子方程式
评 价
A醋酸钠溶于水:CH3COO-+H2O═CH3COOH+OH-正确
B实验室用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Cl2
MnO2+4H++2Cl- $\frac{\underline{\;\;△\;\;}}{\;}$Cl2↑+Mn2++2H2O
错误,反应物中HCl电离出的H+、Cl-比例为1:1
C硝酸铁溶液中加过量氨水:Fe3++3NH3•H2O═Fe(OH)3(胶体)+3NH4+错误,Fe(OH)3应该是沉淀
D铝溶于碳酸中:2Al+3H2CO3═2Al3++3H2+3 CO32-正确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高分子材料M在光聚合物和金属涂料方面有重要用途,M的结构简式为:
工业合成M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已知:A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其蒸气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43倍,分子中H、0原子个数比为3:1.它与Na或Na2CO3都能反应产生无色气体.
(1)A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碳碳双键、羧基.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填序号字母).
a.工业上,B主要通过石油分馏获得
b.C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不包括C)
c.D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大,遇新制Cu(OH)2悬浊液,溶液呈绛蓝色
d.E-M的反应是缩聚反应
(3)写出A+D+H3PO4--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类型是酯化反应.
(4)F是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F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分子中有两种不同的氢原子.存在下列转化关系:

写出F、N的结构简式为:F:OHC-CH2-CH2-CHON:
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OHC-CH2-CH2-CHO+4Cu(OH)2+2NaOH$\stackrel{△}{→}$NaOOC-CH2-CH2-COONa+2Cu2O↓+6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试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1)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的第一步:CH4+Cl2$\stackrel{光照}{→}$CH3Cl+HCl
(2)将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中:Br2+CH2=CH2→BrCH2CH2Br
(3)乙烯的燃烧反应:C2H4+3O2$\stackrel{点燃}{→}$2CO2+2H20
(4)乙醇的催化氧化:2CH3CH2OH+O2$→_{△}^{铜}$2CH3CH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某研究小组为了探究一种无机盐A(只含四种元素且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的组成,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取少量无机盐A,加入足量6%的H2O2溶液,充分反应后除了生成水外还有4种产物,分别是:气态氧化物B,气态单质C,盐D和含氧强酸E.将B、C、D、E均通(加)入Ba(OH)2溶液中,B、D、E与Ba(OH)2生成了白色沉淀,再向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稀硝酸,只有B生成的沉淀溶解且放出气体B.A、D的焰色呈紫色.C在标况下的密度为1.25g/L.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结构式为N≡N.
(2)A与双氧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SCN+11H2O2=2CO2↑+N2↑+K2SO4+10H2O+H2SO4
(3)B与Ba(OH)2反应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CO2+Ba2++2OH-=BaCO3↓+H2O.
(4)一种短周期的金属单质R在B、C中都能燃烧,则相同条件下,等体积的B、C完全反应消耗金属单质R的质量比为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化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应用,下列陈述Ⅰ、Ⅱ不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选项陈述Ⅰ陈述Ⅱ
ACl2能与碱反应Cl2可用于制漂白粉
BSi有导电性SiO2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N2性质稳定N2可作为食品保护气
D锌的金属性比铁强轮船外壳上焊接若干锌块以减缓其腐蚀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