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3.为了鉴定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试分析下列各步实验,其中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  ④用HNO3酸化溶液.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③②①D.②③①④

分析 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或碱性醇溶液条件下发生消去,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以此解答.

解答 解:检验溴乙烷中溴元素,应在碱性条件下加热水解或碱性醇溶液条件下发生消去,最后加入硝酸酸化,加入硝酸银,观察是否有黄色沉淀生成,所以操作顺序为②③④①.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溴乙烷的性质以及物质的检验,题目难度中等,易错点为卤代烃水解是碱性溶液中进行,加硝酸银时必须先加酸中和碱才能出现溴化银沉淀,注意实验的操作步骤.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只由①、②两元素形成的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的电子式
(2)画出④元素简单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3)某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其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四周期ⅦA族,该元素的符号为Br;上表中与其同主族的元素为氯(填元素名称),通过简单实验可比较这两种元素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简单、现象明显),写出该实验原理的离子反应方程式Cl2+2Br-=Br2+2Cl-
(4)⑤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NaOH,其中所含的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共价键,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填共价或离子).
(5)将⑦对应的单质投入稀硫酸中发生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填“吸热”或“放热”),若将⑦对应的单质和②对应的单质用导线连接后投入稀硫酸溶液中,组成的装置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正极的电极反应式2H++2e-=H2↑.
(6)③、④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A为红棕色气体,将其密封于玻璃仪器中并加热会发现颜色变深,原因是存在平衡2NO2?N2O4,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2的方向移动,NO2浓度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能实现转变为的操作是(  )
A.先与NaOH溶液共热,再通人足量C02B.先与NaOH溶液共热,冉通人足量HC1
C.先与稀H2S04共热,加人足量Na2CO3D.先与稀H2S04共热,加人足量Na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钠作为供氧剂.请用如图实验装置,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设计并完成对过氧化钠这一性质进行的探究.

(1)装置A的作用是制取CO2气体.B中应加入的试剂是饱和Na2HCO3溶液.
(2)过氧化钠应置于C装置中,能说明它可做潜艇供氧剂的实验操作及现象是待F集满气体后,用大拇指堵住管口从水槽中取出正立,松开拇指后,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到试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说明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生氧气,可作供氧剂.
(3)查阅有关资料表明:2H2O+2Na2O2=4NaOH+O2↑.阿龙哥与无双弟用同位素标记法对过氧化钠进行标记(Na${\;}_{2}^{18}$O2),以探究这一反应的历程.
阿龙哥:“这个题就是个渣渣,从电子转移就可以分析得出:因为,所以
能表明此反应实质的离子方程式为:2Na${\;}_{2}^{18}$O2+2H2O=4Na++2OH-+218OH-+18O2↑”
无双弟:“阿龙哥真是天真可爱如你.应是先有:①Na${\;}_{2}^{18}$O2+2H-OH═2NaOH+H${\;}_{2}^{18}$O2;②2H${\;}_{2}^{18}$O2═2H${\;}_{2}^{18}$O
+18O2↑”.
就在他们争论不止的时候,老师布置了一道实验作业:设计并完成过氧化钠样品(已知所含杂质与酸碱均不反应)的纯度测定.
阿龙哥和无双弟称各取了a g样品并分别配制了100.00mL溶液以进行实验.实验操作中阿龙哥是将样品直接溶于蒸馏水中;而无双弟却是将蒸馏水先加热煮沸,再把蒸馏水分成两份,一份趁热加入样品溶解,待冷却到室温后在用另一部分来进行配制.
他们分别取出自己配制的溶液20.00mL,加入酚酞数滴后,用浓度为c mol/L的盐酸进行滴定后;再重复了两次取液滴定操作,阿龙哥和无双弟分别计算出了所用盐酸的体积平均值,分别为VA和VW mL.下面请你参与对阿龙哥和无双弟实验的讨论.
①实验中,阿龙哥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后,振荡锥形瓶,见红色褪去,又继续加入酚酞数滴后变成了粉红色.而无双弟的滴入一两滴后,溶液就变成了红色.
亲爱的同学,你认为他们俩对Na2O2与水反应的历程认识是无双弟(阿龙哥/无双弟)正确?据此,你认为Na18 2O2与CO2反应的方程式是:2Na218O2+2CO2+2H2O=2Na2CO3+2H218O+18O2↑.
②在样品的溶解与配制中,你认为无双弟的操作是合理的,理由是:沸水能使Na2O2溶解时所生成的H2O2迅速分解,消除其对中和滴定(特别是指示剂)的影响.另一同学的操作将会使实验结果偏小(“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③原来的过氧化钠样品的纯度是$\frac{19.5c{V}_{w}}{a}$%.
(4)写出Na2O2与FeSO4按2:3混合后投入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是24Na2O2+36Fe2++42H2O=48Na++28Fe(OH)3+8Fe3++3O2↑.
(5)我们经常用到Kw=1.0X10-14这个数值.请问Kw表示的是水的电离平衡常数吗?不是(是/不是),若不是,请说明理由由于H2O=H++OH-,故水的电离平衡常数K=[c(H+)•c(OH-)]/c(H2O),而Kw=c(H+)•c(OH-),易知Kw=Kc(H2O),所以Kw不是水的电离平衡常数,而是水的电离平衡常数与水的浓度的乘积值(若是,此空不作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已知某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O}_{2}).c({H}_{2})}{c(CO).c({H}_{2}O)}$,在不同的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如下表:
t℃7008008301 0001 200
K1.671.111.000.600.38
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g)+H2O(g)?CO2(g)+H2(g)
B.上述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C.增加CO,C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D.若平衡浓度符合关系$\frac{c(C{O}_{2})}{3c(CO)}$=$\frac{c({H}_{2}O)}{5c({H}_{2})}$,则此时的温度为10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化合物在核磁共振氢谱中能出现两组峰,且其峰面积之比为2:1的有(  )
A.对苯二甲酸B.丙酸C.乙二醇D.乙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实验操作或所记录的数据合理的是(  )
A.NaOH溶液可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B.液溴应盛放在用水密封且用玻璃塞塞紧的棕色试剂瓶中
C.一学生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浓度的稀盐酸pH为2.3
D.配制硫酸亚铁溶液,是将绿矾晶体溶于蒸馏水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有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工作时在一极通入空气,另一极通入丁烷气体;电解质是掺杂氧化钇(Y2O3)的氧化锆(ZrO2)晶体,在熔融状态下能传导O2-.现用该燃料电池和惰性电极电解Na2SO4溶液一段时间,假设电解时温度不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熔融电解质中,O2-由正极移向负极
B.电解一共生成0.9 mol气体时,理论上消耗0.1 mol丁烷
C.电解池的阳极反应式为4OH--4e-═2H2O+O2
D.通入空气的一极是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e-═2O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46g乙醇中含有的化学键数为7NA
B.1mol氯气和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A
C.1mol OH- 和1 mol-OH(羟基)中含有的质子数均为9NA
D.10L 0.1 mol•L-1 的Na2CO3溶液中,Na+、CO32- 总数为3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