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将3.2g铜加入足量20mL浓硫酸中加热,使之充分反应.
(1)写出并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求最多可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体积?
(3)若将反应后的混合溶液加水稀释到100mL时,测得H+的物质的量浓度5.2mol•L-1.求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析 (1)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根据n=$\frac{m}{M}$计算3.2gCu的物质的量,再根据方程式计算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根据V=nVm计算二氧化硫的体积;
(3)根据方程式计算消耗硫酸物质的量,根据稀释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计算剩余硫酸物质的量,进而计算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解答 解:(1)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答:反应方程式为: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
(2)3.2gCu的物质的量=$\frac{3.2g}{64g/mol}$=0.05mol,
由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可知,n(SO2)=n(Cu)=0.05mol,故生成SO2的体积=0.05mol×22.4L/mol=1.12L,
答:反应中最多可以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为1.12L;
(3)由方程式Cu+2H2SO4(浓)$\frac{\underline{\;\;△\;\;}}{\;}$CuSO4+SO2↑+2H2O,可知反应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2n(Cu)=2×0.05mol=0.1mol,剩余的硫酸物质的量=$\frac{1}{2}$n(H+)=$\frac{1}{2}$×5.2mol/L×0.1L=0.26mol,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26mol+0.1mol=0.36mol,则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frac{0.36mol}{0.02L}$=18mol/L,
答:原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8mol/L.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发生的反应即可解答,注意Cu与稀硫酸不反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用离子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
(1)氯化铵溶液显酸性:NH4++H2O?NH3•H2O+H+
(2)明矾溶液显酸性:Al3++3H2O?Al(OH)3+3H+
(3)泡沫灭火器工作原理:Al3++3HCO3-═Al(OH)3↓+3CO2↑;
(4)把MgCl2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到的固体是:Mg(OH)2.但要得到无水MgCl2,应该如何操作:在干燥的氯化氢气流中加热水含氯化镁(MgCl2•6H2O)晶体(文字描述).
(5)把CuCl2溶液加热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主要固体产物是Cu(OH)2.原因是(用简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来说明):
氯化铜中的镁铜子易水解,Cu2++2H2O?Cu(OH)2+2H+,加热促进水解向右进行.
(6)实验室在配制FeSO4的溶液加少许的铁粉或铁钉,其目的是:防止FeSO4被氧化,另外还会滴加少量的稀硫酸,目的是:抑制FeSO4的水解.
(7)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油腻物效果更好,其原因是(用简要的文字和离子方程式来说明):纯碱水解显碱性,CO32-+H2O?HCO3-+OH-、HCO3-+H2O?H2CO3+OH-
加热,纯碱水解程度增大,碱性增强,酯的水解程度增大,所以洗涤油腻物效果更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1)实验室制乙烯时使用了浓硫酸,它的作用是催化剂和脱水剂.
(2)下列仪器装置图中(图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乙烯的是D.
(3)有人设计下列实验(图2)以确定上述所制乙烯气体中是否混入二氧化碳.
如果从瓶Ⅰ进入的乙烯中确实混有二氧化碳这种杂质,四个瓶子中可能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有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装置Ⅳ中的紫色酸性KMnO4溶液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正确的是(  )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一定有NH4+
B.加入氯化钡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该溶液一定有SO42-
C.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一定有Ca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下列说法不正确是(  )
A.O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Na2CO3
B.标准状况下,通入CO2的体积为4.48L
C.ab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_{3}^{-}$+H+=CO2↑+H2O
D.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5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中:Na+、Al3+、SO42-、Cl-
B.c(AlO2-)=0.1 mol•L-1的溶液中:Na+、K+、HCO3-、Cl-
C.$\frac{{K}_{w}}{c({H}^{+})}$=1×10-13mol•L-1的溶液中:NH4+、Ca2+、Cl-、NO3-
D.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中:K+、Na+、AlO2-CO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原子序数递增的主族元素A、B、C、D、E,已知B的单质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之一,该元素与同主族元素A、D原子的核电荷数分别相差8和18,C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属于最强无机酸,E与D同周期,E的气态基态原子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主族元素.
(1)基态原子C的核外电子排布在5个能级中,D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有31种,E在周期表中是VA族,C、D、E三种元素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Ga>As>Cl(填写相应的元素符号).
(2)A可以形成化合物A(0H)3,该分子中A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为层状结构,则分子中A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2,由分层结构可知,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可能为分子间作用力.
(3)B与C形成的气态化合物中常以二聚分子B2C6形式存在,在B2C6分子中存在的两种化学键为共价键、配位键.
(4)D与E形成的化合物属于第三代半导体,它能直接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其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D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写为[Ar]3d104s24p1
②在半导体的晶胞中,D原子的配位数为4;
③在半导体的晶胞结构中,与同一个E原子相连的D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利用的是原电池原理
B.Fe2+能与[Fe(CN)6]3-反应生成带有特征蓝色的沉淀
C.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过程一定是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
D.如果在1.0L Na2CO3溶液中溶解0.010mol的BaSO4,则Na2CO3溶液的最初浓度不得低于0.24 mol/L[已知Ksp(BaSO4)=1.1×10-10; Ksp(BaCO3)=2.6×10-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含4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混合加热,产生NA个Cl2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为19NA
C.0.1mol Fe与0.1mol Cl2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3 NA
D.氧气和臭氧组成的4.8g混合气体中含有0.3 NA个氧原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