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已知Zn(s)+H2SO4(aq)═ZnSO4(aq)+H2(g)△H<0,则下列关于该反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中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
B.上述热化学方程式中的△H的值与反应物的用量无关
C.该反应的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
D.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分析 A、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
B、依据焓变概念分析判断,△H=H(生成物总焓)-H(反应物总焓);
C、反应是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D、反应时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

解答 解答:解:A、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生成化学键会放热,因为△H<0未放热反应,所以旧键断裂需吸收能量小于新键形成需放出能量,故A正确;
B、作为一个描述系统状态的状态函数,焓变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H(焓变)表示的是系统发生一个过程的焓的增量,确定了一个化学方程式,就确定了一个焓变,焓变并不随反应物的增加而增加,焓变与化学方程式的写法有关,故B错误;
C、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锌做负极,失电子,溶液中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
D、反应是放热反应,依据能量守恒,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焓变的含义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分析,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和能量守恒关系,化学键变化与能量变化判断,题目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200mL硝酸与一定量的铝镁铁合金反应生成3.36L NO(标准状况)和铁盐、铝盐、镁盐等,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50mL 3mol•L-1的NaOH溶液,使铝镁铁元素恰好全部转化为沉淀,则原硝酸的浓度是(  )
A.1.5 mol•L-1B.2.25 mol•L-1C.3 mol•L-1D.无法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1)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CO和CO2的质量比为7:11,密度比为7:11,所含分子个数比为1:1,原子个数比为2:3.
(2)在标准状况下将14g 氮气和16g氧气混合,该混合气体的体积是22.4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研究NO2、SO2、CO等大气污染气体的处理及利用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1)一定条件下,NO2与SO2反应生成SO3和NO两种气体.将体积比为1:2的NO2、SO2气体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上述反应,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b(填字母).
a.体系压强保持不变                 
b.混合气体颜色保持不变
c.体系中SO3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d.每消耗1mol SO2的同时生成1mol NO
测得上述反应平衡时NO2与SO2体积比为1:6,则平衡常数K=$\frac{8}{3}$.
(2)新型氨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化学原理是采用氨水吸收烟气中的SO2,再用一定量的磷酸与上述吸收产物反应.该技术的优点除了能回收利用SO2外,还能得到一种复合肥料,该复合肥料可能的化学式为(NH43PO4或(NH42HPO4或NH4H2PO4(写出一种即可).
(3)如图是MCFC燃料电池,它是以水煤气(CO、H2)为燃料,一定比例Li2CO3和Na2CO3低熔混合物为电解质.A为电池的负(填“正”或“负”)极,写出B极电极反应式:O2+4e-+2CO2═2CO32-
(4)工业上常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以NO和NO2的混合物为例).
已知: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NO+NO2+Na2CO3═2NaNO2+CO2
2NO2+Na2CO3═NaNO2+NaNO3+CO2
①用足量的Na2CO3溶液完全吸收NO和NO2的混合物,每产生22.4L(标准状况)CO2(全部逸出)时,吸收液质量就增加44g,则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比为1:7.
②用Na2CO3溶液吸收法处理氮的氧化物存在的缺点是对于含NO较多混合气体无法完全吸收,因为NO不能与Na2CO3溶液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今有A、B、C、D、E、F六种装置,如图所示.(胶塞、导管可自由选用)

(1)写出①~④的仪器名称:①铁架台,②试管,③烧杯,④酒精灯.
(2)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选择A和E相连接,制取并收集氢气时应选择B和F相连接.
(3)做木炭还原氧化铜并检验生成气体的实验,应选择D和C相连接,检验气体时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制取氢气并做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应选择B和D装置,实验结束时应先停止加热,待试管冷却后,再停止通氢气,其原因是防止铜被氧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贮存化学试剂的方法正确的是(  )
A.新制的氯水保存在棕色广口瓶中,并放在阴凉处
B.用做感光片的溴化银贮存在无色试剂瓶中
C.烧碱溶液放在带磨口玻璃塞的试剂瓶中
D.1mol/L NaCl溶液不能长期保存在容量瓶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室配制500mL0.1mol•Lˉ1Na2CO3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应用托盘天平称取十水碳酸钠晶体14.3g
(2)图Ⅰ表示10mL量筒中液面的位置,A与B,B与C刻度间相差1mL,如果刻度A为8,量筒中液体的体积是7.2mL.
如图Ⅱ所示的仪器名称是容量瓶,可用于配制0.5L的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3)配制Na2CO3溶液时需用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溶液的浓度是偏高,偏低还是不变?
A、加水时越过刻度线偏低;
B、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干燥处理不变;
C、溶解后没有冷却便进行定容偏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X、Y、Z、R、W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R同主族;X、R原子中未成对电子数之比为3:2;Z与Y可以形成两种原子个数比分别为1:1和2:1固态化合物;W 3+中有5个未成对电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Z和Y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
(2)W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63d63s2
(3)X、Y、R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的关系为(用元素符号,下同)S<O<N,
(4)与X的气态氢化物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离子有PH3、H3O+(各举一例)
(5)W单质与足量的Y单质在点燃条件下充分发生反应,生成一种黑色固体.为了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先将固体溶于足量稀硫酸中,向所得溶液中分别滴入下列试剂即可,符合试剂是CD.(代号填空)
A.氯水       B.NaOH溶液     C.KSCN溶液    D.KMnO4溶液
(6)W的一种含氧酸根W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FeO42-+20 H+=4Fe3++3O2↑+10H2O.
(7)在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间力求尽可能多的接触,以降低体系的能量,使晶体稳定存在.已知Na+半径是Cl-的a倍,Cs+半径是Cl-的b倍,请回顾课本上NaCl和CsCl的晶胞,其晶胞边长比为$\frac{\sqrt{3}(1+a)}{(1+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1)维生素A的分子结构如图1:维生素A分子中含有20个碳原子,30个氢原子,1个氧原子.1mol维生素A最多可与5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2)过渡金属催化的新型碳碳偶联反应是近年来有机合成的研究热点之一.例如图2:

①化合物Ⅰ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
②属于芳香化合物的是Ⅰ和Ⅲ(填代号)
(3)某烃类化合物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分子中只含有一个碳碳双键,且分子中只有一种环境的氢原子.B的结构简式为
(4)某烃的分子式为C11H20,1mol该烃在催化剂作用下可以吸收2mol H2;用热的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到下列三种有机物:HOOC-CH2CH2-COOH、丙酮(CH3COCH3),丁酮(CH3COCH2CH3).由此推断该烃可能的结构简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