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5.近年来,蜂胶已成为保健品的宠儿,其主要成分CAPE(咖啡酸苯乙酯)因具有极强的抗炎和抗氧化活性得以在食品、医学以及其他领域广泛应用.通过下列途径可合成咖啡酸苯乙酯.
已知:A的核磁共振氢谱(${\;}_{\;}^{1}$H-NMR)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示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丙二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
(2)咖啡酸苯乙酯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酯基、碳碳双键、羟基;
(3)咖啡酸苯乙酯的分子式为C17H16O4,D的结构简式为
(4)反应类型:B→C取代反应、中和反应;
(5)A→B的化学方程式为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不考虑立体异构):.a.属于酯类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①

分析 A的核磁共振氢谱(${\;}_{\;}^{1}$H-NMR)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示反应,说明A中含有酚羟基,根据A的分子式可知,A为,根据B的分子式可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C为,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C与丙二酸反应生成D为,D与苯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咖啡酸苯乙酯为,据此答题.

解答 解:A的核磁共振氢谱(${\;}_{\;}^{1}$H-NMR)显示,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A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示反应,说明A中含有酚羟基,根据A的分子式可知,A为,根据B的分子式可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再酸化得C为,根据D的分子式可知,C与丙二酸反应生成D为,D与苯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咖啡酸苯乙酯为

(1)丙二酸的结构简式为HOOCCH2COOH,
故答案为:HOOCCH2COOH;
(2)咖啡酸苯乙酯为,咖啡酸苯乙酯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 酯基、碳碳双键、羟基,
故答案为:酯基、碳碳双键、羟基;
(3)根据咖啡酸苯乙酯的结构简式可知,其分子式为C17H16O4,D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C17H16O4
(4)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B→C反应类型为取代反应、中和反应,
故答案为:取代反应、中和反应;
(5)A→B的化学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
(6)C为,根据条件a.属于酯类,说明有酯基,b.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醛基,c.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有酚羟基,则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
故答案为:

点评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推断,注意根据有机物分子式、反应条件以及题目给予的反应信息进行推断,熟练有机物官能团性质与转化是关键,题目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偏二甲肼与N2O4是常用的火箭推进剂,二者发生如下反应:
(CH32NNH2(l)+2N2O4(l)═2CO2(g)+3N2(g)+4H2O(g)  (Ⅰ)
(1)反应(Ⅰ)中氧化剂是N2O4
(2)火箭残骸中常现红棕色气体,原因为:N2O4(g)?2NO2 (g)(Ⅱ)当温度升高时,气体颜色变深,则反应(Ⅱ)为吸热(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一定温度下,反应(Ⅱ)的焓变为△H.现将1molN2O4充入一恒压密闭容器中,如图正确且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d;若在相同温度下,上述反应改在体积为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平衡常数不变(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反应3s后NO2的物质的量为0.6mol,则0~3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N2O4)=0.1mol•L-1•s-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下列检验某溶液中所含离子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
A.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C.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常温常压下,11.2 L氧气所含的分子数为NA
B.1.8 g 的NH4+中含有的电子数为NA
C.常温常压下,48 g O3含有的氧原子数为NA
D.24 g金属镁变为镁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和足量的钠反应,可得气体VA L,等质量的该有机物与足量小苏打溶液反应,可得气体VB L.若同温同压下VA<VB,该有机物可能是(  )
A.HO(CH22CHOB.HO(CH22COOHC.CH3CH2OHD.CH3CO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将二氧化硫通入到氯化钡溶液中未见到明显现象,继续通入向该溶液中滴加氨水或氯水,均见到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的成分分别为BaSO3或BaSO4(写化学式),请分别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Ba2++2NH3•H2O+SO2=BaSO3↓+2NH4++H2O,Ba2++Cl2+SO2+2H2O=BaSO4↓+4H++2C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比较下列溶液的pH大小(填“>”、“<”或“=”):
(1)0.1mol/L NH4Cl溶液<0.01mol/L NH4Cl溶液;
(2)0.1mol/L Na2CO3溶液>0.1mol/L NaHCO3溶液;
(3)25℃时 1mol/L FeCl3溶液>80℃时 1mol/L FeCl3溶液;
(4)0.1mol/L (NH42CO3溶液<0.1mol/L Na2CO3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B.分解反应和复分解反应都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C.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有电子发生转移
D.置换反应也有可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图是实验室制备氯气并进行一系列相关实验的装置.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高锰酸钾和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
(2)装置B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同时装置B亦是安全瓶,监测实验进行时C中是否发生堵塞,请写出发生堵塞时B中的现象B中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形成水柱.
(3)装置C的实验目的是验证氯气是否具有漂白性,为此C中Ⅰ、Ⅱ、Ⅲ依次放入D.
选项
A干燥的有色布条碱石灰湿润的有色布条
B干燥的有色布条硅胶湿润的有色布条
C湿润的有色布条浓硫酸干燥的有色布条
D湿润的有色布条无水氯化钙干燥的有色布条
(4)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Cl2、Br2、I2的氧化性强弱,当向D中缓慢通入足量氯气时,可以看到无色溶液逐渐变为红棕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大于Br2,打开活塞,将装置D中少量溶液加入装置E中,振荡,观察到的现象是E中溶液分为两层,下层(CCl4层)为紫红色,该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Br2的氧化性强于I2
(5)多余的Cl2用氢氧化钠吸收的离子方程式为Cl2+2OH-=ClO-+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