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欲配制100ml 1.0mol/L Na2SO4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将14.2g Na2SO4溶于100mL水中
②将20ml 5.0mol/L Na2SO4溶液用水稀释至100mL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导致浓度偏大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需再加水至刻度线.
A.②④B.②③C.①③D.以上都不对

分析 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frac{14.2}{142}$=0.1mol,根据c=$\frac{n}{V}$以及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来分析;
②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据此计算稀释后浓度,进行判断;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水加少了,导致浓度偏大;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需再加水至刻度线,水加多了,浓度偏低.

解答 解:①14.2gNa2SO4的物质的量为$\frac{14.2}{142}$=0.1mol,根据c=$\frac{n}{V}$以及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所以无法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故①错误;
②根据稀释定律,稀释前后溶质硫酸钠的物质的量不变,则20ml×5mol/L=100ml×c(硫酸钠),则c(硫酸钠)=1mol/L,故②正确;
③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水加少了,导致浓度偏大,③正确;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需再加水至刻度线,水加多了,浓度偏低,④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及对物质的量浓度的理解、计算,难度不大,注意配制中物质溶于水溶质发生变化的情况以及稀释前后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一题多变题组)关于物质的量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1)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氨气(NH3)和硫化氢(H2S)气体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同质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_____,所含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若两者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它们的物质的量比是_____________。

(2)标准状况下,①4 g氢气、② 33.6 L甲烷、③ 6.02×1023个水分子中,含分子数最多的是(填序号,下同)________,含原子数最多的是________,质量最大的是________,体积最小的是______。

(3)现有质量为a g某气体A2B,它的摩尔质量为M g/mol。若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则: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_____ ___mol,该气体所含原子总数为___ ____个,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__L。

(学法题)通过解答本题,在解题时应先将各种已知量转化为 再进行计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6-2017学年天津市高一上9月调研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VL Fe2(SO4)3溶液中含有Fe3+ m g,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 mol/L B. mol/L C. mol/L D. 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某学生用0.1032mol•L-1的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KOH溶液,其操作分解为如下几步:
A.取已用蒸馏水洗净的酸式滴定管,用盐酸标准溶液润洗滴定管2~3次;
B.移取20mL待测KOH注入洁净的锥形瓶中,并加入2~3滴甲基橙;
C.取标准盐酸溶液注入酸式滴定管至“0”刻度以上1~2cm;
D.把盛有标准溶液的酸式滴定管固定好,调节滴定管尖嘴使之充满溶液;
E.调节液面至“0”或“0”以下某一刻度,记录读数;
F.把锥形瓶放在滴定管的下面,用标准盐酸滴定至终点并记录滴定管液面的刻度.
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ACDEBF(填写字母序号).
(2)判断溶液到达滴定终点的方法是当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3)上述A步骤操作的目的是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内壁有一层水膜,如果直接装液会使浓度降低.
(4)若上述B步骤操作之前,先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则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偏高;若称取一定量的KOH固体(含少量NaOH)配制待测溶液并用上述盐酸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则对滴定结果产生的影响是偏高,理由是因为同质量的NaOH比KOH中和能力强,消耗的盐酸多.
(5)用0.1032mol•L-1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KOH溶液,重复三次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序号消耗盐酸的体积/mL待测KOH溶液的体积/mL
127.2325.00
228.2425.00
327.2525.00
则待测KO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0.1124mol•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已知:25℃时,H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K=1.75×10-5,H2CO3的电离平衡常数K1=4.4×10-7,K2=4.7×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向Na2CO3溶液中加入甲酸无明显现象产生
B.25℃时,向甲酸中加入NaOH溶液,HCOOH的电离程度和K均增大
C.向碳酸中加入NaHCO3固体,c(H+)减小
D.向0.1 mol•L-1甲酸中加入蒸馏水,c(H+)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事实不能说明醋酸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
A.中和10mL 1 mol•L-1 CH3COOH溶液需要10 mL 1 mol•L-1 NaOH溶液
B.物质的量浓度相同时,锌粒跟盐酸反应的速率比跟醋酸反应的速率快
C.0.01mol•L-1醋酸溶液的pH大于2
D.0.1mol•L-1 CH3COONa溶液显碱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已知多元弱酸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是分步进行的,且第一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二步电离的程度,第二步电离的程度远大于第三步电离的程度….今有HA、H2B、H3C三种弱酸,根据“较强酸+较弱酸盐→较强酸盐+较弱酸”的反应规律,它们之间能发生下列反应:
①HA+HC2-(少量)═A-+H2C-
②H2B(少量)+2A-═B2-+2HA;
③H2B(少量)+H2C-═HB-+H3C.
下列离子方程式不能发生的是(  )
A.HB-+A-═HA+B2-B.H3C+3A-═3HA+C3-
C.H3C+B2-═HB-+H2C-D.H3C+3OH-═3H2O+C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有2g镁铝合金,与足量的HCl反应,生成气体2.24L,求该合金中镁、铝的质量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焓变,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焓变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
(1)实验测得,5g甲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时释放出113.5kJ的热量,试写出甲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2CH3OH(l)+3O2(g)=2CO2(g)+4H2O(l)△H=-1452.8kJ/mol.
(2)由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叫键能.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破坏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拆开化学键需要消耗能量,形成化学键又会释放能量.
化学键H-HN-HN≡N
键能/kJ•mol-1436391945
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估算a 的数值:-9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