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为探究钠与CO2的反应,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已知PdCl2能被CO还原得到黑色的Pd)。可供选择的药品有:CaCO3(块状)、Na2CO3(粉末)、盐酸、稀硫酸、钠。
(1)请将上图各装置连接完整:②→ → →①→ 。(填装置序号)
(2)装置②有孔塑料板上所放的药品是: 。
(3)检查装置气密性并装好药品后,当观察到 现象时才点燃酒精灯,此步骤操作的目的是 。
(4)已知CO在潮湿环境中可将PdCl2还原为黑色粉末状的钯(Pd),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实验过程中CO2足量,装置⑤PdCl2溶液中观察到有黑色沉淀,装置①中固体成分只有一种,且向固体中加入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据此现象写出Na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主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最后填入的能级是s能级或p能级
B.BF3、NCl3、H2O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NCl3
C.NH4+和CH4属于等电子体,立体构型都是正四面体
D.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里加入过量氨水,将得到蓝色的Cu(OH)2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
弱酸 | HCOOH | HCN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25℃) | K=1.77×10-4 | K=4.9×10-10 | K1=4.3×10-7;K2=5.6×10-11 |
下列选项错误的是
A.2CN-+H2O+CO2=2HCN+CO32- B.2HCOOH+CO32-=2HCOO-+H2O+CO2↑
C.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D.等体积、等浓度的HCOONa和NaCN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等于后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是 ( )
A.x等于6 B. 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C. 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有、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不断加入NaOH溶液,得到的沉淀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溶液中
、
,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
A.2:1 B.1:1 C 3:2 D. 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
A. 氧化铁溶于氢碘酸:Fe2O3+6H+ = 2Fe3++3H2O
B. 等物质的量的KHCO3和Ba(OH)2的溶液混合:
HCO3-+ Ba2++OH- = BaCO3↓ + H2O
C. NaHSO3溶液显酸性的原因是:HSO3- = SO32- + H+
D. 硫化钠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S2- + 2H2O H2S + 2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小组根据工业生产原理设计如下转化关系,以获取烧碱和金属钛(Ti)。
(1) 燃料电池中通入氧气的电极是 (填“正”或“负”)极,电极反应式是 ;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若消耗32 g甲醇,理论上Ⅰ中可生成NaOH ________mol。
(2)如图所示,理论上加入Ⅱ中的TiO2和焦炭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由TiCl4得到金属Ti的化学方程式是 。
(3)根据Ⅲ中合成甲醇的反应,该小组保持温度不变,在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有关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编号 | T/℃ | 平衡时压强 P/MPa | 起始用量/mol | 平衡时CO的转化率 | 放出热量/kJ | |
n(H2) | n(CO) | |||||
Ⅰ | 250 | 2 | 20 | 10 | 90% | A |
Ⅱ | 250 | P1 | 40 | 20 | c | B |
① P1 4MPa(填“>”、“<”或“=”);
②实验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放在甲、乙两烧杯中,各加等质量的铝,生成氢气的体积比为5︰6,则甲、乙两烧杯中的反应情况可能分别是( )
A. 甲、乙中都是铝过量 B. 甲中铝过量、乙中碱过量
C. 甲中酸过量、乙中铝过量 D. 甲中酸过量、乙中碱过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