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反应CH3OH(l)+NH3(g)===CH3NH2(g)+H2O(g)在某温度自发向右进行,若反应的|ΔH|=17 kJ·mol-1,|ΔHTΔS|=17 kJ·mol-1,则下列正确的是(  )

A.ΔH>0,ΔHTΔS<0                 B.ΔH<0,ΔHTΔS>0

C.ΔH>0,ΔHTΔS>0                 D.ΔH<0,ΔHTΔS<0

 


A [某温度反应自发向右进行说明ΔHTΔS<0,即ΔHTΔS=-17 kJ·mol-1,若ΔH=-17 kJ·mol-1,则ΔS=0,不符合事实,故ΔH=17 kJ·mol-1,所以选A。]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ClO2气体是一种常用的消毒剂,我国从2 000年起逐步用ClO2代替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1)消毒水时,ClO2还可将水中的Fe2、Mn2等转化成Fe(OH)3和MnO2等难溶物除去,在这个过程中,Fe2、Mn2的化合价升高,说明ClO2具有______性。

(2)工业上可以通过下列方法制取ClO2,请完成该化学反应方程式:

2KClO3+SO2===2ClO2+__________。

(3)自来水厂用ClO2处理后的水中,要求ClO2的浓度在0.1~0.8 mg·L-1之间。碘量法可以检测水中ClO2的浓度,步骤如下:

Ⅰ.取一定体积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碘化钾,再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并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

Ⅱ.加入一定量的Na2S2O3溶液。(已知:2S2O+I2===S4O+2I)

Ⅲ.加硫酸调节水样pH至1~3。

操作时,不同pH环境中粒子种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

①操作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确定操作Ⅱ完全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操作Ⅲ过程中,溶液又呈蓝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④若水样的体积为1.0 L,在操作Ⅱ时消耗了1.0×10-3 mol·L-1的Na2S2O3溶液10 mL,则水样中ClO2的浓度是________mg·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把一定量铁粉放入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Fe2和Fe3的浓度恰好相等。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Fe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1∶1                              B.1∶2

C.2∶3                              D.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根据反应:2Ag+Cu===Cu2+2Ag,设计如图所示原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X可以是银或石墨

B.Y是硫酸铜溶液

C.电子从铜电极经外电路流向X电极

D.铜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下表是稀硫酸与某金属反应的实验数据:

实验

序号

金属质量/g

金属状态

c(H2SO4) /mol·L-1

V(H2SO4溶液)/mL

溶液温度/℃

金属消失的时间/s

反应前

反应后

1

0.10

0.5

50

20

34

500

2

0.10

粉末

0.5

50

20

35

50

3

0.10

0.7

50

20

36

250

4

0.10

0.8

50

20

35

200

5

0.10

粉末

0.8

50

20

36

25

6

0.10

1.0

50

20

35

125

7

0.10

1.0

50

35

50

50

8

0.10

1.1

50

20

34

100

9

0.10

1.1

50

30

44

40

分析上述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4和5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对反应速率有影响,____________,反应速率越快,能表明同一规律的实验还有________(填实验序号)。

(2)仅表明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实验有__________________(填实验序号)。

(3)本实验中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还有________,其实验序号是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2SO2(g)+O2(g)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c1c2,则时间间隔t1t2内,SO3(g)生成的平均速率为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

              

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  )

A.乙=丁>丙=甲                      B.乙>丁>甲>丙

C.丁>乙>丙=甲                       D.丁>丙>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实验序号

温度

0 min

10min

20min

30min

40min

50min

60min

1

800℃

1.0

0.80

0.67

0.57

0.50

0.50

0.50

2

800℃

c2

0.60

0.50

0.50

0.50

0.50

0.50

3

800℃

c3

0.92

0.75

0.63

0.60

0.60

0.60

4

820℃

1.0

0.20

0.20

0.20

0.20

0.20

0.20

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在实验1中,反应在10至20 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________mol·L-1·min-1

(2)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______mol·L-1,反应经20 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______v1(填“>”、“=”或“<”),且c3______1.0 mol·L-1(填“<”、“=”或“>”)。

(4)比较实验4和实验1,可推测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正丁醛是一种化工原料。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合成正丁醛。

发生的反应如下:

CH3CH2CH2CH2OHCH3CH2CH2CHO

反应物和产物的相关数据列表如下:

沸点/℃

密度/(g·cm-3)

水中溶解性

正丁醇

11.72

0.810 9

微溶

正丁醛

75.7

0.801 7

微溶

实验步骤如下:

将6.0 g Na2Cr2O7放入100 mL烧杯中,加30 mL水溶解,再缓慢加入5 mL浓硫酸,将所得溶液小心转移至B中。在A中加入4.0 g正丁醇和几粒沸石,加热。当有蒸汽出现时,开始滴加B中溶液。滴加过程中保持反应温度为90~95 ℃,在E中收集90 ℃以下的馏分。将馏出物倒入分液漏斗中,分去水层,有机层干燥后蒸馏,收集75~77 ℃馏分,产量2.0 g。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能否将Na2Cr2O7溶液加到浓硫酸中,说明理由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沸石的作用是________。若加热后发现未加沸石,应采取的正确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装置图中,B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D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

(4)分液漏斗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a.润湿                                b.干燥

C.检漏                                d.标定

(5)将正丁醛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分水时,水在________层(填“上”或“下”)。

(6)反应温度应保持在90~95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7)本实验中,正丁醛的产率为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