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20.化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化学性质实际应用
A小苏打受热易分解焙制糕点
B蛋白质受热变性高温杀死流感病毒
CSO2具有漂白性漂白滋补品银耳等食品
DAl(OH)3分解吸收大量热量并有水生成阻燃剂
A.AB.BC.CD.D

分析 A.碳酸氢钠易分解生成气体二氧化碳使糕点蓬松;
B.加热可导致蛋白质变性,一般高温可杀菌;
C.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来漂白食品;
D.氢氧化铝分解吸收热量.

解答 解:A.碳酸氢钠用于焙制糕点,是利用了碳酸氢钠的不稳定性,加热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糕点蓬松,故A正确;
B.流感病毒的成分是蛋白质,加热能使蛋白质变性,故B正确;
C.SO2具有漂白性,但SO2有毒,不能用来漂白滋补品银耳等食品,故C错误;
D.氢氧化铝分解吸收热量,可用于阻燃剂,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解答时要充分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双基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三氯化碘(ICl3)在药物合成中用途非常广泛.已知ICl3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取ICl3(夹持装置省略).

(1)制备氯气选用的药品为漂白精固体[主要成分为Ca(ClO)2]和浓盐酸,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lO)2+4HCl(浓)═CaCl2+2Cl2↑+2H2O.
(2)试剂X、Y分别是饱和食盐水、碱石灰.
(3)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Cl2中的HCl气体,同时作安全瓶,监测装置C中是否发生堵塞;装置E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同时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人装置.
(4)氯气与单质碘需在温度稍低于70℃下反应,则装置D适宜的加热方式为水浴加热.
(5)某同学欲测定ICl3样品中ICl3的纯度,他准确称取ICl3样品10.00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水和过量KI晶体,充分反应(样品中杂质不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3+3KI═2I2+3KCl,将所得溶液配制成100mL待测液,取25.00mL待测液,用2.000mol•L-1的Na2S2O3标准液滴定(I2+2S2O32-═2I-+S2O62-),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达到终点时的现象为当加入最后一滴标准液时,溶液由蓝色褪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重复滴定3次,测得消耗Na2S2O3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该样品中ICl3的质量分数为9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20 g D2O含有的中子数为8NA
B.25℃时,l L pH=2的H2SO3溶液中所含H+数为0.01 NA
C.标准状况下,22.4 L CH3OH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 NA
D.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电子数目为0.1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有关实验基本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用裂化汽油萃取溴水中的溴,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B.制备氢氧化亚铁时将装有NaOH溶液的胶头滴管插入液面深处并挤压
C.向蔗糖水解后的产物中加入银氨溶液,加热,检验蔗糖是否水解
D.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制备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变色眼镜的镜片中加有适量的AgBr和CuO.在强太阳光下,因产生较多的Ag而变黑:2AgBr$\frac{\underline{\;CuO\;}}{\;}$  2Ag+Br2,室内日光灯下镜片几乎呈无色.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强太阳光使平衡右移B.变色原因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
C.室内日光灯下镜片中无AgD.强太阳光下镜片中仍有AgB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列所示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BCD
除去CO2中含有的少量HCl气体说明浓H2SO4具有脱水性,强氧化性,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将有机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用于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能用离子方程式CO32-+2H+→H2O+CO2↑表示的反应是(  )
A.碳酸钠与足量稀硝酸的反应B.碳酸氢钠与足量盐酸的反应
C.碳酸钡与少量稀盐酸的反应D.碳酸钠与足量稀醋酸的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C、D、G(填序号).
A.在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苯和溴水发生反应可生成无色、比水重的溴苯
B.将铜丝弯成螺旋状,在酒精灯上加热变黑后,立即伸入盛有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将乙醇氧化为乙醛
C.先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再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会有光亮的银镜出现
D.试管中先加入一定量浓硫酸,再依次加入适量冰醋酸、无水乙醇,然后加热制乙酸乙酯
E.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先放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混合液受热暴沸
F.配制银氨溶液时,将稀氨水慢慢滴入硝酸银溶液中,产生沉淀后继续滴加到沉淀刚好溶解为止
G.验证溴乙烷水解产物时,将溴乙烷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充分振荡溶液、静置、待液体分层后,滴加硝酸银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反应A(g)+3B(g)═2C(g)+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
①v(A)=9mol/(L•min)   
②v(B)=0.6mol/(L•s)   
③v(C)=30mol/(L•min)
④v (D)=0.45mol/(L•s)
则反应进行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④>③>②>①B.④>③>①>②C.②>③>④>①D.②>④>③>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