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9.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A.油与脂肪B.淀粉与纤维素C.D.正丁烷和异丁烷

分析 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但结构不同的化合物,据此判断.

解答 解:A.油和脂肪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
B.淀粉和纤维丝的分子式为(C6H10O5n,聚合度n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甲烷是四面体结构,是同种物质,故C错误;
D.正丁烷和异丁烷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理解,注意把握化学“五同”概念的内涵越外延,题目难度不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在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比反应物总能量要高的是(  )
A.氧化钙溶于水B.酒精完全燃烧C.食物氧化腐败D.高温煅烧石灰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实验.
甲同学向1mol•L-1氯化铁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l3溶液;
丙同学向25mL沸水中逐滴加入1mL~2mL 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丙;
(2)想证明Fe(OH)3胶体己制成,可以利用用激光笔照射,若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则有胶体生成(最简单的方法).
(3)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Fe(OH)3胶体进行下列实验:
①将其装入U形管内,用石墨作电极,接通直流电,通电一段时间后发现阴极附近的颜色逐渐变深,这表明Fe(OH)3胶体中的胶粒带正电.
②向其中加入稀硫酸,产生的现象是先生成红褐色的沉淀,后溶解为黄色溶液.
(4)戊同学想将Fe(OH)3胶体提纯,他可以采用的方法是渗析.
(5)写出甲同学所做实验的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7.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混合物中不断通入SO2气体,溶液逐渐变成无色.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  )
A.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B.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C.通入SO2时,SO2与I2反应,I2作还原剂
D.滴加KI溶液时,转移1mol e-时生成1molCuI白色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的化合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复分解反应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D.CO与CuO反应不是置换反应,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
NH2COONH4(s)═2NH3(g)+CO2(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温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总压强(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气体总浓度
(×10-3 mol•L-12.43.44.86.89.4
(1)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为K=c2(NH3)•c(CO2).
(2)判断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H>0(填“>”、“<”或“=”),其原因是什么?由表格中,数据可知:升高温度,气体的平衡总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故△H>0
(3)判断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S>_0(填“>”、“<”或“=”),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是否一定能自发进行?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
(4)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K如何变化?增大,增大容器的压强,K值如何变化?不变.(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25℃时,氨基甲酸铵的分解平衡常数1.6×10-8
(6)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密闭真空恒容容器中(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C
A.2v(NH3)=v(CO2)                  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维生素是参与生物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我们所熟悉的维生素有A、B、C、D、E等.其中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上述维生素中,属于水溶性维生素的是维生素B、维生素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不属于电解质的化合物是(  )
A.SO3B.Cl2C.NH4NO3D.H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将气体A、B置于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3A(g)+B(g)?2C(g)+D(g),反应进行到10s末,测得A的物质的量为1.8mol,B的物质的量为0.6mol,C的物质的量浓度0.4mol.L-1,则:
(1)用反应物B的浓度改变来表示该反应的速率为0.02mol/(L.s).
(2)反应前A的物质的量浓度是1.5mol/L.
(3)1s末,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能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