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某工厂以CH4为原料制备甲胺(CH3NH2)、乙酸(CH3COOH)及碳酸二甲酯[(CH3O)2CO]的工艺流程如图1.
(1)步骤Ⅰ反应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2)步骤Ⅱ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g)+CO(g)?CH3OH(g)△H=-90.8kJ•mol-1
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C{H}_{3}OH)}{{c}^{2}({H}_{2})c(CO)}$.
②下列措施能增大反应速率和提高CO转化率的是d(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b.降低反应温度c.升高反应温度d.增大体系压强e.及时将CH3OH从反映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3)步骤Ⅲ中制得的CH3NH2溶于水生成的CH3NH2•H2O是弱碱,可与盐酸反应生成盐CH3NH3Cl,该盐的水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Cl-)>c[CH3NH3+]>c(H+)>c(OH-).
(4)步骤Ⅳ用含碘化合物作为合成醋酸的助催化剂,从而导致制备的醋酸中含有少量HI杂质.用难熔物CH3COOAg可有效去除HI,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OOAg(s)+HI=CH3COOH+AgI(s),由此不能(填“能”或“不能”)判断Ksp(CH3COOAg)大于Ksp(AgI).
(5)步骤Ⅴ采用气相甲醇电化学法制备碳酸二甲酯,其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该装置的阳极电极反应式为2CH3OH+CO-2e-=(CH3O)2CO+2H+
②当电路中转移1.0mol电子时,至少需要通入标准状况下空气的体积为28.0L.(保留小数点后1位).

分析 (1)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反应有单质参加和生成;
(2)平衡常数为生成物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升高温度、增大浓度、压强以及加入催化剂等可增大反应速率,提高CO转化率,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3)CH3NH3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
(4)CH3COOAg与HI反应生成AgI,生成沉淀,应满足Qc>Ksp;
(5)采用气相甲醇电化学法制备碳酸二甲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被氧化,阴极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水.

解答 解:(1)由反应物和生成物可知,反应有单质参加和生成,为置换反应,故答案为:置换反应;
(2)①平衡常数为生成物与反应物浓度幂之积的比值,K=$\frac{c(C{H}_{3}OH)}{{c}^{2}({H}_{2})c(CO)}$,故答案为:K=$\frac{c(C{H}_{3}OH)}{{c}^{2}({H}_{2})c(CO)}$;
②a.使用高效催化剂,平衡不移动,转化率不变,故a错误;
b.降低反应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b错误;
c.升高反应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转化率减小,故c错误;
d.增大体系压强,平衡正向移动,且反应速率增大,转化率增大,故d正确;
e.及时将CH3OH从反映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
故答案为:d;
(3)CH3NH3Cl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c(Cl-)>c[CH3NH3+]>c(H+)>c(OH-),故答案为:c(Cl-)>c[CH3NH3+]>c(H+)>c(OH-);
(4)CH3COOAg与HI反应生成AgI,方程式为CH3COOAg(s)+HI=CH3COOH+AgI(s),生成沉淀,应满足Qc>Ksp,但不能说明溶度积大小,
故答案为:CH3COOAg(s)+HI=CH3COOH+AgI(s);不能;
(5)①采用气相甲醇电化学法制备碳酸二甲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甲醇被氧化,电极方程式为2CH3OH+CO-2e-=(CH3O)2CO+2H+
故答案为:2CH3OH+CO-2e-=(CH3O)2CO+2H+
②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当电路中转移1.0mol电子时,消耗0.25mol氧气,体积为5.6L,则空气的体积为$\frac{5.6L}{0.2}$=28.0L,
故答案为:28.0.

点评 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化学平衡、离子 大小比较以及电解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注意把握平衡常数以及电解池的工作原理,难度中等.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请填写下列空白处:实验室里要配制500mL0.4mol/L的NaCl溶液.步骤大致有:
A、计算NaCl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B、在天平上称出11.7gNaCl固体,把它放在烧杯里,用适量的蒸馏水溶解.
C、把得到的溶液小心地沿着玻璃棒注入500mL的容量瓶中.
D、用少量蒸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洗涤液也小心转入容量瓶中.
E、继续向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液面距刻度l~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小心
滴加蒸馏水至溶液凹液面底部与刻度线水平相切.
F、将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G、将配好的溶液倒入试剂瓶中,贴上标签,并洗涤容量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B.苯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D.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2016年,我国科研团队开创了以煤为原料合成气态烯烃的新途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的气化和液化是物理变化
B.煤的干馏是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进行的
C.大量燃烧煤炭是造成雾霾的重要原因
D.发展“煤制油”工程可减少对石油产品的依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碳、硫的含量影响钢铁性能.某兴趣小组用如下流程如图1对钢样进行探究.

(1)钢样中硫元素以FeS形式存在,FeS在足量氧气中灼烧,生成的固体产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1:8,则该固体产物的化学式为Fe3O4
(2)检验钢样灼烧生成气体中的CO2,需要的试剂是ab(填字母).
a.酸性KMnO4溶液 b.澄清石灰水 c.饱和小苏打溶液 d.浓H2SO4
(3)取10.00 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用足量1%的H2O2溶液充分吸收,再用0.1000mol•L-1NaOH溶液滴定吸收液至终点,消耗NaOH溶液20.00mL;另取10.00g钢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灼烧,将生成的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碱石灰的U型管(如图2),键石灰增重0.614 g.
①用l%H2O2溶液吸收S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2O2+SO2═2H++SO42-
②分别计算该钢样中硫、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n(S)=n(SO2)=$\frac{1}{2}$n(NaOH)=$\frac{1}{2}$×0.02000L×0.1000mol•L-1=1.000×10-3mol;w(S)=$\frac{1.000×1{0}^{-3}mol×32g/mol}{10.00g}$×100%=0.32%,
m(CO2)=0.614-m(SO2)=0.550g,n(C)=n(CO2)=$\frac{0.55g}{44g/mol}$=0.0125mol,w(C)=$\frac{0.0125mol×12g/mol}{10.00g}$×100%=1.5%.
③实验测得的碳元素质量分数比真实值偏高,其可能的原因是ab(填字母)
a.U型管中生成的亚硫酸盐吸收了O2
b.碱石灰吸收了空气中的CO2
c.气体通过碱石灰的流速过快,末被充分吸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完成以下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碘酒B.碱石灰C.液氨D.盐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已知:在常温下,苯(C6H6)为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毒性较高,易挥发,易燃,有腐蚀性,沸点为80.1℃,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可作为有机溶剂;碘(I2)为紫黑色晶体,易升华,易凝华,熔点113.5℃,沸点184.3℃,加热时碘升华为紫色蒸气,冷却后凝华成紫黑色固体.实验室常用苯来提取碘水中的碘,具体操作如下:

①向碘的水溶液中加入萃取剂苯,转移到分液漏斗中,塞上玻璃塞,充分振荡放气后(如图1);
②将分液漏斗置于铁架台的铁圈上静置(如图2);
③当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分成清晰的两层后,经“合适的操作”将两层液体进行分离;
④将分离出的碘和苯的混合液转移到仪器A中,加入少量沸石进行蒸馏以分离苯和碘(如图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液漏斗在使用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检查是否漏水;振荡静置后溶有碘的苯溶液在分液漏斗的上层(填“上层”或“下层”).
(2)步骤③中“合适的操作”的名称是分液.
(3)步骤④中采用水浴加热而不直接加热的原因是苯的沸点低于100℃,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且易控制温度;图3中仪器A的名称是蒸馏烧瓶;图3中有多处明显的错误:a.冷却水进出方向错误.b.温度计插入位置不对;c.苯易燃烧,明火加热,易着火.
(4)锥形瓶置于冰水中的目的是减少苯的挥发,防止污染空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高铁电池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放电电压,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总反应为:3Zn+2K2FeO4+8H2O$?_{充电}^{放电}$3Zn(OH)2+2Fe(OH)3+4KO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充电时,Zn板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
B.放电时,溶液中的OH从正极向负极移动
C.正极反应式为:FeO42-+3e-+4H2O═Fe(OH)3+5OH-
D.充电时,当转移0.2mol电子时,阴极质量增加3.4g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