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 | 500 | 700 | 900 |
K | 1.00 | 1.47 | 2.40 |
分析 (1)化学平衡常数,是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幂的乘积所得的比值,据此书写;
(2)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据此判断a值的符号;
(3)A、根据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判断;
B.通入CO2 的量,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升高温度到900℃,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D.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移动.
解答 解:(1)反应Fe(s)+CO2(g)═FeO(s)+CO(g)的平衡常数K=$\frac{c(CO)}{c(CO{\;}_{2})}$,故答案为:$\frac{c(CO)}{c(CO{\;}_{2})}$;
(2)由表中数据可知,对于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进行,故a>0,
故答案为:大于;
(3)A、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所以缩小反应器容积,压强增大,化学平衡不移动,故A错误;
B.通入CO2 的量,增大反应物浓度,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故B正确;
C.升高温度到900℃,化学平衡向吸热方向即正向移动,故C正确;
D.使用合适的催化剂,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以及应用、平衡移动原理等,属于综合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NaAlO2溶液中:Cl-、HCO3-、K+、Ba2+ | |
B. | FeCl3溶液中:K+、NH4+、Br-、SCN- | |
C. | $\fra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NO3-、K+、Cl- | |
D. | KMnO4的溶液中:H+、SO42-、CH3CH2OH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元素编号 | 元素特征信息 |
A | 单质是密度最小的气体 |
M | 其单质为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气体 |
X | 短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 |
Y |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 |
Z | 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 |
E | 单质为黄绿色气体 |
沸点 | 气态氢化物稳定性 | 最高价氧化物 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 得电子能力 |
A2M>A2Z | Z< E | X> Y | 16M= 18M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①②④⑤ | B. | ①②③ | C. | ②③⑤ | D. | ③④⑤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Ⅰ、Ⅱ分别表示盐酸和醋酸的滴定曲线 | |
B. | V(NaOH)=10.00 mL时,QUOTE>1 | |
C. | 当V(NaOH)=20.00 mL时,两种酸溶液的pH均等于7 | |
D. | V(NaOH)=20.00 mL时,c(Cl-)<c(CH3CO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22.4L任何气体,其物质的量均为1mol | |
B. | 非标准状况下,l mol任何气体体积一定不是22.4L | |
C. | 0.6mol H2、0.2mo1 O2和0.2mol 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在标况下体积约22.4L | |
D. | 气体摩尔体积指的是在标准状况下1mol气体的体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可吸入颗粒(如硅酸盐粉尘),吸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 |
B. | 土壤表面积巨大且一般带负电,能吸收NH4+等营养离子,使土壤具有保肥能力 | |
C. | 水泥、冶金工厂常用高压电除去工厂烟尘,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 |
D. | 氯化铝溶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会出现白色沉淀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向CaCl2溶液中通入CO2:Ca2++CO2+H2O═CaCO3↓+2H+ | |
B. | 漂白粉溶液中通入过量SO2:ClOˉ+H2O+SO2═HSO3-+HClO | |
C. | 在FeSO4溶液中加入H2O2溶液:Fe2++2H2O2+4H+═Fe3++4H2O | |
D. | 在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小苏打溶液:Ca2++OH-+HCO3-═CaCO3↓+H2O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