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 。
(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 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③ 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设 计 现 象
甲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Br2的CCl4溶液褪色
乙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a. 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___。
b. 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__。
c. 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_ ___。
d. 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_。
(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1)(2分)
(2)脱水性(1分)
(3)① CH2=CH2 + Br2 → CH2Br—CH2Br(2分) ② H2O 、Br2(2分)
③ a NaOH 溶液(2分) b 浓硫酸(2分)
c 加热已经褪色的品红溶液,若红色恢复,证明是SO2使品红溶液褪色而不是Br2 (2分)
d SO2 + 2H2O +Br2 == 4H+ +2Br- + SO42- 、 SO42- + Ba2+ == BaSO4↓ (2分)
或 SO2 + 2H2O +Br2 + Ba2+ == 4H+ + 2Br- + BaSO4↓
(4)乙烯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干燥的SO2 不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解析】
试题分析:(1)注意乙烯的制取温度是170℃,140℃条件下,乙醇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醚;(2)浓硫酸的脱水性,使得溶液变黑;(3)①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②乙认为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是因为发生了反应SO2 + 2H2O +Br2 == 4H+ +2Br- + SO42- ,故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H2O 、Br2;③NaOH 溶液能除去二氧化硫;将气体先通过浓硫酸,除去水分,则SO2、H2O 、Br2三者不会发生反应,故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只能是乙烯与溴的加成反应;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但加热后,红色又恢复。
考点:化学实验
点评:对化学实验的考查是历年的高考重点,考生在备考中应注意对化学实验、化学仪器的相关知识的积累。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设 计 | 现 象 | |
甲 |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乙 |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朝阳区一模 题型:问答题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设 计 | 现 象 | |
甲 |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乙 |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3年北京市朝阳区高考化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设 计 | 现 象 | |
甲 |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乙 |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实验室制乙烯时,产生的气体能使Br2 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甲、乙同学用下列实验验证。(气密性已检验,部分夹持装置略)。
实验操作和现象:
操 作 | 现 象 |
点燃酒精灯, 加热至170℃ | Ⅰ:A中烧瓶内液体渐渐变黑 Ⅱ:B内气泡连续冒出,溶液逐渐褪色 |
…… | |
实验完毕, 清洗烧瓶 | Ⅲ:A中烧瓶内附着少量黑色颗粒状物,有刺激性气味逸出 |
(1)烧瓶内产生乙烯的化学方程式是___ __ 。
(2)溶液“渐渐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 性。
(3)分析使B中溶液褪色的物质,甲认为是C2H4,乙认为不能排除SO2的作用。
① 根据甲的观点,使B中溶液褪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乙根据现象Ⅲ认为产生了SO2,在B中与SO2 反应使溶液褪色的物质是 。
③ 为证实各自观点,甲、乙重新实验,设计与现象如下:
设 计 | 现 象 | |
甲 | 在A、B间增加一个装有某种试剂的洗气瓶 | Br2的CCl4溶液褪色 |
乙 | 与A连接的装置如下: | D中溶液由红棕色变为浅红棕色时,E中溶液褪色 |
a. 根据甲的设计,洗气瓶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___。
b. 根据乙的设计,C中盛放的试剂是___ __。
c. 能说明确实是SO2使E中溶液褪色的实验是_ ___。
d. 乙为进一步验证其观点,取少量D中溶液,加入几滴BaCl2溶液,振荡,产生大量白色沉淀,浅红棕色消失,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 _。
(4)上述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