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A(g)+3B(g) 2C(g)+2D(g)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A.vA=0.15mol·L-1·min-1
B.vB=0.6mol·L-1·min-1
C.vC=0.35mol·L-1·min-1
D.vD=0.02mol·L-1·s-1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广东省实验等三校高二下期末联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实验事实中,能用共价键强弱来解释的是:
①稀有气体一般较难发生化学反应
②金刚石的熔点很高;
③氮气比氯气的化学性质稳定
④通常情况下,溴是液态,碘是固态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苏省高二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检验淀粉溶液是否发生水【解析】
取少量试液于试管中,加入碘水,看溶液是否变蓝
B.提纯含少量苯酚的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的水
C.制取少量乙酸乙酯:向试管中加入浓硫酸,再加入无水乙醇,冷却后加入冰醋酸,加热,将生成的蒸气导至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试管中
D.验证生成乙烯:浓硫酸和乙醇混合后加热,将产生的混合气体(C2H4、SO2、CO2等)通入溴水,观察溶液是否褪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______反应(填“吸热”“放热”);
(2)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反应速率增大,E1和E2的变化是:E1______,E2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______,(填“是”或“否”)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该反应的反应热△H=__________kJ/mol。(用E1和E2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化学反应速率关系是:2v正(NH3)=3v正(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内蒙古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甲、乙、丙、丁为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甲与乙、丙、丁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关系如下图所示(原子序数:乙>丙)。丁的原子序数与乙、丙原子序数之和相等,4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元素甲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乙的强
B. 元素乙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第2周期,VIA族
C. 元素丙和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D. 4种元素的简单阴离子半径从大到小顺序为:丁>乙>丙>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江西省高一下期末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I、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族 | IA | IIA | IIIA | IVA | VA | VIA | VIIA | O |
2 |
|
|
| ① | ② | ③ | ④ |
|
3 | ⑤ | ⑥ | ⑦ | ⑧ | ⑨ | ⑩ | ⑾ | ⑿ |
(1)这些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对应水化物中 酸性最强;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 。
(2)在这些元素中, (用元素符号填写,下同)是最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是最不活泼的元素。
(3)从⑤到⑾的元素中, 原子半径最小,写出③形成的氢化物的结构式 。
(4)比较⑤与⑥的化学性质, 更活泼,试用实验证明(简述简单操作、主要现象和结论) 。
II、 A、B、C、D、E为五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元素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等于2,B、D分别是地壳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和金属元素,B2-与C+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E在同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小。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元素符号: B: ;D: 。
(2)C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其金属性比D的金属性 (填“强”或“弱”)
(3)C、D、E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4)E单质通入C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溶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新疆石河子二中高一下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原电池是化学对人类的一项重大贡献.某兴趣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
(1)a和b用导线连接,Cu极为原电池 极(填“正”或“负”),
(2)正极上能够观察到的现象是 ,
(3)Zn极发生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 ;
(4)电子的流向为 (用“Cu”、“Zn”表示);
(5)溶液中H+移向 (填“Cu”或“Zn”)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2015-2016学年山西省高一平行班下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e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B. He和
He是两种不同的核素
C. O2和O3互为同位素
D. O2和O3的相互转化不是化学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