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元素X、Y、Z、W、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2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X为C元素;Z原子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Z为O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Y为N元素;W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而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2p5,故W为Cl;R为过渡金属,R+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则W为Cu.
(1)W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2p5,根据泡利原理、洪特规则画出电子排布图;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R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式;
(2)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
(3)原子数目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邻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结合中心原子杂化轨道数目确定杂化方式;
(4)根据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书写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据此结合题目信息“d轨道为d0或d10排布时,无颜色,为d1~d9排布时,有颜色”判断;
(5)根据均摊法计算晶胞中Cu、O原子数目确定化学式;根据洪特规则特例分析解答;
(6)利用均摊法计算晶胞中C、O原子数目确定化学式;
晶胞中体对角线上4个原子之间距离最近,则体对角线长度为4a pm,故晶胞棱长为$\frac{4a}{\sqrt{3}}$ pm,结合晶胞中原子数目表示出晶胞质量,再根据ρ=$\frac{m}{V}$计算.
解答 解:元素X、Y、Z、W、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s轨道电子数是p轨道电子数的2倍,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2,则X为C元素;Z原子L电子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则Z为O元素;Y的原子序数介于碳、氧之间,故Y为N元素;W原子核外电子占有9个轨道,而且有1个未成对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2p5,故W为Cl;R为过渡金属,R+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则W为Cu.
(1)W基态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2p5,则电子排布图为,R为过渡金属,R+核外有3个电子层且各层均处于全满状态,外围电子排布式为3d104s1,
故答案为:;3d104s1;
(2)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氮元素原子2p能级为半满稳定状态,第一电离能高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故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O<N,
故答案为:C<O<N;
(3)由上述元素形成的与BF3互为等电子体的阴离子的化学式为 NO3-、CO32-,中心原子均没有孤对电子,其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数目为3,杂化方式为 sp2杂化,
故答案为:NO3-、CO32-; sp2;
(4)Cu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9,d能级未排满电子,故[Cu(H2O)6]2+ 有颜色,故答案为:有;
(5)已知O、Cu能形成晶胞如图所示的两种化合物,甲中黑色球数目=4,白色球数目=6×$\frac{1}{2}$+8×$\frac{1}{8}$=4,Cu、O原子数目之比为1:1,则甲的化学式为CuO,乙中黑色球数目=4,白色球数目=1+8×$\frac{1}{8}$=2,黑色球与白色球个数之比为2:1,氧元素为-2价,则乙的化学式为Cu2O,Cu2O中Cu原子d轨道为全满状态,比较稳定,故高温时甲易转化为乙,
故答案为:CuO;Cu2O;Cu2O中Cu原子d轨道为全满状态,比较稳定.
(6)晶胞中C原子数目为4+8×$\frac{1}{8}$+6×$\frac{1}{2}$=4,氧原子数目为8,故晶体的化学式为:CO2,
晶胞中体对角线上4个原子之间距离最近,则体对角线长度为4a pm,故晶胞棱长为$\frac{4a}{\sqrt{3}}$ pm,晶胞质量为4×$\frac{88}{{N}_{A}}$g,故晶体密度为4×$\frac{88}{{N}_{A}}$g÷($\frac{4a}{\sqrt{3}}$×10-10 cm)3=$\frac{44×8}{(\frac{4a}{\sqrt{3}}×1{0}^{-10})^{3}×{N}_{A}}$g/cm3,
故答案为:CO2;$\frac{44×8}{(\frac{4a}{\sqrt{3}}×1{0}^{-10})^{3}×{N}_{A}}$.
点评 本题是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的考查,涉及核外电子排布、电离能、等电子体、杂化方式、晶胞计算等,(6)中计算为易错点、难点,故关键是距离确定最近的X原子计算晶胞棱长,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想象与数学计算能力.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为1.0×10-13mol•L-1 | |
B. | pH=2与pH=1的CH3COOH溶液中c(H+)之比为1:10 | |
C. | 常温下,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和pH=2的CH3COOH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pH<7 | |
D. | 25℃时,完全中和50mLpH=3的H2SO4溶液,需要pH=11的NaOH溶液50mL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序号 | A溶液 | B溶液 |
① | 2ml 0.2mol/LH2C2O4溶液 | 4ml 0.01mol/LKMnO4溶液 |
② | 2ml 0.1mol/LH2C2O4溶液 | 4ml 0.01mol/LKMnO4溶液 |
③ | 2ml 0.2mol/LH2C2O4溶液 | 4ml 0.01mol/LKMnO4溶液和少量MnSO4 |
实验编号 | 1 | 2 | 3 | 4 |
水/ml | 10 | 5 | 0 | X |
0.5mol/L H2C2O4/ml | 5 | 10 | 10 | 5 |
0.2mol/L KMnO4/ml | 5 | 5 | 10 | 10 |
时间/s | 40 | 20 | 10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 B. | 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 ||
C. | 两烧杯中溶液的氢离子浓度均减小 | D. | 产生气泡的速度甲比乙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②④⑤⑧ | B. | ②⑤⑧ | C. | ②④⑤⑦ | D. | ②④⑤⑦⑧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该有机物仅含碳、氧两种元素 | |
B. | 该有机物中碳、氧、氧原子个数比为1:4:2 | |
C. | 无法确定是否含有氧元素 | |
D. | 该有机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