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3.下列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描述不准确的是(  )
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备胶体,用可见光束照射,产生丁达尔效应
B.常温下,向0.10mol•L-1NaHCO3溶液,滴加CaCl2溶液至pH=7,滴加过程中产生白色沉淀,但无气体放出,说明加入CaCl2促进了HCO3-的水解
C.利用以下实验器材(规格数量不限):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纸条、硬纸板、温度计能完成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D.向浓度均为0.1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先出现蓝色沉淀,因为KSP[Mg(OH)2]>KSP[Cu(OH)2]

分析 A.该操作过程中产生了氢氧化铁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
B.加入氯化钙后促进了碳酸氢根离子的电离;
C.中和热的测定中需要的实验器材(规格数量不限):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纸条、硬纸板、温度计;
D.溶度积常数小的物质先产生沉淀.

解答 解:A.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而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故A正确;
B.白色沉淀应为CaCO3,HCO3-?H++CO32-,Ca2++CO32-=CaCO3↓,促进了HCO3-电离,不是促进了水解,故B错误;
C.中和热的测定中需要的实验器材(规格数量不限):烧杯、量筒、环形玻璃搅拌棒、纸条、硬纸板、温度计,温度计测量溶液温度、环形玻璃搅拌棒搅拌溶液使溶液温度均匀,故C正确;
D.先出现蓝色沉淀,即Cu(OH)2溶液,故KSP[Cu(OH)2]<KSP[Mg(OH)2],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中和热测定、溶度积常数大小比较、胶体制备与性质等知识点,明确物质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3.下列物质中,属于有机物但不属于烃的是(  )
A.COB.CH3COOHC.CaCO3D.C2H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10mL0.1mol/LNaOH溶液与10mL0.15mol/LH2SO4溶液混合(混合前后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所得溶液的pH为(  )
A.1B.13C.3D.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某饱和一元醛发生银镜反应时生成21.6克的银,若将等质量的该醛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体积为8.96L(标况下),则该醛是(  )
A.甲醛B.3-甲基丁醛C.已醛D.丁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8.氨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图一装置探究氨气的有关性质.

(1)装置A中烧瓶内试剂可选用ac(填序号).B的作用是干燥氨气
a.碱石灰b.浓硫酸c.生石灰d.烧碱溶液
(2)连接好装置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后,装入药品,然后应先I(填I或Ⅱ).
Ⅰ.打开旋塞逐滴向圆底烧瓶中加入氨水Ⅱ.加热装置C
(3)实验中观察到C中CuO粉末变红,D中无水硫酸铜变蓝,并收集到一种单质气体,则该反应相关化学方程式为3CuO+2NH3$\frac{\underline{\;\;△\;\;}}{\;}$3Cu+N2+3H2O,.该反应证明氨气具有还原性.
(4)该实验缺少尾气吸收装置,图二中能用来吸收尾气的装置是Ⅱ、Ⅲ(填装置序号).
(5)氨气极易溶于水,若标准状况下,将2.24L的氨气溶于水配成0.5L溶液,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2mol/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C4H10O的醇,能在铜催化和加热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醛的同分异构体共有4种
B.2-氯丁烷与NaOH乙醇的溶液共热的反应产物中一定不存在同分异构体
C.3-甲基-3-乙基戊烷的一氯代物有5种
D.分子式为C7H8O的有机物,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共有3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下列装置或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如图装置用于中和热的测定
B.
如图装置用于测定氢气的反应速率(单位mL/s)
C.
如图装置用于研究催化剂Cu2+和Fe3+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D.
如图装置用于已知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测定未知浓度的草酸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实验题

12.有两个实验小组的同学为探究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都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通入SO2气体,将带余烬的木条插入试管C中,木条复燃.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1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生成了Na2SO3和O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SO2=2Na2SO3+O2
(2)请设计一种实验方案证明Na2O2与SO2反应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取白色固体少量于试管中,加适量稀硫酸,若产生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则证明生成的白色固体中含有Na2SO3
(3)第2小组同学认为Na2O2与SO2反应除了生成Na2SO3和O2外,还有Na2SO4生成.为检验是否有Na2SO4生成,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
[将B中反应后的固体溶于水]$\stackrel{BaCl_{2}溶于}{→}$[白色固体]$\stackrel{稀硝酸}{→}$[仍有部分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有Na2SO4]上述方案是否合理?不合理(填“合理”或“不合理”).
请简要说明两点理由:①稀硝酸能将亚硫酸钡氧化为硫酸钡;   ②如果反应后的固体中还残留Na2O2,它溶于水后能将亚硫酸根氧化成硫酸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发明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
A.道尔顿B.牛顿C.门捷列夫D.爱迪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