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7.ⅥA族元素氧、硫、硒(Se)的化合物在研究和生产中有许多重要用途.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H2Se的酸性比H2S强(填“强”或“弱”).气态SeO3分子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SO32-离子的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
②请根据结构与性质的关系解释H2SeO4比H2SeO3酸性强的原因: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 (HO)SeO2和 (HO)2SeO2.H2SeO3中Se为+4价,而H2SeO4中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的O原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分析 ①根据中心原子形成的价层电子对判断杂化类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
②H2SeO3的分子结构为,Se为+4价,而H2SeO4的分子结构为,Se为+6价,后者Se原子吸电子能力强.

解答 解:①同主族元素对应的氢化物中,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的酸性越弱,则H2Se的酸性比H2S强,
气态SeO3分子中Se形成3个δ键,没有孤电子对,为平面三角形分子,SO32-中S形成3个δ键,孤电子对数为$\frac{6+2-2×3}{2}$=1,则为三角锥形,
故答案为:强;平面三角形;三角锥形;
②H2SeO3的分子结构为,Se为+4价,而H2SeO4的分子结构为,Se为+6价,后者Se原子吸电子能力强,导致Se-O-H中的O原子更向Se偏移,则羟基上氢原子更容易电离出H+
故答案为:H2SeO3和H2SeO4可表示为 (HO)SeO2和 (HO)2SeO2.H2SeO3中Se为+4价,而H2SeO4中Se为+6价,正电性更高.导致Se-O-H中的O原子更向Se偏移,越易电离出H+

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物质结构与性质相关知识,难度较大,需要学生具有扎实的基础与灵活运用的能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
a.12g 金刚石中含有的碳碳键的数目为2NA
b.1mol 明矾与水完全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铝胶体后,其中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A
c.1mol Na2O2与水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d.常温下,1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氮原子的数目为2NA
e.标准状况下,2.24L  C6H14含原子总数大于2NA
f.17g 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g.将2mol SO2与1mol O2混合,发生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一定是4NA
h.常温下,100mL 1mol•L-1 AlCl3溶液中阳离子总数大于0.1NA
A.a c f hB.a c e gC.a c e f hD.b d e 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香草醛是一种食品添加剂,可由愈创木酚作原料合成,合成路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上述三步反应中理论上只有①生成②的反应原子利用率为100%
B.氯化铁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都能鉴别①④
C.②③分子内含手性碳原子
D.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等物质的量的①和③分别消耗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分类方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  )
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或生成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④根据在水溶液或纯液态时能否电离,把化合物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如图所示装置,密闭容器内分别充入空气和H2、O2的混合气体在可移动的活塞两边,在标准状况下若将H2、O2的混合气体点燃引爆,活塞先左弹,恢复原温度后,活塞右滑停留于容器的中央A处,则原来H2、O2的体积比最接近于7:2 或4:5;此比例的H2和O2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8.67g/mol或18.67g/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如图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及其产物验证”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已略去)

(1)装置B中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用来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汽.
(2)反应开始时,将装置C中铂丝加热到红热,撤去酒精灯,铂丝变暗.此时鼓入空气,铂丝又变红热.这是因为氨的催化氧化是放热反应.
(3)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的导管容易生成无色晶体而堵塞.为了解决该问题,可以在活塞a后增加①(选填序号).
①盛有蒸馏水的洗气瓶    ②盛有浓盐酸的洗气瓶  ③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
(4)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E中的气体颜色应为红棕色.装置G的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空气.
(5)反应一段时间后,装置F中的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其原因是(写出化学方程式)3NO2+H2O=2HNO3+NO.
(6)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是:N2(g)+3H2(g)?2NH3(g);△H=-92.2kJ•mol-1
①下列做法能够提高工业合成氨转化率的是(选填字母)ad
a.增大压强     b.升高温度   c.使用铁触媒  d.将生成的NH3及时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出去
②工业合成氨时采用500℃左右的温度,主要是因为适当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增大,在500℃左右时催化剂的活性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衡膳食就是各食物都要吃
B.摄入食物中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且与人体的需要的保持平衡才是合理的膳食结构
C.淀粉、油脂、蛋白质为人体提供热能,所以只要这三种摄入量足够就可
D.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Ca2+离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普通纸张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在早期的纸张生产中,常采用纸张表面涂敷明矾的工艺,以填补其表面的微孔,防止墨迹扩散.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们发现纸张会发生酸性腐蚀而变脆、破损,严重威胁纸质文物的保存.经分析检验,发现酸性腐蚀主要与造纸中涂敷明矾的工艺有关,其中的化学原理是明矾水解产生酸性环境,在酸性条件下纤维素水解,使高分子链断裂;为了防止纸张的酸性腐蚀,可在纸浆中加入碳酸钙等添加剂,该工艺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
(2)为了保护这些纸质文物,有人建议采取如下措施:喷洒Zn(C2H52.Zn(C2H52可以与水反应生成氧化锌和乙烷,生成的氧化锌可以防止酸性腐蚀.用该方法生成氧化锌的化学方程式为Zn(C2H52+H2O═ZnO+2C2H6↑.
(3)现代造纸工艺常用钛白粉(TiO2)替代明矾.钛白粉的一种工业制法是以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为原料按下列过程进行的,请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2FeTiO3+6C+7Cl2 $\frac{\underline{\;高温\;}}{\;}$2TiCl4+2FeCl3+6CO
②TiCl4+O2$\frac{\underline{\;高温\;}}{\;}$TiO2+2Cl2
(4)某新型“纸电池”以碳纳米管和金属锂为两极,造纸用的纤维素在一种离子液体M中溶解作隔离膜,电池工作时的总反应式为xLi+C(碳纳米管)$?_{充电}^{放电}$LixC,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
A.放电时Li+由正极向负极移动
B.充电池的阳极反应式为LixC-xe-═xLi++C
C.M可能为羧酸、醇等含活泼氢的有机物
D.锂离子电池的比能量(单位质量释放的能量)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有关化学知识或说法正确的是(  )
A.海洋中蕴含的元素有80多种,其中碘的储量可达8×1010t,所以碘被称为海洋元素
B.1774年瑞典科学家舍勒意外地发现一种黄绿色气体,并把它命名为氯气
C.19世纪科学家戴维首次用电解氯化钠溶液的方法制得金属钠
D.钠和钾的合金常温下是液体,可用于快中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