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高中化学 > 题目详情
15.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1mol H2发生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T/℃7008008301 0001 200
K0.60.91.01.72.6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frac{[CO]•[{H}_{2}O]}{[C{O}_{2}]•[{H}_{2}]}$.
(2)若反应在830℃下达到平衡,则CO2气体的转化率为33.3%.
(3)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填“升高”、“降低”或“不能确定”).
(4)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BC(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H2)=v(H2O)
D.c(CO2)=c(CO)
E.c(CO2 )•c(H2)=c(CO)•c(H2O)

分析 (1)平衡常数是指: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生成物浓度系数次幂乘积与反应物浓度系数次幂乘积的比;
(2)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CO2(g)+H2(g)?CO(g)+H2O(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y       y       y       y
平衡(mol):2-y     1-y     y       y
再根据平衡常数K=1列方程计算解答;
(3)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
(4)可逆反应到达平衡时,同种物质的正逆速率相等,各组分的浓度、含量保持不变,由此衍生的其它一些量不变,判断平衡的物理量应随反应进行发生变化,该物理量由变化到不变化说明到达平衡.

解答 解:(1)CO2(g)+H2(g)?CO(g)+H2O(g)平衡常数表达式K=$\frac{[CO]•[{H}_{2}O]}{[C{O}_{2}]•[{H}_{2}]}$,
故答案为:$\frac{[CO]•[{H}_{2}O]}{[C{O}_{2}]•[{H}_{2}]}$;
(2)令平衡时参加反应的CO2的物质的量为ymol,则:
           CO2(g)+H2(g)?CO(g)+H2O(g)
开始(mol):2       1       0      0
变化(mol):y       y       y      y
平衡(mol):2-y     1-y     y      y
则$\frac{y×y}{(2-y)×(1-y)}$=1,解得y=$\frac{2}{3}$,故CO2气体的转化率为$\frac{\frac{2}{3}mol}{2mol}$×100%=33.3%,
故答案为:33.3%;
(3)由表中数据可知,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若绝热时(容器内外没有热量交换),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使容器内CO的浓度增大,则平衡正向移动,吸收热量,故容器内气体温度降低,
故答案为:降低;
(4)A.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容器内压强始终不变,故A错误;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说明到达平衡,故B正确;
C.v(H2)=v(H2O)说明氢气的生成速率与消耗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故C正确;
D.CO2与CO浓度与二氧化碳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E.c(CO2 )•c(H2)=c(CO)•c(H2O)说明$\frac{[CO]•[{H}_{2}O]}{[C{O}_{2}]•[{H}_{2}]}$=1,但温度影响平衡常数,不一定处于平衡状态,故E错误,
故选:BC.

点评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平衡常数、平衡状态判断等,注意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的书写与化学方程式中的计量系数有关,故其单位也不是唯一的,当反应中有固态或纯液态参与时,其浓度视为常数,不写在平衡常数关系式中;平衡常数只是温度的函数,只要温度一定,对于已经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即是改变反应条件使平衡破坏,建立新平衡后,平衡常数K值也不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若X、Y两种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同一主族,其中一种为短周期元素,且两者相隔一个周期,并有m=n>0.在一定条件下有下列反应(未配平):Xm+Yn+H2O→HXO3+HY.请回答:
(1)该反应的还原剂的电子式为
(2)配平上述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I2+5Cl2+6H2O=2HIO3+10HCl
(3)若某化学反应如下:(未配平)KX+Yn+H2O→KXO3+Xm+HY+KY若KXO3和Xm的化学计量数均为1,则Yn的化学计量数为4.
在下面化学式上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KX+Yn+H2O→
(4)已知:在反应中,若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发生在同一分子内部处于同一化合价的同种元素上,使该元素的原子(或离子)一部分被氧化,另一部分被还原.这种自身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实验室模拟KXO3的制法如下:
①在进行步骤Ⅰ实验时,有学生主张电解装置用U形管,有的学生主张用烧杯,你认为用哪种仪器更合适烧杯(填名称).
②步骤Ⅰ的阴极电极反应式为(用化学式表示):2H++2e-=H2↑.
③步骤Ⅰ中歧化生成NaYO3的离子方程式为(用化学式表示):3Cl2+6OH-═5Cl-+ClO3-+3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关于氯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氯水中通入二氧化硫,氯水的漂白性增强
B.氯水中加入NaCl固体,对溶液的pH无影响
C.常温下,pH=2的氯水中:c (Cl-)+c ( ClO-)+c (OH -)=0.01mol•L-1
D.向氯水中滴加少量NaHCO3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Cl2+2HCO3-═2CO2↑+Cl -+ClO -+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粗硅$→_{高温}^{Cl_{2}}$SiCl4$→_{高温}^{H_{2}}$Si
D.Mg(OH)2$\stackrel{盐酸}{→}$MgCl2(aq)$\stackrel{电解}{→}$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实验设计、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
①完成中和热测定的实验时,如果没有环形玻璃棒,可用环形铜质搅拌棒代替;
②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NaOH溶液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③在测定硫酸铜晶体的结晶水含量时,加热过程中不慎有晶体飞溅出来,将会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④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
⑤用硝酸钡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
A.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④D.②③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在一定条件下,将1.00molN2(g)与3.00molH2(g)混合于一个10.0L密闭容器中,在不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NH3(g)的平衡浓度如图所示.其中温度为T1时平衡混合气体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0%.
(1)当温度由T1变化到T2时,平衡常数关系K1>K2(填“>”,“<”或“=”),焓变△H<0.(填“>”或“<”)
(2)该反应在T1温度下5.0min达到平衡,这段时间内N2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008mol/(L.min).N2的转化率40%
(3)T1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1=18.3.
(4)T1温度时,若测得高炉中c(N2)=0.5mol/L,c(H2)=0.5mol/L,c(NH3)=0.5mol/L在这种情况下,该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否(填是或否),此时反应速率是v正>v逆(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1)常温下,0.1mol•L-1的CH3CO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下列表达式的数据变大的是BD(填序号)
A.c(H+)        B.c(H+)/c(CH3COOH)
C.c(H+)•c(OH-)   D.c(OH-)/c(H+
(2)体积均为100mL pH=2的CH3COOH与一元酸HX,加水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HX的电离平衡常数小于(填“大于”、“小于”或“等于”)CH3COOH的电离平衡常数.
(3)25℃时,在CH3COOH与CH3COONa的混合溶液中,若测得pH=6,则溶液中c(CH3COO-)-c(Na+)=9.9×10-7mol•L-1
(填精确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事实不能证明HNO2是弱电解质的是(  )
A.常温下0.001 mol/L和0.10 mol/L 的HNO2溶液,分别用pH计测它们的pH,两者的pH相差小于2个单位
B.常温下90mL0.1 mol•L-1 HNO2溶液导电性比10mL0.1 mol•L-1 HCl溶液弱
C.10mL0.1 mol•L-1的HNO2与0.1 mol•L-1的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10mLNaOH
D.浓度相同的 HNO2溶液与NaNO2溶液中,后者NO2-浓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在实验室中,可利用碳酸氢钠、氯化钠、氯化铵等物质溶解度的差异,通过饱和食盐水、氨和二氧化碳反应,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反应原理可用如下化学方程式表示:NH3+CO2+NaCl+H2O═NH4Cl+NaHCO3↓,依据此原理,欲制得碳酸氢钠晶体,某校学生设计了如图实验装置,其中B装置中的试管内是溶有氨和氯化钠的溶液,且二者均已达到饱和:
(1)A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CO2↑+H2O.C装置中稀硫酸的作用为:吸收从B装置中的试管内逸出的氨气,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下表中所列出的是相关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g/100g水)
0℃10℃20℃30℃40℃50℃
NaCl35.735.836.036.336.637.0
NaHCO36.98.19.611.112.714.5
NH4Cl29.433.337.241.445.850.4
参照表中数据,请分析B装置中使用冰水是因为温度越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越小,便于析出.
(3)该校学生在检查完此套装置气密性后进行实验,结果没有得到碳酸氢钠晶体,指导教师指出应在A装置B之间(填写字母)连接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 的洗气装置,其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气体.
(4)利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在B中的试管内析出了晶体,经必要的操作后得到了一种纯净的晶体.请通过简单实验判断该晶体是碳酸氢钠晶体而不是碳酸氢铵晶体,简述操作方法、实验现象及结:取少量晶体置于试管中,在酒精灯上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后,还有白色固体剩余,则
晶体不是NH4HCO3
(5)若该校学生进行实验时,所用饱和食盐水中含NaCl的质量为5.85g,实验后得到干燥的NaHCO3晶体的质量为5.88g,则NaHCO3的产率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