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态HCl不能导电,所以HCl是非电解质
B.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C.在水溶液中能电离产生H+的化合物不一定是酸
D.盐、碱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验证木炭可被浓H2SO4氧化成CO2,选用下图所示仪器(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
(1)如按气流由左向右流向,连接上述装置的正确顺序是(填各接口字母):
接 , 接 , 接 ;
(2)仪器乙、丙应有怎样的实验现象才表明已检验出CO2?
乙中 ____ ,丙中 ______ ;
(3)丁中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
(4)写出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由CO2制备甲醇的过程可能涉及的反应如下: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H1=-49.58kJ·mol-1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H2
反应Ⅲ:CO(g)+2H2(g)CH3OH(g) △H3=-90.77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Ⅱ的△H2=______________。
(2)反应Ⅲ能够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填“较低温度”、“ 较高温度”或“任何温度”)。
(3)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对于反应Ⅰ,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
A.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C.CO2、H2、CH3OH、H2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1:1
D.甲醇的百分含量不再变化
(4)对于反应Ⅰ,不同温度对CO2的转化率及催化剂的效率影响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其他条件不变,若不使用催化剂,则250℃时CO2的平衡转化率可能位于M1
B.温度低于250℃时,随温度升高甲醇的产率增大
C.M点时平衡常数比N点时平衡常数大
D.实际反应应尽可能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以提高CO2的转化率
(5)若在1L密闭容器中充入3molH2和1molCO2发生反应Ⅰ,则图中M点时,产物甲醇的体积分数为_____;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__;若要进一步提高甲醇积分数。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已知C、D、G、I为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D、G、I常温下为气态,且G为黄绿色;形成D的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3倍;B的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K为红棕色粉末。其转化关系如图。
请回答:
(1)工业上制C用A不用H的原因 。
(2)写出C与K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 (填“大于”或“小于”)生成物总能量。
(3)L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用碳棒作阳极,L作阴极,接通电源(短时间)电解E水溶液的化学方程式 。
(4)写出E物质的电子式 。
(5)J与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写出G与熟石灰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确定盐酸、碳酸、硅酸的酸性强弱,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一次实验即可达到目的(不必选其他酸性物质)。(提示:检验酸的酸性强弱可用强酸制取弱酸)
(1)锥形瓶中装某可溶性正盐,分液漏斗中所盛试剂应为________。
(2)装置B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3)装置C中所盛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此得到的结论是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按要求写出方程式。
(1)CH3CH==CHCHO与足量的氢气一定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H2ClCH2CH2OH在浓硫酸催化下加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苯酚中加足量浓溴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nHOCH2CH2COO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自来水是用氯气杀菌消毒的,不法商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销售,为辨别纯净水真伪,可用下列哪种试剂鉴别( )
A.酚酞试液
B.氯化铁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